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權威指數機構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中文簡稱“明晟”,英文簡稱“MSCI”)披露了最新的ESG評級結果,憑借在ESG領域的優異表現,中國飛鶴MSCI ESG評級從BBB級躍升至A級。
眾所周知,MSCI ESG被國內外投資者廣泛應用于投資決策中。其評價體系主要由3大類和10項主題及35個關鍵指標構成,最終評級得分由各項評價指標得分加權計算,并根據公司所處行業進行調整,旨在從長期發展角度衡量企業在運營、財務相關方面的風險抵御能力。
按照MSCI ESG評級的設定,由低到高,劃分為從CCC級到AAA級的七個等級,代表一個企業ESG表現在全球同業中的水平。據不完全統計,2021-2022年期間接受MSCI ESG評級的中國企業合計共有610家(包含A股公司485家),其中超過74%的企業評級結果低于平均水平BBB級,獲得A級以上的企業只有不到60家。
數據來源:MSCI
另外,不同行業企業ESG實踐因經營邏輯存在本質區別,評級分布亦有一定差異,整體上電力設備、新能源及金融機構等較易獲得高評級。前者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主力軍較易獲得認可;金融機構則是源于行業特殊性,面臨嚴格的信息披露要求,為開展ESG評級提供了良好的評估基礎。
落腳在乳制品企業,基于牛是反芻動物,胃里的微生物在幫助消化植物飼料同時也會產生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過往ESG評級一直不高,所以此次作為乳品企業的飛鶴獲評A級評級,極為難得,也反映了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持續深耕。
值得一提的是,從統計到的數據看,MSCI ESG評級A級也是目前中國食品企業的最高評級。
在天然的“碳中和”壓力下獲得了權威機構的高度認可,得益于飛鶴在企業治理、產品安全與質量等方面的優異表現。
企業治理上,飛鶴先行實踐乳業低碳發展,首創全產業鏈“雙碳閉環”模式,打造完整的農、牧、工降碳鏈條,數據顯示,近年來,飛鶴的節能減排工作已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3.61萬噸,每年能節約天然氣近20萬方,相當于200萬人一天的用氣量,節約用電16萬度,能滿足1600萬只口罩的生產用電, 節約用水近16萬噸,相當于超過40萬人一天的用水量。
同時,飛鶴探索出全產業鏈幫扶模式,變產業鏈為共富鏈,以推動鄉村振興。據統計,中國飛鶴累創造17萬個就業崗位,拉動15萬農民增收致富,帶動黑龍江省100多萬畝耕地增值。
實現環境、社會與經濟效益的統一,是飛鶴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決策,也充分體現了飛鶴的ESG思維。
產品安全與質量上,飛鶴始終堅信“安全就是生命線”,是行業第一家實現“農牧工”各環節全程可控的企業,包括從源頭牧草種植、飼料加工、規模化奶牛飼養,到生產加工、售后服務的每個環節。2022年飛鶴專屬農場面積增至近60萬畝,10個自有牧場,奶牛、奶山羊存欄超9萬頭,做到生鮮乳核心營養指標超過歐盟標準。
拉長時間維度來看,飛鶴更是實現60年“零安全事故”,歷次國家抽檢產品合格率100%,也是2008年事件中未受影響的極少數乳企。或許正是這種這種長期的品質堅守,使其贏得了消費者信任,也贏得國際機構的認可。
可以說,飛鶴找到一條獨特而堅實、較難復刻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持續引領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著眼于未來,MSCI ESG評級A級亦使飛鶴有望吸引更多資本的關注,尤其是對ESG方面保持重視的相關投資機構、商業組織,同時基于這一評級的國際影響力,也將有助于提升飛鶴的品牌知名度和企業聲譽,這為飛鶴長期價值的提升帶來不容小覷的助力。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