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消費市場上揚,乳業市場也在復蘇。據多家上市乳企的最新財報數據,2023年前三季度,11家乳企實現營收增長,營收超百億的企業有伊利股份、蒙牛乳業、光明乳業三家。
不過,上市乳企板塊的股價表現卻不樂觀。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28日收盤,29家乳品相關上市公司,僅2家年內實現股價上漲,分別是一鳴食品)和騎士乳業,股價漲幅分別為18.37%、66.39%。剩余27家企業的股價均在年內下跌,曾3年內股價暴漲超11倍的大牛股妙可藍多,今年股價跌約50%,VITASOY INT'L(即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跌52.84%,蒙牛乳業則跌去40.39%。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液態奶市場已相對飽和,多家乳企加速產品創新,旨在開拓更多細分市場,尋求增量空間,比如發力原本并不受重視的奶酪市場。不少乳企加快推進國際化,拓展海外市場。
業績持續恢復,乳企業績分化
2023年以來,上游奶牛飼料成本居高不下,加之消費大環境影響,乳企市場表現復蘇緩慢,盈利水平有待進一步增強。與此同時,乳業馬太效應愈發凸顯,業績分化現象加劇。
記者梳理A股20家上市乳企的三季報發現,11家企業營收實現增長。Wind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均瑤健康增長表現一枝獨秀,總營收同比增長104.31%。其他乳企增速均在39%以下,一鳴食品、燕塘乳業、伊利股份的營收增長為個位數,分別增長8.15%、5.12%、3.84%。
均瑤健康在財報中表示,公司一方面對味動力部分產品出廠價格進行調整,另一方面益生菌第二增長點進展成效顯著,1月—9月益生菌食品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225%。
9家乳企營收未能保持增長,麥趣爾、品渥食品、妙可藍多營收同比下滑最嚴重,分別下降36.71%、26.54%、19.69%,營收分別為5.37億元、8.63億元、30.75億元。其中,麥趣爾受丙二醇事件影響,乳制品業務營收持續萎縮,2023年上半年公司乳制品業務營收下滑73.34%,占比下滑至37.99%。
在A股乳品企業中,總營收超過百億的只有伊利股份和光明乳業,前三季度伊利股份實現營收970.91億元,同比增長3.84%。同期,光明乳業營收達到206.64億元,但增速下滑3.37個百分點。
20家A股上市乳企中,2023年前三季度,只有伊利股份歸母凈利潤達到93.70億元,其他均不足4億元,新乳業、光明乳業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81億元、3.23億元。
在9家港股上市乳企中,蒙牛乳業的盈利能力最強。2023年上半年,蒙牛乳業實現營收511.20億元,同比增加7.10%;凈利潤為30.59億元,同比減少16.03%。
液態奶市場飽和,創新成突圍關鍵
2022年以來,我國奶業發展呈現階段性過剩的特點。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2023年7月預測,2023年過剩的生鮮乳將超110萬噸。
伴隨產量過剩,多家上市乳企面臨主營業務增長乏力的困擾。Wind顯示,2023年上半年,伊利股份液態奶業務增速下滑1.09個百分點,光明乳業的乳制品業務僅增長0.13%,而蒙牛股份上半年的液態奶產品僅增長4.98個百分點。
面對存量市場競爭,乳企加快產品創新步伐,加快新品布局。伊利股份2023年4月推出全球首款控血糖牛奶——舒化安糖健新品,該產品獲低血糖生成指數(GI)食品認證;2023年年初,光明乳業推出大白兔龍井茶風味牛乳,與英雄聯盟跨界合作,推出光明莫斯利安英雄登場熱血瓶星廚甜品系列風味酸奶;君樂寶對外投資,加快對酸奶市場的布局,2023年11月入股茉酸奶,持股30%。
越來越多乳企開始布局奶酪市場,妙可藍多一家獨大的局面難再持續。均瑤健康推出常溫奶酪,定位低鈉、益生菌打造競品差異化。奶酪博士推出奶酪流心鱈魚腸、水果奶酪泥、白金營養奶酪棒,通過創造新的奶酪深加工產品激發新的消費興趣。
乳業巨頭蒙牛也公開表示,將聚焦于高價值、差異化奶酪產品,不斷打造奶酪消費的多元新場景,引領奶酪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奶酪本土化貢獻力量。
海外市場尋找增長點
在深挖存量市場、加快產品創新的同時,不少企業正加快海外擴張步伐。
2023年上半年,伊利股份海外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19.9%。目前,伊利已在歐洲、美洲、大洋洲等乳業發達地區構建了一張覆蓋全球資源體系、全球創新體系、全球市場體系的骨干大網。伊利的全球合作伙伴總計2000多家,分布在39個國家;在全球擁有15個研發創新中心、75個生產基地,旗下產品銷往60多個國家和地區。
蒙牛的冰淇淋業務在海外市場表現亮眼。2023年上半年,蒙牛該業務在海外實現營收9.68億元。旗下冰淇淋品牌艾雪在東南亞實現雙位數增長,在印尼和菲律賓的市占率分別為第一和第二。
兩大乳業巨頭是海外拓展的排頭兵,其他乳企也在跟進。澳優在全球已擁有9座工廠,形成覆蓋配方奶粉、保健食品、特醫食品、個性化營養品及服務的生命全周期產業鏈體系。2023年9月,妙可藍多首批出口海外的奶酪棒在上海奉賢工廠裝車發運,中國奶酪制品開始走向國際市場。
在2023年8月舉行的世界奶業大會乳制品行業國際貿易論壇上,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進口乳制品貿易情況來看,我國包裝牛奶、酸奶進口液態奶需求在下降,但我國乳制品今年上半年出口呈現雙位數增長。
據海關數據,2023年1月—10月,我國共計出口各類乳制品47624.9噸,同比增加28.6%。其中,干乳制品出口同比增加77.8%,大包粉出口同比增加226%。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