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棒尤其是兒童奶酪棒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國內的奶酪消費和市場增長。而兒童奶酪棒的興起,與其滿足了兒童的零食需求有很大關系,不過目前這一市場競爭者眾多,品牌需要找到新的發展方向。
在奶酪零食化的過程中,一方面能夠適應更多的消費群體,另一方面能夠建立更完善的奶酪認知,有助于市場的進一步發展。而且在零食健康化的趨勢之下,奶酪零食具備天然優勢,未來發展奶酪零食或許也能帶來更大的產品吸引力。
零食產品形式逐漸增多
目前我國奶酪銷量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餐飲和零售,其中餐飲占比較大。有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餐飲奶酪銷量為15.56萬噸,到2022年這一數字達到了16.32萬噸、占總銷量的65%左右。
餐飲奶酪相比之下產品形式較為豐富,常見如芝士片、芝士碎、奶酪塊等,而提起零售奶酪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奶酪棒。這與當初國內奶酪市場的快速發展有關,奶酪棒的出現有力推動了國內的奶酪消費,并且已經在消費者中建立起了穩固的認知。
說起奶酪棒,其實主要是作為零食而存在,尤其兒童奶酪棒的零食化特點十分突出。雖然奶酪棒在日常消費中更為常見,但是隨著奶酪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新的奶酪零食正在逐漸增多,進一步豐富了奶酪零售場景。
比如伊利妙芝推出的“口袋芝士”瞄準了點心時刻,是一款口感細膩、奶香濃郁的芝士零食。法國奶酪品牌Kiri在中國推出了“甜心小酪”,將其設計成了獨特的CUBE小方塊形狀,是一款撕拉即享、即吃的奶酪零食。樂芝牛推出的蘸蘸樂零食特點更加明顯,直接用餅干蘸取奶酪食用。
奶酪零食正逐漸從奶酪棒發展到奶酪小方、芝士脆片、奶酪醬等形式,不僅進一步豐富了奶酪市場,而且帶來了更加多樣的奶酪選擇。從這一方面來看,奶酪零食化趨勢逐漸顯現,推出奶酪零食也成為了品牌發展的新方向。
面向消費群體更加廣泛
奶酪零食的出現,除了帶來更多的產品選擇之外,還能有助于奶酪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就目前市場上比較多的兒童奶酪棒來說,主要是兒童們的零食而非成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費者對于奶酪零食的選擇。
雖然兒童奶酪棒的出現,將奶酪更多地帶到了中國消費者面前,也讓奶酪更好地在國內發展,但是兒童奶酪棒是家長們在選擇兒童零食時的選擇之一,大多是將其作為日常零食給孩子吃。在此情況之下,無疑排除了兒童以外的消費群體,產品受眾也集中在了兒童身上。
換句話說,零售奶酪產品不夠豐富,就無法適應更多的消費群體,對市場的增長也無助益。不過在市場上有了越來越多的奶酪零食之后,能夠幫助奶酪吸引更多的消費群體,同時也進一步擴大了奶酪的消費。
比如一些定位為成人奶酪的產品,比較直白的瞄準了成人消費群體,為成人的零食時刻帶來了新的產品選擇。像伊利妙芝的口袋芝士,主要吸引的是女性消費群體,推出的也是比較受她們歡迎的口味,很好地切入了女性的點心時刻。還有吉士丁的元氣芝士奶酪杯,瞄準了下午茶、一人食等場景,具備甜品化特征,滿足的是休閑、享受等需求。
奶酪在零食化的過程中,不僅吸引了更多的消費群體,而且也帶來了更多的零食選擇,相對來說更有助于奶酪市場的發展。
有利奶酪認知和產品創新
說起來,奶酪零食的增加,其實也有助于打破消費者對奶酪的固有認知,以及為奶酪創新帶來新的方向。在奶酪市場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兒童奶酪棒并不是我國奶酪市場的最終形態。
一方面,在兒童奶酪棒產品居多的情況下,可能也固化了消費者對于奶酪的認知,除去餐飲端的芝士片、芝士碎之外,提起奶酪零食最先讓人想到的就是兒童奶酪棒,這樣其實也不利于消費者對奶酪的認知。
而越來越多奶酪零食的出現,會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在適應更多消費群體的基礎上,也增加了他們選擇奶酪的機會。此外,奶酪零食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吸引人嘗試,這是零食具備的吸引力之一。
另一方面,如今兒童奶酪棒市場品牌眾多,競爭也十分激烈。這個之前還是屬于“藍海”的市場已經逐漸變紅,而且市場中也不乏影響力較大的品牌比如妙可藍多、百吉福、蒙牛、伊利等,要想在這一市場做出成績也不是那么容易。
反觀其他的奶酪零食品類,整體來看產品、市場還有待進一步開發,主要產品和品牌都不是很多,在奶酪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開發其他多的奶酪零食也意味著新的機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奶酪消費習慣還需進一步建立,越來越豐富、多樣的產品將有助于消費者養成這一習慣。
奶酪市場仍有較大開發空間
國內奶酪市場近幾年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只是與國外一些國家相比仍有較大的可開發空間。在這一充滿潛力的市場中,品牌如果能夠成功占據一定份額,將會從中獲得很大發展助力。
1、奶酪市場規模不斷增長
乳制品作為優質蛋白的重要來源,近些年在穩步發展的過程中,消費需求也開始從“喝奶”向“吃奶”轉變。奶酪作為“吃奶”的一個很好選擇,自然也迎來了較快的發展局面。
《2023年奶酪市場發展前景分析與競爭格局》中顯示,從2009年到2021年,國內奶酪市場規模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預計2022年將會達到91.77億元,相比2009年的8.23億元增長十分明顯。
2、人均消費量有待提升
國內奶酪市場規模的增長,離不開人均奶酪消費量的增加,正是由于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和嘗試奶酪,才推動了這一市場的快速發展。不過與發達國家相比,國人人均奶酪消費量仍顯不足。
數據顯示,2020年法國人均奶酪消費量最高,其中法國、德國、美國的人均奶酪消費量均達到了10kg以下,但是國內人均奶酪消費量只有0.18kg,即使是與鄰國日本人均1.8kg的消費量也有很大差距。
3、零食需求逐漸增加
隨著國內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對于休閑零食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如今休閑零食儼然已經成為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同時消費者對休閑零食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從這一角度來看,零食也是一個潛力市場,進入零食市場也有發展機會。而奶酪零食兼具零食和奶酪的優勢,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受歡迎的存在。
4、面向更多消費場景
《乳制品趨勢白皮書》顯示,奶酪成人食用和零食化趨勢顯著,除烘焙、佐餐等消費場景之外,出行場景成為了奶酪零食的主要消費場景,其中獨立包裝、小包裝等優勢助力發展。
而且在2022年,獨立包裝/即食奶酪供給側同比上年增長160%、需求側同比上年增長233%,無論是供給端還是需求端,零食化奶酪產品都表現出了較強的發展潛力。
零食化帶來差異化方向
面對不斷增長的的零食和奶酪需求,將二者組合到一起可能會成為一個新的潛力品類。尤其目前市場中奶酪零食品類還不是特別多,而零食產品又存在一定同質化問題,奶酪零食相對來說具備比較明顯的差異化賣點。
奶酪零食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健康和便攜的需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零食需求呈現出了明顯的變化,健康就是其中之一。奶酪作為乳制品品類之一,營養價值要比其他品類更高一些,具備明顯的健康優勢。另外在面對上班通勤、加班應急、休閑娛樂等場景時,奶酪零食化進一步凸顯了其便攜性特點。
在奶酪零食化的過程中,消費者對其抱有的期待可能集合了美味和健康,既有零食的情緒價值、又有奶酪的健康價值,因此品牌在發展奶酪零食時也需要格外關注這一方面。
就目前來看,現有的奶酪零食基本都是再制干酪,此前新國標尚未實施時,市場中還存在一些亂象,尤其奶酪含量可能并不高,導致產品名不副實。不過新國標要求干酪含量需大于50%,對產品品質也是一種提升。
另外發展天然奶酪也是一個趨勢,與日本的奶酪市場相似,在零食化的過程中天然奶酪是升級方向。未來再制干酪與天然奶酪形成互補之勢,將會進一步完善國內奶酪市場。
行業思考:國內零售奶酪銷售占比雖小,但奶酪棒卻是一個比較具備知名度和代表性的產品,尤以兒童奶酪棒最為突出。兒童奶酪棒的興起,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現出了奶酪零食的發展潛力。目前市場上的奶酪零食有所增加,品牌正在努力把握這一機會。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