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不斷進步下,人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意識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消費者對于兒童零輔食的訴求和認知也更加的營養化和細分化。加上在各大資本的主推住下,兒童零輔食行業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是零輔食市場的融資熱潮會持續嗎?兒童零輔食企業的出路在哪?
兒童零輔食市場的融資熱潮會持續嗎?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我國嬰幼兒輔食市場的規模在4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3%,預計在2025年可能會超過700億元。根據調查發現,有91.6%的家長會給自己的孩子選擇看似專業的“嬰幼兒零輔食”。
因此,在兒童零輔食市場高速助推之下,涌現出了越來越多的零輔食品牌,目前母嬰市場上的嬰幼兒零輔食品牌已經超過了500個。可見兒童零輔食市場的發展離不開資本的支持,眾多的零輔食企業贏得了不少的紅利。
但是兒童零輔食市場的融資不會一直持續,等到融資熱潮退散后,兒童零輔食市場上很多品牌可能會消失,對于大量的產能會進行合理的整合。
亟需一個完善的監管體系執行標準
2018年12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一則《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監管的規定》中,明確提出了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嬰幼兒谷類輔食監管力度和抽檢工作,依法處置不合格食品和生產經營者,嚴懲違法違規操作。
同時,也進一步的完善了嬰幼兒輔食的監管體系,保障了嬰幼兒食品的安全。同期,在2020年監管部門又發布了一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征求意見稿)》,雖然這一規定沒有明確要求強制性執行,但是也為輔食企業和生產商提供了更加優質的執行標準。
可見,監管體系的執行標準是可以為兒童零輔食提供更加優質安全的保障的。當然,就目前的零輔食市場發展現狀而言,零輔食行業亟需一個強制性、高標準的國家標準的落地實施,加強嬰幼兒食品的品質監管。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