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行業向來不缺少“新秀產品”,如具備各種概念的低溫鮮奶,這些“新秀產品”可能紅極一時,卻始終無法撼動常溫奶的“王者”地位。
2000年前后,中國引入超高溫瞬時滅菌(UHT)技術及利樂無菌包裝技術,常溫奶保質期大幅延長,市場運輸覆蓋面積擴大,“UHT滅菌奶”即常溫奶產量大幅增長。
以常溫奶為核心的伊利、蒙牛通過龐大的經銷渠道,形成了覆蓋全國的銷售網絡,收入水平和市場占有率均處于領先地位。
有數據顯示,目前常溫奶市占率高度集中,伊利與蒙牛占據六成左右的市場份額。
隨著消費升級,產品逐漸向高端化靠攏,蒙牛、伊利也不拘泥于母品牌的純牛奶,紛紛推出高端線品牌,
2005年,蒙牛推出常溫奶高端品牌特侖蘇,以一句“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一炮走紅。2006年,伊利為追趕蒙牛高端化的步伐,推出金典對標特侖蘇。
時至今日,特侖蘇、金典已經分別成為蒙牛、伊利的支柱型品類。
2021年蒙牛液態奶業務收入765億元,同比增長12.9%。其中,蒙牛特侖蘇貢獻近一半的收入。有媒體報道,蒙牛CEO盧敏放稱,特侖蘇在2021年銷售收入突破300億元,同比增長33%。
同期,伊利液體乳營收849.11億元,同比增長11.54%。其中,“金典純牛奶”系列產品年銷售規模超過200億級。
伊利液體乳體量高于蒙牛,但是從常溫奶高端線來看,伊利旗下金典與蒙牛特侖蘇有近百億的差距。
西南證券亦表示,以特侖蘇、金典為代表的高端品牌不斷擠壓中低端品牌的份額,實現快速成長,均已成為百億大單品。2011年至2021年,特侖蘇、金典品牌的飲用奶市占率分別由2.6%、1%提升至9.5%、8.5%。
從研報數據來看,特侖蘇、金典的市占率均有上升,但是金典市占率略低于特侖蘇。
伊利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液態奶業務一直是業務發展很重要的一個支柱。伊利也會不斷夯實液態奶的競爭優勢,保持持續發展。關于常溫白奶,伊利的‘金典’、‘臻濃’和基礎白奶,健康屬性是非常強的,未來伊利還會在這方面進一步強化,讓這個品類能夠更好、更快速地發展。”
目前,無論是蒙牛特侖蘇,還是伊利金典,都在加大馬力對產品進行創新,包裝進行升級,試圖引領常溫奶發展趨勢,抑或是迎合消費者需求。
在巨頭互相PK的同時,一些新興品牌以及部分區域乳制品企業也在試圖搶奪常溫奶市場。
如正在謀劃IPO的網紅品牌認養一頭牛核心產品便是常溫奶;位于廣西的皇氏集團則試圖通過水牛奶走差異化之路。
但是在已經水深火熱的常溫奶市場,中小品牌又能否殺出一條血路?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