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烘焙、新茶飲、咖啡市場的不斷發展,專業乳品逐漸在這些領域發光發熱,品牌和消費者也開始對專業乳品投入了更多的關注。就國內專業乳品市場而言,進口品牌的數量相對較多,國產品牌還處于逐漸發力中。
目前專業乳品仍是一個增量市場,國產品牌在液態奶增速放緩之際,布局專業乳品可能會帶來新的增長。不過面對進口品牌的競爭,多樣的產品選擇和專業的產品特征,可能是增加競爭力的重要方式。
進口品牌數量相對更多
所謂“專業乳品”,主要是指餐飲純牛奶、稀奶油、奶酪等專門針對餐飲渠道生產的乳制品原料,可用于烘焙、新茶飲、咖啡等領域。
就拿烘焙市場來說,此前植物乳脂的應用較為常見,像植物奶油、人造黃油經常會被應用于烘焙產品中。不過隨著當下消費者對乳脂的認知不斷增加,再疊加健康飲食的理念,乳脂開始成為主流,也推動了乳制品原料的發展。
《后疫情時代,中國烘焙市場現狀和未來趨勢分析》中顯示,超六成消費者熟知乳脂稀奶油、植物奶油、混合奶油,以及動物黃油、人造黃油、混合黃油的區別。超七成消費者關注并優先考慮購買使用乳脂的烘焙食品,乳脂的消費認知已基本完成普及。
不過就目前國內的專業乳品市場來看,進口品牌可能在其中占據著更大的優勢。一方面進口品牌數量較多、提供的產品種類也不少,另一方面進口品牌有著較大的知名度、產品使用率也比較高。
比如在淘寶上搜索“稀奶油”時,可以看到雀巢、歐德堡、安佳、愛樂薇、鐵塔等進口品牌。而在按照銷量排序時發現,歐德堡、安佳、雀巢等品牌也排在靠前的位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初奶茶從植脂末調制逐漸轉向新茶飲時,給了乳企入場的機會。彼時風靡的芝士奶蓋,就是由安佳淡奶油調配而成的,隨后安佳也成為了奈雪的茶、一點點、85°C等品牌的奶蓋供應商,2017年賣出了2億個芝士奶蓋產品、2018年則增長至了5億。
國產品牌正在發力這一市場
與進口品牌更多地占據專業乳品市場不同,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里都缺乏國產品牌的身影,直到近幾年國內乳企才逐漸嶄露頭角,并且也開始有更多的品牌布局這一市場。
首先國內的乳企巨頭蒙牛、伊利都布局了專業乳品市場,而區域乳企三元也已涉足這一市場。一方面他們在不斷推出自己的專業乳品,另一方面也在擴大專業乳品的布局。
以伊利為例,2020年11月,伊利發布了專業乳品品牌和新LOGO,并推出了東方靈感和環球甄選兩大專業乳品系列產品。隨后在2021年,伊利全面升級位于新西蘭西海岸的Westland霍基蒂卡工廠,大幅提升旗下優質草飼黃油品牌Westgold(牧恩)的產量,目標年產能4.2萬噸,而新產線已經于去年7月投產。
除了上述乳企之外,塞尚乳業可以說也成為了當下專業乳品市場中的一個突出品牌,其專注于濃縮牛奶蛋白粉、稀奶油、奶酪和特色乳制品加工,已經面向市場推出了不少產品。
比如塞尚乳業推出的厚乳品類在飲品市場掀起了一股“厚乳”風潮,尤其是在新茶飲、咖啡等領域的曝光度較高。除此之外還擁有夸克奶酪、無水奶油、夸克冰萃清乳等產品品類,為瑞幸、喜茶、太平洋咖啡等品牌供應乳制品。
可以看到,國內乳制品品牌正在不斷加碼專業乳品市場,而他們的加入,不僅能夠推動這一市場進一步發展壯大,而且或許還能為品牌帶來新的發展突破口,為國內乳企占據更大的乳制品市場提供助力。
專業乳品為何吸引國內乳企?
從國內乳企布局專業乳品來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一市場具備進入機會和發展潛力,而且目前專業乳品所適用的領域都頗有發展潛力,乳企能夠借此獲得較為可觀的利潤增長。再加上目前國產專業乳品的數量和品牌還比較少,對于品牌來說還有很多機會能夠占據優勢地位。
1、洞察消費需求、迎合消費潮流
“每天一杯奶,強壯中國人”的廣告語,讓全國各地都掀起了“喝奶熱潮”,不少消費者希望通過喝牛奶來補充營養物質以及達到健康目的。
不過隨著消費需求的變化,對于乳制品的需求也在從“喝奶”向“吃奶”轉變,除液態奶之外的其他固態乳制品迎來了發展機遇,其中奶酪可能是突出代表之一。而在固態乳制品需求增加之際,奶油、黃油等可能也會實現新的突破。
《2022乳制品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報告》
2、烘焙市場規模龐大、需求較大
《2022烘焙品類洞察報告》顯示,2016-2020年中國烘焙業年復合增速超11%,其中2021年市場規模超2800億元,預計2022年將突破3000億元大關。
烘焙無疑是一個龐大的市場,而烘焙食品的制作過程中也離不開對稀奶油、黃油等產品的使用。隨著烘焙市場規模的擴大,將會進一步帶動相關產品的銷量增長。
《2022烘焙品類洞察報告》
3、新茶飲市場含乳品類備受歡迎
就新茶飲市場來看,與當初的奶茶呈現了比較明顯的區別,以前的奶茶多以植脂末作為乳制品替代品,并不是真正的“奶”,而現在新茶飲則開始使用越來越多的乳制品。
主要是新茶飲的賣點包括“健康”,使用植脂末背離這一需求,而純牛奶以及加工奶制品更符合消費期待,也將成為新茶飲市場的重要發展動力,布局相關產品有望幫助品牌獲得新的增長。
《中國新茶飲供應鏈白皮書2022》
4、咖啡+乳帶來新的創新方向
在咖啡市場中,由于品牌數量不斷增加,競爭也變得愈發激烈,產品創新成為了品牌獲得更多吸引力的關鍵因素之一,而咖啡+乳也能帶來更多的創新產品。
比如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厚乳拿鐵、Dirty咖啡等,都是使用了厚乳作為產品創新的原料。較早推出厚乳拿鐵的瑞幸,也因此獲得了不少關注和銷量增長。
前瞻產業研究院
國產品牌存在進入優勢
對于國產品牌來說,進入專業乳品市場并非毫無優勢,而這些優勢也為他們在專業乳品市場得到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一方面,面對國內市場,國產品牌可能更容易了解中國消費者的偏好,并據此來提供更符合“中國胃”的產品。比如國內消費者普遍不太喜歡甜膩的口感,但又需要保持相應的風味,同時還要滿足當下的健康化需求。
就目前國產品牌的稀奶油產品來看,都比較看重產品原料的天然性,比如蒙牛推出了36%動物脂肪稀奶油、伊利環球甄選稀奶油奶源來自新西蘭,除此之外還會突出“乳脂香濃”“口感順滑細膩”“好吃不膩”等賣點。
另一方面,國內專業乳品市場進口品牌占據大多數可能與國內產能較低有關。以黃油為例,2020年世界黃油產量為1120.7萬噸,我國的僅為11萬噸。
在國內牛奶產量不足的情況下,自然無法支撐開發太多的專業乳制品,而是以基礎乳制品需求為主。不過從2022年乳制品進口量來看,除嬰配粉、奶油、蛋白略增外,其余均出現了下滑。反觀國內去年原奶產量預計達到了4069萬噸、同比增長7.8%,為國內品牌發展專業乳品提供了基礎。
專業乳品或是一個突破口
就國內乳企而言,目前還是以生產液態奶為主,頭豹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液態奶的市場份額達到60%。不過從2014年開始,逐漸出現了液態奶增速放緩的情況,歐睿咨詢數據顯示,2014年-2019年液態奶復合年增長率為4.2%。
面對這一問題,專業乳品可能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尤其專業乳品所適應的領域具備較大產品需求和發展潛力,或許能夠為乳企帶來新的增長。不過現在雖然已經有不少品牌布局了專業乳品市場,但是所提供的的產品數量仍然較少,還無法與進口品牌相媲美。
換句話說,國內乳企在進入專業乳品市場時所面臨的競爭依舊十分激烈,國產品牌要想在這一市場占據優勢地位,可能還離不開對消費趨勢的洞察以及產品創新的應用。
從消費趨勢來看,國內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訴求進一步增加,產品健康化潮流十分明顯,國內乳企在發展專業乳品時也需迎合這一趨勢。像伊利借助“加減”思路提供原料選擇,“加”健康食材和優質原料如中式養生食材、益生菌等,“減”不健康的元素如糖、脂肪、鈉等。
不過相比之下,國內乳企在提供更多專業乳品的選擇上還存在不足,就拿恒天然來說,在2021上半財年就開發了近120種以奶油和奶酪為主要原料的創新乳品應用投入市場。
對于國內乳企來說,目前專業乳品市場還是一個增量市場,可以容納很多競爭者,只是在與進口品牌相競爭時,可能還需要提供更多樣和專業的產品,為國產品牌更多地出現在市場中和被選擇提供機會。
行業思考:目前國內乳制品市場以液態奶為主,但隨著其增速出現放緩,國內乳企需要找到一些新的增長機會。專業乳品可能為國內乳企提供了發展方向,不過進口品牌在其中占據著一定優勢,國產品牌還需要找到突圍的方式。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