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幼兒奶瓶市場有了“聯盟標準”
4月2日上午,國內《幼兒奶瓶安全要求》企業聯盟標準(以下簡稱“聯盟標準”)正式發布,在國內尚無奶瓶產品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情況下,聯盟標準在奶瓶衛生要求、物理性、化學性等方面作出詳細規范。
我國奶瓶安全標準有空白
聯盟標準發起單位之一,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常務副會長梁梅介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奶瓶奶嘴企業至少有200多家,多分布在廣東、江蘇、浙江等地。目前我國的奶瓶產品既沒有國標,也沒有行標和地標,只有極少數企業制定了企業標準,對于產品安全標準來說是一個大大的空白。
梁梅舉例,如果奶嘴的抗撕拉強度不合格,容易斷裂形成小零件造成兒童窒息;如果組裝好的奶瓶密封性能差,容易漏水燙傷孩子;如果奶瓶材料重金屬元素含量超標,可能破壞幼兒心臟、肝臟以及呼吸和神經系統。“出臺奶瓶行業標準,迫在眉睫。”
新標準比歐盟更詳盡
梁梅介紹,聯盟標準的制定歷時半年,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聯合國內外十余家奶瓶骨干企業,聯合權威檢測機構共同制定。聯盟標準不僅采用現有國家衛生標準以及相關產品及材料的國家標準,還參考了歐盟標準和美國、日本以及臺灣地區的標準,對奶瓶原材料、刻度、密封性、跌落強度,奶嘴硬度、抗扯性能、吸管長度以及雙酚A釋放量、鄰苯二甲酸酯含量等化學要求進行了詳細規范,甚至連產品標識的字體、表述都進行了嚴格要求。與聯盟標準同步發布的,還有“安全承諾品牌”標識,符合標準的企業將在產品包裝上貼上此標識。
低價奶瓶有風險
記者在嬰童產品市場和購物網站上調查發現,目前市場奶瓶品牌眾多,價格在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記者在淘寶網上甚至找到了標價9.9元包郵的塑料奶瓶,有上千消費者曾經網購該產品。記者瀏覽購買評價發現,蓋不嚴漏水、略有異味等評價眾多,甚至有消費者發現,這款奶瓶瓶身刻度240毫升,但外包裝卻標注的是260毫升。“建議大家十幾塊錢的奶瓶就不要買了。”出席活動的揚州進出口玩具檢驗所高級工程師程玉龍告訴記者,“這些廉價的奶瓶肯定是用回料做的,衛生不達標不說,生產過程如果不加化學添加劑就沒法生產。”
此外,記者在市場發現,奶瓶企業在外包裝上標注了很多標準,比如歐盟EN標準、美國CPSI標準、美國FDA標準、QS標準等,讓人眼花繚亂。程玉龍說,正是因為我國尚無奶瓶產品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但是企業必須標注產品的執行標準,所以才會如此眼花繚亂。“比如FDA和QS,只是原材料的衛生標準,但是對于奶瓶的物理性、化學性都不一定達標。”程玉龍說,一般檢測一款產品的檢測費用為幾千塊錢,“小作坊生產的奶瓶肯定不愿意多花這幾千塊錢。”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