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經濟”時代,人們對于美的追求越來越強烈,各式各樣的化妝品層出不窮,一躍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但不可避免地,這些化妝品也會加重皮膚的負擔。有關數據顯示,在我國每年有90%的女性會受到肌膚問題的困擾。為了緩解肌膚壓力,追求健康美容,“純天然化妝品”應運而生。據Ecovia數據,天然和有機護膚品是銷售更強勁的驅動力,預計到2027年天然有機化妝品將達到5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14億元)。目前搜索電商平臺,宣稱天然有機的化妝品層出不窮,這些產品無一例外,都以純天然、有機、0添加、無刺激”為宣傳賣點。在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背后,虛假宣傳、混淆概念等問題也逐漸顯露。
天然有機并非“絕對安全”
日前,中國食品藥品網發布了一篇名為《警惕“天然、有機”化妝品陷阱》的科普文。文章明確指出天然、有機并不代表著絕對安全,并對消費者自制化妝品的行為予以勸阻——看似天然安全,實則暗藏隱患。
據悉,天然和有機各不相同,天然成分即護膚品中使用的天然/有機原料。目前,市場上對純天然化妝品沒有準確的定義。在法規層面,我國的化妝品分類中并沒有“純天然化妝品”這個概念,而且根據《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化妝品不能宣稱諸如“純天然”這樣絕對化的概念。如果化妝品中添加了取自植物的成分也不一定就是純天然化妝品,因為可能在萃取和制作原料的過程中經過了化學成分的修飾。
另外,有機化妝品中所用的植物原料必須是在不受任何有毒物質、轉基因成分、重金屬污染的環境下,不用化學肥料、農藥、殺蟲劑、抗生素以及生長調節劑等種植出來的植物,而且在后續加工中也要完全使用綠色的工序。相較于普通的化妝品,有機化妝品保存時間較短,更容易變質失活,對儲存方式也有一定的要求,而且配方工藝更加復雜。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有機化妝品是需要經權威機構認證的,每一個有機化妝品的瓶身或者容器外,都印有“有機標簽”,只有權威“有機標簽” 才是真正的有機化妝品,但是我國2012年中國取消了化妝品有機認證,2015年《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則將“有機”、“天然”、“無添加”等詞語列入化妝品標簽標示禁用語。目前,我國《有機產品認證目錄》中只有食品、酒類、纖維和服裝。
據了解,市場上很多化妝品宣稱的天然成分大多是植物提取物,其成分復雜,一般包含多種化學成分,其中很多化學成分并未得到明確鑒別,其安全性也未經過深入有效的毒理學研究,而且這些未知的化學成分還可能是潛在的過敏原。對于某些易過敏人群,由于植物提取物的組分構成更加復雜,反而可能更容易引起皮膚敏感。
由此可以看出,天然化妝品并非真正的天然,而有機化妝品也不代表純有機成分。天然、有機化妝品也并不代表著絕對安全,還是應該根據自己的膚質來選擇合適的化妝品。
市場火爆 亂象叢生
根據京東國際數據顯示,2022年5月京東國際上關于“純凈護膚”“微生態護膚”的相關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速達135%。其中,主打自然、有機、不致敏成分的精華、潔面、爽膚水、防曬等產品更受消費者關注。崇尚自然、有機、“要高效也要可持續”的護膚理念備受消費者追捧。
此外,美國波士頓咨詢集團(簡稱“BCG”)于2020年發布的《天然產品增長報告》中顯示在過去5年中,天然產品比傳統產品的銷量增速更快,且預計未來增速將繼續超越傳統產品。
近日,Grand View研究公司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5年全球天然化妝品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80.4億美元。
近年來,天然化妝品的銷售額正在急劇增加,不少主打天然護膚概念的化妝品品牌受到消費者的關注。然而市場的繁華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一系列亂象,因為主打溫和不刺激的化妝品備受Z世代受眾喜愛,很多商家打著“純天然”“有機”“無添加”的廣告售賣不合格化妝品,對于消費者權益造成了嚴重侵害。
此外,新規下對于絕對宣傳用語的規范,讓很多品牌標榜的“天然和有機” 游走在虛假宣傳邊緣。以“天然有機”為廣告標識的化妝品屢見不鮮,基本都以“天然、有機、不添加、無刺激”為賣點,這無疑也給消費者帶來誤導。
某位化妝品研發人士表示,“無論是哪種化妝品都含有一定的化學成分,不可能達到真正的‘天然’”,閱讀化妝品成分表就不難發現所謂的“天然” 化妝品,往往只是產品中添加了一些所謂植物萃取成分。而在小紅書、抖音、知乎等平臺,關于天然有機化妝品也不乏吐槽聲,不少博主表示,所謂的純天然護膚品只是商家打出的偽概念,由此吸引消費者眼球。
標準建設 急需統一
根據資料顯示,國外對于“天然”“有機”此類化妝品已有了明確的規定限制,如法國Ecocert認證算是有機產品認證體系中對產品的成分要求比較高的,必須達到95%以上的有機,少于5%的人工添加物。
NaTrue天然有機化妝品認證機構由歐洲的天然有機化妝品制造商集體創建,是目前世界上被廣泛使用的更中立的、也是標準更為嚴格的天然有機化妝品認證機構;USDA有機認證是應用于化妝品類別且由美國政府頒發的有機認證。要取得USDA標志,產品必須含有95%以上有機成分,等等諸如此類。
但是我國有機化妝品還沒有建立相關的法規標準,對有機化妝品的監管目前尚為空白。在法規層面,我國的化妝品分類中也沒有“純天然化妝品”概念,且“純天然”也不符合《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國內品牌宣稱的“有機、天然”是沒有依據標準的。
隨著主打“有機、天然、健康”等產品的推陳出新,消費者對這些新興概念追捧也也越來越明顯。隨之而來的是行業對于標準體系的建設,需加快腳步、科學研究、理性對待。
需求市場不斷擴大、商家的吹捧使得純天然、有機化妝品市場異?;鸨?,某位研發人員表示:“在強監管的外力引導之下,概念添加、虛假宣傳將會消失,真正的天然有機化妝品才會贏得認同”。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