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無比”。這是當下眾多中小奶粉品牌現實寫照。
“現在企業的苦都不知道怎么說”。這是眾多中小品牌最切身的感受。
一位中型奶粉企業相關負責人非常難過地說,“好幾個品系沒拿下來,工廠都停了1個多月。”
新國標正式實施一個多月了,多數中小品牌配方注冊仍然沒下來,讓企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壓力。
01
最新考試可能成為壓倒
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近期與10多家中小奶粉品牌進行交流,他們的反饋是“每況愈下,極其堪憂”。
這10多家品牌中,有一大部分企業包括工廠等審核完了,就等最后的審批。一部分品牌的工廠還沒有現場“審核”。
審核完的在等配方的審批,沒審核完的在經歷更漫長的等待。
一家奶粉品牌負責人表示,現在流程都走完了,啥時候能批下來,都是個未知數,也沒人能給個定心丸。
新國標注冊已于2月22日正式實施,沒有拿到注冊的品牌、企業工廠都正式停產等待。截止目前,多數中小品牌已經等待了一個多月。
有的品牌在四處打聽,打探消息,希望能有相關協會等出面給呼吁,目前的一切都是靜悄悄的。
另一家奶粉品牌負責人表示,大企業獲得注冊的占了1/3,剩下的粗略估計,有1/3品牌審核完了等著審批,有1/3品牌的工廠還在等現場審核。
現在對他們來說“信心非常重要”。
3年疫情,他們都挺過來了。
新國標注冊這個最新的考試,有可能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一次配方注冊,大約105家企業近1200個配方獲得通過。
眾多中小品牌都經受住上次的嚴考,這次大考經過2年多的充分準備也是有過關的實力。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一個企業聯系多個品牌,關系著上下游眾多人的生計。
停產一個月就會損失幾百萬或者更多。
新國標注冊是手段而非目的。在奶粉品牌質量都能符合國家標準的前提下,讓市場和消費者來選擇去留。
如果考慮不周全,就有可能很多中小品牌企業營收入下降乃至虧損,這關系著產業鏈上下游眾多人的飯碗。
這次新國標注冊,也很少聽到相關協會出面組織反饋中小品牌乃至整個行業的聲音。
在當下,每一個產業都關系國計民生,每一個企業(品牌)都關系著眾多人的生計,在行業處于下降期,需要站在更高的格局來看這次新國標注冊。
02
卡在哪兒了?
經過第一次配方注冊,眾多不規范品牌被拒之門外,留下的都是經歷配方注冊考驗的品牌。
截止2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審評中心公布過一批獲得新國標注冊的名單后,好久沒有公布新名單了。
拿到新國標注冊的品牌正在加班加點搶市場,沒有拿到“新國標”十分擔心拖久了市場被搶去。
之前通過配方注冊的內外資企業105個左右,涉及大約1160個配方,后來隨著企業增加新配方注冊,目前通過第一次配方注冊的奶粉配方約1200左右。
據央視報道,市場監管總局2月28日發布數據顯示,嬰幼兒配方乳粉新國標2月22日正式實施以來,共有近450個新國標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通過注冊,覆蓋生產企業約70家,目前國內市場占有率較高的品牌絕大部分已獲批注冊。
通過注冊的多是大企業大品牌,中小企業過關的則是很少。
卡在哪了?他們試圖搞清楚。
位于長三角的一家奶粉品牌負責人表示,“所有的審核資料都上交有段時間了,目前也沒有問題,就等審批了。”
一家進口品牌負責人則表示:我們還在推進中,現在的要求跟以前不一樣了,要求更細了,審核越來越嚴了,基本上不會大量放了。據我所知,對提交材料和現場審核幾乎每2個月都有新的規定出來。
另外一家進口品牌負責人剛從澳洲回來,他的感受是要求更高了,還在為注冊奔波中。
湖南一家羊奶粉品牌負責人則深有體會,新國標注冊,1/3的企業通過了注冊,1/3的企業工廠現場審核都完成了,還有1/3的企業還在等監管部門到工廠現場審核。
企業停產一個多月過去了,眾多中小品牌在卡殼中,他們紛紛打探消息。
上述長三角的品牌負責人表示,聽說有一批壓在總局那邊還沒批,具體多少個還不知道。
上述家羊奶粉品牌負責人所在的企業有3個品系沒獲得新國標,他也在打聽具體信息,據他了解,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審評中心(負責新國標配方注冊具體工作)領導換了,去年9月份一些奶粉品牌提交的注冊材料打回來了,需要重新提交材料。
多個品牌以及市場觀察人士也都表示,市場監管總局來了一個新的分管領導,也需要熟悉工作。
多重因素疊加,新國標注冊名單公布都放緩了。
03
工廠停產的壓力
沒有獲得新國標注冊的品牌,所在的工廠從2月22日后就停產等待“準生證”。
長三角的這家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已經停產1個多月了,幾百人要吃飯,企業壓力很大。
上述羊奶粉品牌負責人表示,公司有3個品牌系等待新國標注冊,工廠有100人,每月工資成本60萬左右。3個品系公司運營和銷售團隊300人的隊伍,再加客戶的500多人,受到影響達到上千人。
即使近期拿到注冊,組織生產還需要一個月,到最后可能會有近3個月的停產期。
“一年也就12個月,拿下來時間也不多了”。
近750個配方沒有獲批,涉及的多是中小品牌,這些品牌本身人財物都不雄厚,拖久了品牌可能就會黃了。
對于受到的影響深有體會。上述羊奶粉品牌該負責任表示,3個品牌系之前每月銷售額1千多萬,現在掉到500多萬,損失了一半。
拿不到新國標,等于市場拱手相讓給別人。
當下中小品牌的擔憂有這些:
拿不到注冊,企業和品牌運營都困難,軍心不穩;
渠道商移情別戀,只愿做新國標產品,動銷快;
友商不斷挖墻腳,消費者跑了;
更重要的是沒信心,難以給市場定心丸。
3年疫情對企業沖擊很大,行業低谷期,新國標注冊亟待加速。
據一些品牌了解,近期可能會公布一批獲批的名單。數量不會太多。
一羊奶粉品牌負責人表示,行業在傳4月10前會公布一批獲批的配方,數量不會太多。
正如一家進口品牌負責人所說,不會有大批量的注冊名單公布,要求更嚴了。
目前通過新國標注冊的多為大品牌,還有部分黑龍江、陜西的中小品牌,數量更多的品牌還在等待中。
小雨解決不了大旱。
第一次配方注冊,眾多不規范的品牌被整頓出去了。
經歷5年來的配方注冊洗禮,無論大品牌還是中小品牌,奶粉品質都保持的很好。
新一輪新國標注冊,則需要兼顧市場和公平原則。
之前公布的近450個配方,多為大企業旗下的品牌獲得,中小品牌拿到的較少。
數量眾多的中小品牌涉及到數量眾多的人群的生計問題,這個在第一次配方注冊時沒問題,在當下則是個問題。
大企業已經形成了龐大的全國網絡體系,他們搶到了市場,但不能吸納更多的就業。
現在需要加快審核力度,符合標準的品牌審核能放盡放。達不到新國標要求的那就不必說了。
嬰幼兒奶粉市場處于低谷期,對于中小品牌來說,晚一天拿到新國標注冊,就意味著市場丟失一天,積累到一定的量,拿下了注冊,市場可能就沒了。
政策和法規監管在于用標準來衡量,創造公平的環境,讓各種品牌在市場上競爭。由于中小品牌綜合實力不足,落后大品牌注冊太久后,天平也就一邊倒了。
中國奶粉市場既是監管非常嚴格的市場,也是競爭十分充分的市場。監管政策就是創造公平的環境,實現行業主體的優勝劣汰。
也應該看到,美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十分高度集中,當前不久的“奶粉荒”爆發后,占據市場份額90%的5大品牌卻無能為力,不得不向歐洲和澳洲求助。
中國市場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就需要多種主主體來競爭,同時來互相彌補。
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讓市場和消費者來決定優勝劣汰吧。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