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愛“頂嘴”的孩子長大后可能更成功
本文作者: Ilya Pozin 譯自:《Inc》
現在終于有研究為問題兒童做辯護了:調查顯示小時候越“熊孩子”長大后反而越可能成為成功的人。那些讓父母發瘋的壞習慣和惡略行徑甚至可能塑造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當然這也取決于家長如何把熊孩子特性改造成成功人士的性格特征,這還是很有難度的。
以下三點告訴我們,弄瘋爸媽的熊孩子是如何成為優秀的企業家的。
1、愛“頂嘴”的青少年成年后可能更優秀
每一個人兒童時期貌似都在和父母進行持續戰斗,討論要不要吃光碗里的蔬菜或者能不能和朋友出去玩,所有事情都能引發一場戰爭。不過現在開始這似乎并不是完全不對的事情了。
弗吉尼亞大學研究發現,那些在家跟父母經常爭論的小孩,更能夠輕松應對外界的意見分歧。研究讓150個13歲的孩子描述他們和父母之間的一場矛盾。兩年之后對比了他們與父母的爭吵方式和與同事的相處方式,那些跟父母有矛盾,但能保持冷靜的孩子更能承受來自同事的壓力。
理論上說那些跟父母頂嘴的孩子能更自信從容的面對,而那些不知道如何正確爭吵的人,則更容易在挑戰他們的人面前敗下陣來。
作為企業家,需要有代表自身利益和為企業說話的能力。有人信任你,就有更多的人勸你放棄。所以下一次當工作上遇到唱反調的人,堅定你的立場,并像你曾經和父母對睡覺時間討價還價一樣和其他人談判吧。
2、健談的孩子在學校表現更好
為什么天是藍色的?狗喜不喜歡音樂?飛機是怎么飛的?……一些孩子永遠都有十萬個為什么要問。不過談到教育范疇,這對他們的長期發展來說是一件好事。
邁阿密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愛講話的學齡前兒童更容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即使是那些上課愛說話而打擾到其他人的孩子,也能更好的參與到學習過程里并引起足夠的注意,而害羞的孩子反而容易被忽視,對學習的參與度比較低。
當健談的孩子說的不眠不休的時候,其實他們是在發展交流能力,也是學習如何找到問題答案的過程。所以當孩子問父母無休無止的問題時,他們正在建立起自己的問題解決模式。
3、小時候愛闖禍的孩子長大后更容易有高收入和高出預期的成就
規則是注定會被打破的,那些給青年時帶來麻煩的行為也許幫你建立起自己成年后的底線。
《發展心理學》的文章曾研究了兒童時期的行為如何影響成年后的職業生涯,研究者對比了參與者12歲和52歲時的狀況,他們發現兒童時期經常打破規則的習慣隱隱的預示著成年后更高的收入。
研究者并沒有對兒時挑戰權威會發展成長大后更成功的原因持積極態度,一個理論猜測是因為,這種行為多數伴隨著更爭強好勝和自信果斷的性格特征,而這樣的性格特征又使他們能夠更游刃有余的跟別人談判工資和升職的要求。
另外善于打破規則的人經營企業,并不能預示企業能自動擁有更高價值。充滿自信的談判,離成功經營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下一次遇到問題時,試著跳出思維定式并找到具有創造性且合法的解決方法吧。
兒童時期的輕率之舉也許讓父母操碎了心白了頭發,但這卻讓孩子因為這些性格特征成為更成功的企業家。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