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起,奶業進入漫長的調整周期,至今已兩年有余,面對諸多嚴峻挑戰,養牛人如何強化自身,在低谷期尋求機遇?近期,“綠色高效養殖及穿越低谷之旅”主題論壇在天津召開,多位養牛人蒞臨現場,針對該話題分享并探討了當前時期牧場的強化“內功”修煉之道。
北大荒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牧業奶源事業部總經理劉春東、廣東燕塘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牧業事業部總經理吳漢葵、新疆天潤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牧業事業部副總經理魏勇、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淮北牧場副場長魏俊飛、天津濱海嘉立荷牧業有限公司經理仇普斌、荷蘭奶農代表/CRV監事會輪值副主席約赫姆(Jochem van der Starre)、天津市奶業協會會長徐練海參與論壇并發言
論壇由北京東⽯北美牧場科技有限公司執⾏總裁蘇昊主持
加強育種管理
優化牛群結構
在行業低谷期,對于牧場而言,降低成本、提高養殖效率非常重要,而降本增效的基礎是擁有好的牛群。荷蘭奶農代表、CRV監事會輪值副主席約赫姆(Jochem van der Starre)在論壇發言中提到,作為一家具有75年歷史的荷蘭家庭牧場的農場主,他認為在奶業低谷期,牧場更應該把眼光放長遠,投入更多的精力改善整體牛群的遺傳潛力。他也用自身的案例說明,在2009年荷蘭奶價低迷行情下滑的困難時期,及時調整牛群結構,保證牛群繁育力、產奶量和健康基礎,是非常正確有效的應對策略。新疆天潤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牧業事業部副總經理魏勇也強調了調整牛群結構的重要性,當前形勢下,奶牛的繁育要從數量型擴增向質量型擴增改進,從而提高牛群質量和抗風險能力,該企業牧場的牛群調整目標是成母牛占比超過60%,牛群結構的優化也降低了牧場的飼料儲備壓力,提高了牧場的資金周轉空間,可以投入精力做更精細化的管理方案。北大荒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牧業奶源事業部總經理劉春東也提到,無論在任何時候,優化牛群結構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牧場要足夠重視育種工作,選購高質量的凍精和精準的選種選育方案,嚴格控制成母牛比例,北大荒完達山的優化目標是成母牛比例提高至63%~65%;另一方面,在進行牛群繁育時,牧場要及時淘汰流產、難產、難孕等高風險和高管理成本的牛只,減少牧場低回報率的持續性管理投入,增加牧場抗風險的能力。
強抓飼料管理
研判價格控制成本
對于大多數牧場來說,控制飼料成本、加強飼料原料管理是應對低行情形勢下,實現開源節流的重要舉措。北大荒完達山在飼料管理方面的措施主要是使用高青貯日糧,牧場日糧配方中青貯的用量從原來的26公斤提升到31~32公斤,下一階段的目標是提升至35公斤,這樣公斤奶飼料成本可以降低0.13~0.16元不等。這一策略一方面得益于黑龍江地區青貯的整體質量水平較高(基本超過335560的標準),同時也得益于北大荒集團的土地補貼政策,一頭牛補貼三畝地的優惠政策使得集團旗下牧場的青貯成本普遍低于同地區其他牧場(大部分牧場青貯噸成本低于400元)。新疆天潤在飼料優化方面,具有地理優勢,新疆的本地化飼料資源豐富且相對便宜,例如棉籽、玉米、苜蓿青貯和燕麥草等原料都相對便宜,魏勇在發言中也提到,不同地區的牧場要挖掘本地優勢,不僅質量有保障,成本優勢也相對明顯。廣東燕塘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南方產區的代表性企業,其牧業事業部總經理吳漢葵在發言中也強調了該企業在降本方面,最重視的環節即飼料原料的管理與采購。飼料原料采購需要配備專業的團隊,持續跟蹤原料價格,預判價格低谷,伺機購入;在添加劑、獸藥等其他消耗品的采購方面也需要做好同質產品的對比,主動進行價格談判,只要能確保一定程度的差價,即可為牧場直接貢獻一個非常可觀的利潤。與此同時,牧場的倉庫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精準調控物料的存儲和供應,物料的積壓就意味著資金的積壓,合理的存儲量釋放資金保證現金流,對于當前牧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是要盡量減少倉庫的損耗,哪怕只是1%~2%的損耗減少,每年可為牧場節約的成本可達幾十萬。天津濱海嘉立荷牧業有限公司經理仇普斌也同樣針對飼料管理提出建議,一是要減少浪費,降低剩料率;二是要做好原料替代,在常用原料價格過高或青黃不接的時候,可以選擇本地的原料替代;三是要控制輔料,隨著季節變化選擇輔料,降低使用成本,提高性價比。約赫姆先生也提到了在2009年經歷的奶業震蕩讓他感受到控制飼料成本的重要性,他更加關注牛只的飼料效率,并在CRV飼料效率解決方案的幫助下實現了牧場盈利。使用CRV飼料效率育種值得分更高的公牛后代群體所獲得的利潤更高。按照牧場存欄100頭的規模,每頭奶牛平均年產10,000公斤校正乳(FPCM)來計算,當他選擇飼料效率育種值得分為112分的公牛進行群體改良時,后代女兒每年可額外增加600公斤牛奶,每100頭每年利潤約為18,000歐元。其利潤完全彌補因奶價下滑造成的成本損失。高飼料效率公牛的培育幫助牧場從育種的角度提高牛群遺傳效益。高飼料效率公牛后代在節約飼料的同時,保證了產奶量,使甲烷排放量更低,對環境更友好。
持續產出優質奶源
打造特色乳制品
奶源供大于求是造成本輪行業低谷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加強奶牛養殖端自身抗風險能力的同時,提振消費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論壇發言中,諸位發言人均表示作為養牛人首先要從自身做起,把好原奶生產關,無論采取哪些提質增效的方案和做法,保證原奶質量首先是重中之重。天津奶業協會會長徐練海也提到,作為養牛人,做好自身質量把控,才能真正做到養牛人的“道路自信”,打響民族品牌,提升國民的乳品消費;新疆天潤作為具有地域特色的乳品企業,提出了“講好奶業故事”的發展建議,當前市場上同質化產品居多,講好自有品牌故事,做好區域風味乳制品是天潤始終堅持的。
注重人文關懷
增強團隊凝聚力
面對行情的不穩定,牧場要主動求變,應對震蕩,但對于團隊來說,當下更重要的是穩定與信心。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淮北牧場副場長魏俊飛在發言中著重強調了團隊建設的重要性。在當前形勢下,從技術和管理層面應對困難共渡難關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擁有一支穩定、積極的團隊,這就需要提升團隊成員對于企業文化的認同,該牧場在這方便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關注員工的日常生活需要,想員工之所想,利用節日組織團隊建設活動,建立獎勵機制鼓勵員工為牧場的發展建言獻策等,這一系列舉措起到了提升團隊凝聚力的作用,這也是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至關重要的基石。新疆天潤也在人員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對于企業而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正是得益于多年來在技術儲備、生產工藝優化和人才團隊建設方面的積累,新疆天潤在行業低谷期仍有著堅強后盾,做好人才培養和科技儲備是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天潤通過建立奶產業研究院做好技術攻關,解決當下問題,也為迎接行業曙光提前做好準備。
當下奶業環境是挑戰也是機遇,牧場應該練好內功,提升核心競爭力,在這一輪的浪淘中生存下去,提前謀劃,迎接新一輪曙光的到來。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