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周,市場近乎瘋狂。
從藥物、抗原緊缺,到黃桃罐頭、電解質水斷供,再到生姜、檸檬、梨不斷漲價,這些瘋狂的背后是我們對病毒的恐懼以及對提高免疫力的渴望。
全民免疫時代,如何提高免疫力的討論熱度持續升溫,黃桃罐頭的爆火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黃桃罐頭不只是單純的安慰劑,它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C,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免疫防御---沒有硝煙的戰爭
免疫力與我們的免疫系統息息相關。免疫系統保護身體免受外來入侵者的侵害。這些入侵者包括細菌、病毒、真菌、毒素或異物等,免疫系統由協同工作的不同器官、細胞、蛋白質和組織組成。
免疫系統組成圖
圖片來源:Medical news today
免疫系統主要有三種類型:1)先天(非特異性)免疫系統、2)適應性(特異性)免疫系統、3)被動免疫。
先天免疫系統:由皮膚、眼角膜和排列在呼吸道、胃腸道和泌尿生殖道上的黏膜組成,這些形成了物理屏障。當有入侵者時,它第一個進行防御保護。先天免疫系統的主要工作是對抗通過皮膚或消化系統進入人體的有害物質,它主要使用免疫細胞進行戰斗,例如吞噬細胞。
適應性(特異性)免疫系統:機體出生后受抗原刺激而產生的獲得性免疫。當B淋巴細胞接觸到抗原時,會產生相應的抗體,并對該病原體存儲多年的“記憶”,當再次接觸該特異性抗原時,能更快地產生應答。當先天免疫系統無法迅速應對病原體侵襲時,適應性免疫系統就被激活,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應答相互作用,可以提供持久的免疫力。
被動免疫:一種臨時類型的免疫力,主要來自另一個人。例如,新生兒在分娩前通過胎盤和分娩后的母乳從母親那里獲得抗體。這種被動免疫保護嬰兒在其早期生命中免受某些感染。
維生素領頭,這些原料為免疫“升級”
說到如何提高免疫力,首先想到的是補充優質蛋白,比如瘦肉、牛肉、魚蝦、雞蛋和牛奶等,除此之外,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比如獼猴桃、橙子、檸檬等。
除了這些常見的食物之外,還有一些功效成分同樣也可以給免疫升級。
1、維礦類
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
礦物質:鋅、硒、鐵、鎂
維生素C作為一種抗氧化劑,可以清除活性氧(ROS),從而保護蛋白質、脂質和核苷酸等生物分子免受氧化損傷和功能障礙,可幫助支持免疫反應。它可降低促炎細胞因子(包括TNF-α)的水平并增加抗炎細胞因子(IL-10)。臨床研究表明,每天攝入1克維生素C會增加外周血單核細胞分泌IL-10。
維生素D在身體系統中發揮廣泛的作用,包括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反應,它可以通過刺激抗微生物肽(如導管素和防御素)的表達來增強先天細胞免疫。維生素D還可以促進單核細胞向巨噬細胞的分化,同時增加超氧化物的產生、吞噬作用和細菌破壞。此外,維生素D能夠通過抑制1型輔助性T(Th1)細胞功能和減少促炎細胞因子IL-2 和干擾素-γ(INF-γ)的產生來調節適應性免疫反應。
維生素E和硒都通過抗氧化途徑起作用,以增加T細胞的數量,增強促有絲分裂淋巴細胞反應,增加IL-2細胞因子分泌,增強NK細胞活性,并降低感染風險,硒和維生素E補充劑也被證明可以增加對呼吸道感染的抵抗力。
鋅是一種關鍵的微量礦物質,參與包括免疫在內的許多生物過程,并且在對病毒感染的先天和后天反應中都至關重要,鋅缺乏會顯著增加促炎細胞因子,會降低淋巴細胞數量并損害其功能。鋅的補充會增加T細胞和NK細胞的數量,并增加IL-2和可溶性IL-2受體的表達。
2、蛋白質/氨基酸
乳鐵蛋白、麥角硫因、谷胱甘肽
麥角硫因是一種主要存在于蘑菇中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非蛋白質氨基酸,研究發現,麥角硫因是一種免疫調節劑,也是Toll樣受體(TLR)刺激下的氧化還原控制器,可誘導M1巨噬細胞和炎癥中的Th17轉變。
3、脂肪酸
亞油酸、a-亞麻酸、花生四烯酸、DHA、EPA
Omega-3脂肪酸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對免疫和炎癥有良好的作用。Omega-3脂肪酸通過抑制流感病毒復制發揮抗病毒作用。
4、益生菌及相關類別
益生菌:Plasma乳酸菌、發酵乳桿菌、凝結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植物乳桿菌
益生元/后生元:低聚半乳糖、阿拉伯木聚糖、異麥芽糊精、菊粉、酵母β-葡聚糖、母乳低聚糖(HMO)、非活性酵母
作為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免疫排毒器官,腸道的健康狀態影響著機體的代謝、免疫等,并與人體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息息相關。益生菌/益生元/后生元可以通過調節腸道的健康狀態增強免疫力。比如,低聚半乳糖能穿過消化道直接到達結腸,在結腸中可以提高有益腸道細菌的產量和活性。一項由英國雷丁大學食品生物科學學院領導的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交叉研究證實,Bimuno®(一種低聚半乳糖)通過增加雙歧桿菌數量,同時減少有害菌,對腸道菌群產生積極影響,有助于減輕炎癥、提高免疫力。
5、植物/真菌類
紫錐菊、人參、蘑菇、綠茶、柑橘、姜黃、香茅草、南非醉茄、接骨木莓、羅勒、百里香、生姜、針葉櫻桃、五味子、刺梨、佛手、奇異果、靈芝、辣木、柑橘、肉桂、鐵皮石斛、白樺茸、牛油果、馬奇果、沙棘、藍莓、櫻桃、檸檬、野櫻莓、燕麥、余甘子、蒲公英、覆盆子、橄欖、紅星酵母
這些植物/真菌類都含有一定量的具有增強免疫力的活性成分,比如人參含有人參皂苷,柑橘、接骨木莓、針葉櫻桃、刺激、佛手、奇異果等富含維生素C,靈芝含有靈芝多糖、蘑菇含有麥角硫因、姜黃含有姜黃素等。
6、微藻
萊茵衣藻、小球藻、螺旋藻
微藻是大量營養素的豐富資源,不同類別的微藻衍生化合物已顯示出免疫刺激活性,例如磺基多糖、硫酸化脂質、多不飽和脂肪酸和蝦青素。這些化合物都能夠刺激巨噬細胞、T細胞或樹突狀細胞,可作為分子佐劑并能夠刺激DC成熟和特異性免疫反應。
7、其他活性成分
植物多酚、蝦青素、氨基葡萄糖、植物甾醇、輔酶Q10、蚌肉多糖、羥基酪醇、人參皂苷、類胡蘿卜素、NMN、PQQ、槲皮素
蝦青素具有極強的抗氧化性,具有抗炎和保護器官的作用。此外,蝦青素還可能起到調節免疫的作用,因為它可以保護免疫細胞,增加免疫細胞的數量,促進免疫球蛋白的產生或細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抑制免疫反應因過度反應引起的細胞因子風暴或炎癥風暴。
NMN全稱β-煙酰胺單核苷酸,是參與人體內細胞能量轉化的輔酶NAD+的前體物質。NAD+參與多種細胞反應以產生能量和維持細胞健康,包括對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可以直接抑制PARP-1,防止促炎細胞因子過度激活,增加NAD+水平,有助于穩定端粒,對免疫細胞功能產生積極影響。
拒絕“吃藥感”,免疫支持產品形態豐富
Kerry數據顯示,消費者在購買功能性食品時,65%的消費者更加注重服用是否方便,38%的消費者希望沒有“吃藥體感”。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更加希望看到膠囊、片劑之外的功能性產品。目前,市場上針對免疫支持產品,也推出了相當豐富的產品形態。這些產品將具有免疫支持功能的多種成分復配使用,發揮協同功效。
1、軟糖
2、巧克力
3、固體飲料
4、液體飲料/果汁
5、蜂蜜
6、蛋白棒
參考來源:
[1]Shakoor H, Feehan J, Al Dhaheri AS, Ali HI, Platat C, Ismail LC, Apostolopoulos V, Stojanovska L. Immune-boosting role of vitamins D, C, E, zinc, selenium and omega-3 fatty acids: Could they help against COVID-19? Maturitas. 2021 Jan;143:1-9. doi: 10.1016/j.maturitas.2020.08.003. Epub 2020 Aug 9. PMID: 33308613; PMCID: PMC7415215.
[2]Yoshida S, Shime H, Funami K, Takaki H, Matsumoto M, Kasahara M, Seya T. The Anti-Oxidant Ergothioneine Augments the Immunomodulatory Function of TLR Agonists by Direct Action on Macrophages. PLoS One. 2017 Jan 23;12(1):e0169360. doi: 10.1371/journal.pone.0169360. PMID: 28114402; PMCID: PMC5256913.
[3]Hiroaki Suzuki, Kenta Jounai, Konomi Ohshio, Toshio Fujii, Daisuke Fujiwara,Administration of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timulative lactic acid bacteria enhances antigen-specific immune responses,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Volume 503, Issue 3,2018,Pages 1315-1321,
[4]Riccio G, Lauritano C. Microalgae with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ies. Mar Drugs. 2019 Dec 18;18(1):2. doi: 10.3390/md18010002. PMID: 31861368; PMCID: PMC7024220.
[5]CST科研社區: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系統是如何“工作”的?丨免疫學速成第(二)節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