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人們使用需求的不斷增長,小家電逐漸誕生出了越來越多的產品品類。近幾年,一些品牌也開始關注細分使用人群,推出針對這些人群的細分產品,一個例子就是幼兒小家電。前不久,“三胎政策”正式公布,幼兒小家電是否有機會成為小家電未來發展的一個新方向呢?
產品銷售偏重線上,家電、母嬰品牌均參與布局
得益于健康、安全等功能方面的宣傳,幼兒小家電逐漸受到寶爸寶媽的關注。據了解,幼兒小家電涵蓋眾多品類,其中嬰兒輔食機、調奶溫奶器、奶瓶玩具消毒機三類產品被視為育兒必備產品,嬰兒理發器、音樂坐便器等產品也得到了一些家長的青睞。
中國家電網在某綜合商超連鎖店中注意到,雖然內部入駐了不少定位母嬰、兒童的商戶,但其銷售的產品主要為服裝和玩具,針對幼兒群體的小家電產品基本難覓蹤跡,在某家銷售多類母嬰產品的店門口也未發現針對幼兒小家電產品的宣傳。同時,在該綜合商超連鎖店的家電銷售區域,記者也未找到幼兒小家電的在售產品,一定程度上能夠說明這類小家電產品并非品牌商在線下渠道的主推產品。
品牌商選擇線上渠道銷售幼兒小家電產品,一方面與購買這類產品的消費者更習慣線上購買有關,另一方面這類產品本身在小家電市場中的占比極小,并不適合通過成本較高的線下渠道來推廣,因此更多的廠商會選擇在電商平臺上試水這一市場。
事實上,針對幼兒小家電市場,九陽、蘇泊爾、小熊等小家電品牌和美的、海爾等綜合家電品牌均有布局,小白熊、小壯熊、貝親、babycare等母嬰品牌也有涉足,呈現出家電品牌與母嬰品牌同臺競技的局面。中國家電網查閱某電商平臺在售的幼兒小家電,發現家電品牌和母嬰品牌在產品功能方面并不存在明顯的差異化。
以嬰兒輔食機為例,目前在售的產品包含迷你型、單杯型、雙杯型等多種產品形態,其中迷你型和單杯型產品,家電品牌和母嬰品牌均有布局。迷你型產品的優勢在于小容量和便攜式,能夠讓孩子每餐都能吃到新鮮的輔食,缺點是研磨的食材需要提前煮熟或者蒸熟。與迷你型產品相比,單杯型產品則可以做到蒸攪一體,烹飪時間也可以根據水位高低進行調整。一些品牌推出的雙杯型產品則將產品的宣傳重點放在了蒸攪分離和生熟分離上,能夠同時完成蒸攪兩項操作,還能將生食和熟食分開進行攪拌,避免生食和熟食的交叉污染。
目前電商平臺在售的迷你型、單杯型、雙杯型輔食機產品
此外,不少品牌的產品都強調產品材質的安全性和易清理,還提供了幼兒不同成長階段的食物推薦,以此來增強對家長的吸引力。迷你型、單杯型、雙杯型三類輔食機產品的使用功能逐漸豐富,迷你型價格在百元檔位,單杯型、雙杯型的價格則為兩百元甚至更高。
整體發展仍處于培育期,部分產品使用周期偏短
記者注意到,小熊、蘇泊爾等小家電品牌和babycare等母嬰品牌的嬰兒輔食機在某電商平臺上的銷量均在1萬以上,一些品牌奶瓶消毒器的銷量甚至能夠超過10萬,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幼兒小家電的市場熱度。
奧維云網去年3月的一份針對母嬰家電的調研顯示,小白熊、小壯熊、貝親、babycare等較熱門的母嬰品牌,是當時各母嬰平臺主推的品牌,其幼兒小家電銷售表現也要優于主流家電品牌。距當時只過去了一年有余,根據記者近期的觀察,主流家電品牌在部分幼兒小家電品類的銷售表現,已顯現出與母嬰品牌齊頭并進的趨勢。
盡管如此,幼兒小家電仍存在一些短板,使得其尚難進行大規模的推廣。一個明顯的問題是,嬰兒輔食機、調奶溫奶器、奶瓶玩具消毒機等面向育兒的小家電產品使用周期偏短。以嬰兒輔食機為例,蘇泊爾的一款產品介紹中就標注出細膩輔食(6-8個月)、補充維生素(9-12個月)、豐富營養攝入(13-15個月)、補充蛋白(16-20個月)、鍛煉咀嚼(16-20個月)五個使用方向,但這也意味著這款嬰兒輔食機長的使用時間只有14個月,之后大概率要束之高閣。
短暫的使用周期,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這一品類的快速發展,而調奶溫奶器、奶瓶玩具消毒機、音樂坐便器等產品也存在類似的問題。盡管諸如某奶瓶玩具消毒機添加了制作干果、花茶、酸奶的功能,但這些功能屬于產品的附加功能,且使用頻率極低,顯然不會成為家長消費群體在購買時考慮的因素。
另外,諸如嬰兒理發器、輔食電燉鍋等產品,則是品牌為了擊中母嬰人群的消費需求,從原有的理發器、電燉鍋等品類中拆分出來進行宣傳的產物,除了布局這些領域的小家電品牌外,babycare、gb好孩子、易簡等母嬰品牌也推出了相關產品。雖然相比嬰兒輔食機、調奶溫奶器、奶瓶玩具消毒機,這些產品的使用周期要更長,但反過來它們在產品功能上與主流產品的差距并不明顯。
某電商平臺在售的嬰兒理發器,在功能上與主流產品差別并不明顯
以嬰兒理發器為例,靜音是部分產品的賣點之一,主要考慮到嬰兒對噪音較為敏感的情況,像吸發蓄發、水洗、USB充電等也被母嬰品牌作為宣傳點。不過,除了靜音功能外,其它功能已基本在部分新款理發器產品上已經得以體現,兩類品牌的產品從外觀設計來看也沒有明顯差別,針對幼兒群體的產品實際上很難與主流產品形成差異化競爭。中怡康市場分析師李堯輝也向記者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認為母嬰品牌和小家電品牌在幼兒小家電的產品定位方面沒有太大的區別。“很大原因在于這類家電的使用者和產品受用者是分離的,使用和購買的都是父母。”
目前來看,幼兒小家電仍處于導入階段,具備巨大的想象空間,在“三胎政策”的影響下,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延長產品的使用周期,進而推動銷量的增長。但考慮到目前產品仍存在可替代性強的問題,針對幼兒群體對于家電產品的使用需求,企業或許還有待進一步的挖掘。另一方面,幼兒小家電仍缺乏相關行業標準,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仍然存在,后續的良性發展也需要依靠相關標準的實施做進一步規范。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