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處于風口紅利期的跨境電商,不僅賽道被拓寬,利好政策齊靠攏,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全球跨境電商行業也迎來資本收官大年——投融資活動有所增加,融資金額也更大、融資輪次更靠前。
2020年7月起,行業融資規模和數量快速增長,2020年下半年融資金額占全年融資金額的比重達89.5%,行業投融資逐漸回暖。而在2021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行業共發生融資事件21起,涉及平臺為YESBEE、Tospino、梵海VANGO、Newme、OnePro、POVISON、武狄實業、感度汽配、Cider、Patpat等,融資金額總計超73.6億元。
服飾作為熱門品類之一,不僅是融資,相關品牌上市消息更開始鋪天蓋地、一浪接一浪砸來。
近期,國內大跨境電商、B2C快時尚服裝品牌巨頭Shein被曝出擬重啟赴美上市計劃的消息,可能大家都有所耳聞,但繼Shein前后腳,另一家同為服飾獨角獸的出海主力選手——DTC品牌Patpat也被媒體曝出要上市消息。
據金融界報道,全球大童裝DTC品牌Patpat正考慮進行次公開募股(IPO),籌資約5億美元,估值在30億美元左右,考慮在美國或者香港上市。但因磋商仍在進行中,其發行規模、地點和時間等細節可能會發生變化,Patpat目前也暫無回復。
據網經社旗下電商大數據庫“電數寶”(DATA.100EC.CN)監測數據顯示,自2014年12月至2021年8月,8年內,Patpat已有六輪融資,截至目前共獲49.1億元融資。
其中D輪完成了5.1億美元融資,刷新了當時國內跨境電商行業已披露的大單筆融資記錄。D輪系列融資由DST Global領投,泛大西洋資本(General Atlantic)、Ocean Link、GGV紀源資本等跟投。隨后在D+輪中,由國際知名投資人、VC/PE圈里的風向標——孫正義創立的軟銀愿景更是投資了1.6億美元。
母嬰市場本身就是一座金礦,隨著90后進階為母嬰人群的主力軍,年輕媽媽從備孕期起,就開始投入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到母嬰產品的選購上。而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DTC出海品牌融資累計金額超10億美元的58起融資大事件,母嬰兒童品類融資金額以6筆總計超8億美元依據成為融資大賽道。
作為全球大、增長快的童裝DTC品牌——Patpat,2014年在硅谷成立,中國公司是深圳盈富斯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盈富斯科技有限公司。三位創始人都有在海外留學的經歷和工作經驗積累,也更懂海外消費者心理,因此共同創辦電商母嬰平臺Patpat。
目前平臺主打產品為服裝,尤其是適用于0—12歲的嬰幼兒童服裝,占到接近80%的份額。此外,還包括鞋子,女性服裝、包包、珠寶配飾,以及部分家居類產品;用戶規模超2000萬,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銷售市場以歐美為主。
?。▉碓矗汗倬W圖標)
2014是跨境電商正式邁入發展期的一年,創業初始階段的Patpat,決定接過快速增長的跨境出口電商遞過來的“橄欖枝”。但與歐美主流童裝品牌選擇的切入口不同,Patpat選擇從童裝切入,且致力于打造全球母嬰家庭消費場景品牌。
歷年來,估值在30億美元左右的Patpat,是如何打造出全球母嬰家庭消費場景品牌呢?
創始人王燦在創立之初,就看到了美國童裝市場龐大,但卻有明顯的痛點——款式有限并且購買渠道也十分有限,中間經銷商又特別多。品牌決定將改變歐美人對中國母嬰品牌低價、劣質、抄襲、侵權的印象,作為主要發展目標,充分利用利用國內電商資源和國外市場,為歐美母嬰市場創立一個品類款式豐富、風格多樣、價格公道、性價比高的母嬰產品購物平臺。
其一,和Shein一樣,作為“童裝版的Shein”——Patpat同樣具備中國低廉產業鏈、價格實惠的先天優勢。先,依托珠三角完整又低廉的服飾制造業產業鏈,Patpat將中國產能與北美消費需求緊密連接,并且去除了傳統貿易鏈條下的中間環節,降低了中國商品進入北美市場的流通成本,創造了一個國內工廠和北美消費者雙贏的局面。
但從2015年開始,Patpat也經歷過曾因訂單量過多而導致供應鏈的崩潰的血淚史,創始人也坦言,曾被無數的供應商和倉庫坑過;后來,PatPat重點深耕中國供應鏈,相繼在深圳、廣州、杭州、佛山設立辦公室。另外,PatPat也研發了自己算法和數字化運營,來解決款式問題,以及精準預測出用戶的需求。
目前,Patpat有800多家供應商,其產品著力點不在于價格優廉,而是在于款式多、風格可愛、翻新快;價格方面,Patpat官網上的衣服售價普遍控制在40元到100元之間,不僅如此,還有限時折扣板塊,對于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而言,十分友好。
當然,歐美人追求性價比,但在母嬰相關產品的質檢和品控要求上,卻十分嚴格。過去,中國嬰兒服飾即便低廉,但很多卻因假冒品牌、產品纖維含量、繩帶要求、耐濕摩擦色牢度、pH值不及格等現狀導致了該類產品難以被國外消費者認同。Patpat的目標一直圍繞著品牌基礎和供應鏈扎實上進行打造。
其二,為更順利進入歐美市場,Patpat從產品研發與包裝優化,再到團隊打造,都執行本土化策略。先,Patpat組建了一支專業團隊,在商標、產品介紹、文案上進行進行本土化調整與潤色,甚至細化到說明書上的度量單位轉換,確保契合當地消費人群習慣,產品足夠“本土化”。
為改進以往歐美童裝同質化難題,Patpat在服裝設計增添了不少童趣,達到即好看還好玩的目的;另外,利用當地和藹的卡通IP形象來拉近產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其三,營銷方面,充分利用Facebook群組來實現品牌的種子用戶積累及強化用戶粘性。Patpat于2016年加入Facebook,如今其全球主頁已經擁有了600w+粉絲。Patpat的“美國媽媽團”群組通過分享私密、和更具針對性的內容,釋放“社區意識”和認同感,從而輻射到更廣泛的用戶;另外,在內容創作上,也十分注重本地化和內容的精細化。
品牌估值30億美元的跨境獨角獸Patpat到底是如何攻克美國母嬰市場?
既是創始人也是掌舵者的高燦,曾用六個關鍵詞來傳達PatPat崛起秘訣——質量、物流、客服、性價比、產品設計、產品展示。他也表示,“為了創業,臉皮要厚,面子這個東西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把事做好。而且,不要給自己留任何后路”。
在獲得融資后,PatPat將保持現有優勢,繼續前進:一,品牌將從歐美市場擴大到中東、南美市場,實現多站點開設;二,繼續擴展商品種類,重點發展孕婦服和家庭裝產品線,打造親子裝,增進親子關系,營造更加溫馨的家庭氛圍;三,PatPat 有志于運用業內稀缺的技術能力,賦能全球童裝行業供應鏈改造;四,計劃在3—5年內完成全球童裝市場戰略布局。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