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企業競爭到行業競合 杭州離"嬰童之都"有多遠
在金融危機肆虐全球的經濟環境下,嬰童行業如何應對?從企業競爭到行業競合,嬰童行業的企業機遇和行業格局將會如何發生變化?杭州又該如何抓住產業集群的龍頭優勢打造國際嬰童之都?
28日下午,由中國輕工業工業聯合會和杭州市共同主辦的國際婦幼嬰童產業博覽會高峰論壇在杭州舉行。政府主管部門領導、嬰童產業專家以及金融投資行業精英,從新角度、全方位地把脈嬰童產業以及杭州在其中的機遇和挑戰。
與會專家表示,現代企業競爭優勢的基礎,已超出了單個企業自身的能力和資源范圍,企業的競爭優勢已不完全取決于企業自身,競爭不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點"競爭,而是越來越多地取決于企業與供應鏈、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的系統協同。
因此,嬰童企業應當站在更高更廣的戰略視野,謀求"鏈"狀競爭的"系統級"優勢,而不是"點"狀競爭的"單元級"優勢。
而杭州要打造嬰童產業競爭優勢需要在更大范圍內整合產業資源,讓更多的企業加入到嬰童經濟供應鏈乃至產業鏈的行業競合中來。
杭州有傳統也有產業基礎
杭州市副市長 陳小平
歷史上的杭州就是一個嬰童產業的集散地,杭州的孩兒巷,就是在南宋時候買賣嬰童產品的地方。2007年杭州市提出培育和發展十大特色產業,其中包括了嬰童產業。
事實上嬰童產業的確是無污染、低能耗的綠色環保產業,符合杭州產業今后調整的方向,并且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
浙江省內涉足嬰童業的企業已經超過了一萬家,60%以上的企業經常性地參與國外品牌的代加工,其他40%的企業以研發生產嬰童用品及相關產品為主,作為省會城市杭州擁有貝因美、娃哈哈、民生藥業、養生堂、康恩貝等多家本土的企業,城市周邊還有永康童車等一批在國內外嬰童業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特色產業。
2008年3月16號杭州嬰童產業園正式落戶杭州產業園區,準備投產的嬰童企業已經超過200家,預計3年以后產業園的總產值將超過300億,為推進國際嬰童產業向杭州轉移,令杭州成為未來國際嬰童之都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擴內需給杭州帶來機遇
杭州市嬰童行業協會會長 謝宏
現在核心的經濟任務就是擴內需,這給杭州大力發展嬰童產業帶來一個很大的機遇和挑戰。
在人均達到5萬美金的時候,嬰童產業的發展會達到一個狀態,目前中國按照不同的評價,至少沿海城市縣級市以上肯定是達到這個數字,現在正好是一個起飛的階段,杭州去年已經達到1萬美金,如果按照購買力評價,杭州已經達到這樣的程度。
經濟基礎給嬰童之都建設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支撐。更重要的是圍繞著杭州,浙江已經形成了嬰童產業的集群。產業鏈條的要素集聚以后,企業綜合的運營成本會下降。
企業之間應該加強合作
軟銀賽富投資合伙人 陸豪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嬰童產品將會越來越暢銷;加上中國市場需求存在"望子成龍",家長舍得花錢,所以嬰童行業我相對看好。
杭州打造"嬰童之都",從某種角度來說,基礎不錯。杭州動漫的產業基礎不錯,而動漫產業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會形成一個好的發展環境。
其次從地域來說,杭州緊靠著上海。目前的問題是軟環境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企業之間應該加強合作。包括類似貝因美這樣的企業,或者更大的企業應該多聯合起來,到國際舞臺上去競爭。
此外,政府要注意規劃整個產業鏈如何配置,如何去服務;并加大嬰童產業園區的招商力度,這是政府要考慮的。
產業做強應該包括服務業
著名經濟學家 張曙光教授
嬰童產業是一個范圍非常廣的產業,是有關嬰幼制造業的產業,還有幼兒服務等相關的一些產業。比如幼兒的保姆、月嫂,現在城市里有相當大的需求。從行業發展來看杭州的嬰童產業建設,確實有很多有利的條件。杭州本身有這么多年輕工業的發展,基礎很好;而嬰童產品需要動漫配合,杭州已經有一個比較成熟的動漫市場。
杭州要成為"嬰童之都",應該立足國內每年增長兩千萬的嬰童,而且把這個產業做強不光是制造業,還應該包括嬰兒一系列的服務業。
打造嬰童產業硅谷
國家發改委
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主任 于小冬
杭州發展嬰童產業有很好的人文社會環境,還得到政府的支持,應該說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基礎。
我覺得杭州應該打造一個嬰童的產業硅谷。這個產業硅谷應該個是技術來支撐,第二是權威專家的配合,使這個城市對嬰童產業的發展具有話語權,沒有話語權的話,也談不上嬰童產業之都。
要做到"嬰童之都",衡量結果應該是幼兒的用品和教育的權威信息都能夠在杭州發布,這樣離"嬰童之都"就差不多了。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