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乳企在乳制品市場中可能面臨較大競爭壓力,一方面占據的市場份額有限、另一方面行業內卷不斷加劇。面對這些問題,區域乳企需要找到有效的突圍方式。
其中低溫奶無論在渠道還是認可度都在本地市場擁有優勢,而特色產品能夠幫助品牌吸引新消費群體的目光以便開拓新的市場,精耕本土、向外拓展可能是發展趨勢。不過在這一過程中,品牌和產品優勢都需要進一步凸顯,以便幫助區域乳企更好地發展。
做好低溫奶,精耕本地市場
近些年來,在健康、新鮮、營養等需求之下,低溫鮮奶成為了備受歡迎的乳制品品類之一。低溫鮮奶市場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進入者,其中不乏一些大型乳企,實際上區域乳企更早地推出了低溫鮮奶,并且已經在區域內形成一定規模。
對于區域乳企來說,低溫鮮奶仍是其在面對競爭時的一大“利器”。一方面低溫鮮奶保質期較短,相對來說更適合在工廠周邊地區流通。另一方面區域乳企的低溫鮮奶產品經過較長時間的積累,擁有送奶入戶這一渠道壁壘。
不少區域乳企如衛崗、燕塘、長富等都有自己的送奶入戶服務,而且還在大力發展線上訂奶業務。在此基礎上,區域乳企進一步夯實了自己的低溫鮮奶業務優勢,成為了當地消費者在選擇新鮮、優質的低溫鮮奶時的首選。
值得一提的是,區域乳企除了渠道上的優勢之外,還有著較高的認可度和信賴度,不少都是當地人從小喝到大的品牌。換句話說,區域乳企如果能夠做好低溫鮮奶以及深耕本土市場,也能在競爭中贏得一定的話語權。
發展特色奶,逐步向外拓展
雖然本土市場對于區域乳企來說十分重要,但是從當下的市場情況來看,不少區域乳企顯然并不只圍繞在發展當地市場,而是開始逐步向外拓展。
主要是在大型乳企向全國進發時,會不可避免地擠壓區域乳企的市場份額,區域乳企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除了繼續在區域內發展之外,區域外可能存在一些新的機會,能夠幫助區域乳企得到新的增長。
只是在向外發展時,區域乳企需要面臨的競爭對手更多,要有突出的優勢和特色才能在市場中占據一定位置。對此,不少區域乳企開始根據地域特色發展特色乳品,以此來打動區域外的消費者。
比如像新疆奶、水牛奶等特色乳制品,除了受到當地消費者的喜愛之外,從其在社交平臺的火熱程度來看,幾乎可以說是在全國各地掀起了熱潮。以小眾、特色等賣點來吸引消費目光,也與市場上常見的牛奶形成了一定的區別。
實際上,區域乳企推出的特色乳品還有不少,像蘭格格主打的“草原酸奶”、天潤乳業推出的“了”系列酸奶、青海雪峰推出的牦牛奶等,基本都是立足地域特色來打造差異化乳品,幫助區域乳企建立產品競爭力。
尋找上市機會,優化產業鏈
區域乳企在向外拓展時,不僅要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而且還存在發展限制,其中奶源、產能不足可能是主要問題。如果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區域乳企在走出去時,可能無法更好地布局低溫賽道以及發展其他乳制品品類。
另外區域乳企在走出地方之后,原本的品牌知名度也會有所削弱,畢竟在面對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時,還是大型乳企更有優勢。從這些方面來看,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競爭力也是向外發展的關鍵。
對此上市可能成為了不少區域乳企尋求突破的方式,一方面能夠得到較為雄厚的資金支持,來幫助區域乳企進一步建設和優化產業鏈。另一方面借助上市也能提升品牌認知,同時為消費者增加一些信心。
從目前一些準備上市的區域乳企招股說明書來看,募資用途大部分集中在奶源建設和產能擴充上,比如認養一頭牛計劃募資18.5億元,超過50%的資金用于海勃日戈智慧牧場建設項目。
對于處于發展緩慢、規模較小的區域乳企來說,上市可能是尋求進一步發展的較快方式,但是也對企業的經營能力、抗風險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區域乳企面臨較多挑戰
隨著大型乳企渠道下沉、進口乳品數量不斷,都為區域乳企帶來了很大壓力。面對當下的乳制品市場,區域乳企也面臨著較多的挑戰,需要不斷尋找新的突破方向。
1、乳制品市場集中度較高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乳制品企業有589家,2021年規模以上乳企收入中伊利、蒙牛合計占據了43%的市場份額,頭部乳企的收入占比進一步提升。
而且國聯證券的報告顯示,2021年乳制品CR5為57.7%,這一數字說明國內乳制品市場集中度較高,其中大型乳企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區域乳企所能擁有的市場份額較小。
國聯證券《2022年乳制品行業發展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2、大中乳企渠道不斷下沉
從消費渠道來看,乳制品在線上線下均有布局。一方面通過經銷的方式,在超市、零售店等線下渠道進行銷售。另一方面發展線上渠道以配合線下渠道進行銷售。
對于大型乳企來說,線上線下的布局都比較完善,尤其是一些生鮮電商平臺的布局,逐漸幫助大型乳企走向了全國各地,基本上不存在區域限制,這會對區域乳企的本土市場產生較大影響。
華經產業研究院
3、進口乳制品同樣帶來壓力
國聯證券數據顯示,2020年前11月,我國液奶產量為2356.8萬噸,同期液奶銷量為2449.23萬噸,供給缺口為95.12萬噸。我國原奶供應長期存在缺口,如今乳制品需求又在不斷增加。
在國內乳制品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從國外進口乳制品也是必須的。在此情況下,進口乳制品同樣會與國產乳制品產生競爭,規模較小、知名度較小的區域乳企可能會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
國聯證券《2022年乳制品行業發展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4、區域乳企生存環境被擠壓
對于區域乳企來說,不僅有蒙牛、伊利這樣的大型乳企,他們在全國范圍內都有所布局。還有簡愛、樂純等新興乳企,他們獲得了較大的認可,不斷瓜分著國內的乳制品市場份額。
換句話說,區域乳企的生存環境被進一步擠壓,要維持現狀不容易,要走出去同樣不簡單。面對如今的乳制品市場,區域乳企需要找到突圍的辦法。
華經產業研究院
進一步建立產品優勢和品牌優勢
區域乳企在市場份額不斷被擠壓時,走出去可能是一個共識,但是在此之前也需要具備產品基礎。畢竟走出本地這個“舒適區”,面對的產品、品牌更多,市場競爭也會更加激烈,如果沒有自己的優勢產品可能很難與之競爭。
另外在進入新的市場之后,區域乳企也應該與消費者建立認同感,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和選擇,此時產品、營銷可能是打動、說服消費者的一個重要方式。
一方面產品創新為區域乳企成功破圈帶來了更多的可能,再加上區域特色也容易建立起明確的產品認知。另一方面借助營銷加強與新消費群體之間的溝通,有利于傳遞品牌價值和品牌形象。
總的來說,區域乳企在當下的乳制品市場中,不僅需要做好本土市場,可能還需要有效地拓展新的市場,在此過程中產品和品牌是關鍵。通過打造優勢產品和建立品牌優勢,能夠幫助區域乳企更好地發展。
行業思考:隨著大型乳企渠道下沉、新興乳制品品牌不斷出現以及乳制品進口數量不斷,可能都對區域乳企的生存帶來了很大影響。面對競爭激烈的乳制品市場,區域乳企需要找到有效的應對措施,才能從中突圍,其中創新產品和凸顯品牌可能會起到重要作用。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