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核心競爭力 童裝行業發展的必需品
在馬德里繁華的街道上,一位華人開了一家服裝店。乍看店面,以為是ZARA,但細一看又不大對頭,原來店名不是ZARA,而是ZAIRA。小小的“I”被擠在中間,不認真看還真看不出來。除此之外,這家店的店面裝潢,甚至衣服的風格都和ZARA十分接近,只是價格更加便宜。
國內一家童裝企業總經理在談到企業面臨的困境時表示,中國童裝行業存在一些不良競爭。現在國內童裝品牌大約有200多個,而生產童裝的企業則多達6000多家,即便按照每個品牌有10家生產企業參與生產來計算,童裝生產企業總數也不過2000余家。而其余的4000家童裝生產企業所生產的童裝,要么是還沒有形成品牌的產品,要么是直接仿冒200多家品牌童裝的產品。
這些事情反映出一個問題:由于缺乏全局觀,許多商家不著眼于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是樂于采用原始的競爭手段,靠套牌、冒牌、價格戰等來“求發展”。
2011年大邱田徑世錦賽上劉翔和羅伯斯這兩個具實力獲得的人,卻由于羅伯斯比賽中的惡意競爭行為,使雙方都痛失了。這場比賽也引發了我們對服裝企業間競爭的思考。目前,國內服裝企業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從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成為每個企業重要的目標。
我們看到羅伯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遭到了嘲笑,卻忽視了理查德森盡全力并按照規則完成了比賽,終獲得了。這場比賽告訴我們:服裝企業靠拼殺、爭搶,獲得的只是一時的蠅頭小利,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當競爭不可避免時,企業應該認識到,大的競爭對手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要把企業和品牌做得更長久,絕不是靠攪亂市場秩序,而是需要腳踏實地,挖掘自身的潛力和價值,鉆研更新技術、提供優質服務和傳承品牌文化。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