“互聯網+”助推母嬰行業爆發 市場總量有望將達3萬億
有機構測算,到2017年,中國母嬰市場總量有望達到3萬億元人民幣,市場需求量及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落地,國內每年新增人口接近2000萬,同時,在“互聯網+”的影響下,中國母嬰市場正在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軌道。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人口統計年鑒》,近年來中國每年新生嬰兒數量大約2000萬,其中有1/3以上的母嬰采取護理等服務,估算約有500-700萬組的客戶群體。目前,新生代母嬰群體人均年消費高達5000元至1.8萬元。有機構測算,到2017年,中國母嬰市場總量有望達到3萬億元人民幣,市場需求量及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8月13日,在深圳舉行的中國母嬰護理產業聯盟成立儀式上,深圳市衛生局前局長、國家母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修成娟表示,目前,我國母嬰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專業度低、無服務標準、無有效監管等諸多不良現狀,沒有形成職業化、產業化的行業規范。
2016年,月子會所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市場上一度出現“月嫂搶奪大戰”。“月嫂”是母嬰護理師的俗稱,主要是專業護理產婦與新生兒。
戴子雄表示,中國母嬰護理產業聯盟成立旨在發揮產學研的綜合優勢、整合資源,把母嬰護理行業專業化、規范化、產業化作為聯盟工作重點。
據記者了解,一直以來,母嬰產品的相關企業大多以擴大線下市場來提升經濟效益,隨著80后、90后父母群體為主的消費群體的崛起,母嬰行業的格局開始產生變化,大量企業開始推出母嬰類APP,希望借助“互聯網+”的風口,開辟母嬰行業新的銷售渠道和市場。
目前國內不少母嬰企業已經涉足互聯網電子商務以及社區APP板塊,例如跨境母嬰產品的電商平臺蜜芽、母嬰社區媽媽網、寶寶樹、京東旗下的母嬰類APP“京東寶寶”等,這些幼兒電商和app在國內的應用市場中都擁有較多的活躍用戶,“媽媽經濟”開始成為市場新寵。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