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輔零食市場整體來看,目前還處于初步發展時期,市場集中度較低,部分品牌所占市場份額均不高,出于建設工廠所需資金、成本、產能利用率等多層面考慮,大多數品牌都選擇代工廠進行生產,可以節約不少成本。
代工廠也為整個輔零食市場的迅速擴展做出不少貢獻,但代工是一把雙刃劍,因為許多工廠都有專門的OEM、代加工業務,通常會與多家企業進行合作,所以行業內同質化問題比較凸出。另外,眾品牌將產品生產交由他人手中,在品質把控方面可能不夠全面及時,導致近些年輔零食產品安全問題頻出。
01
不同品牌可能出自同一代工廠
據《母嬰時代》查看發現,窩小芽、零加滿滿兩個品牌同屬于大連天鵬食品有限公司這家工廠生產;七柚園、芽芽樂兩個品牌同屬于承德有益康食品有限公司,且以上產品均為果蔬咖喱。
據“芝仕坊”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文章顯示,山東君君乳酪有限公司累計為全國超過60多個品牌提供奶酪代工業務,代工的奶酪棒品牌有20多個。比如妙飛、奶酪博士、熊貓、思克奇、恩澤寶、安仕頓、芝仕坊、認養一頭牛棒棒噠等奶酪棒企業都與君君乳酪有所合作。
除此之外,一個品牌的產品也可能出自不同代工廠,比如秋田滿滿日式果蔬咖喱是由濰坊匠造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蛋酥卷是由東莞市永恒食品有限公司生產,意大利肉醬是由山東元瑞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特級有機醬油山東玉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其實,不管是多個品牌產品出自一家代工廠,還是一個品牌產品出自多家代工廠,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輔零食市場的同質化,另外,輔零食品牌布局品類廣泛,會同時與多家代工廠保持合作,這也要求企業對每一個合作方都要驗證相關資質,嚴把質量關。
02
代工也有優勢
為何輔零食企業大多都會選擇進行代加工?即使建設工廠的企業也會有部分產品選擇代工?
一方面,代加工的成本相對會低,建設工廠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選擇代工生產,只需交付代工費,大部分代工廠都可以做從品牌、產品研發、包裝設計等包含產品前期設計到生產的一條龍服務,輔零食品牌方只需銷售即可。
另一方面,建設工廠的周期長回報較慢,可能幾年甚至更久才能看到回報,特別是對于一些踏著紅利而來的品牌,切入賽道后根本沒多少時間去建設上游工廠,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品牌建設和營銷方面。
此外,也有些品牌布局品類較窄、銷量較小,即使撇除建設工廠的資金投入,也可能會出現大量產能空缺現象,“性價比”并不高;并且還有部分品牌在建設完工廠后,部分產品還是會選擇代工生產。
不可否認,代工廠為輔零食市場發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因為輔零食市場入局門檻較低,所以不管是休閑零食企業、乳企、資本都陸續涌入,代工廠為其解決了生產甚至研發技術問題。
03
承擔風險較大
輔零食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代工的助力,雖然代工對于企業來說優勢較大,但也承擔著一定風險,比如難以把控產品品質安全,輔零食企業不同品類大多是委任不同代工廠,企業對于產品的把控并不完善。
近幾年,輔零食產品安全問題頻出,據不完全統計,米粉2015.10-2020.10共抽檢出214批次不合格。
2020年山東德州(禹城)市的市場監管局發布的行政處罰書顯示,君君乳酪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違反了《食品安全法》法則,監管局對其實行了沒收違法所得金額,并罰款5萬元。
2021年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食品安全抽樣檢驗不合格結構通知書顯示,山東君君乳酪有限公司生產的名為“鮮酪棒兒童成長奶酪棒(草莓味)”的產品,其產品菌落總數項目不符合國家對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再制干酪》的要求。
而安全是食品市場發展的基礎,也是消費者極為重視的因素之一。據《中國食品消費及創新趨勢白皮書(嬰幼兒部分)》顯示,關于影響嬰幼兒輔食品牌(負面)的大因素,消費者認為主要與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有關的占83.0%。安全問題頻出是在消耗消費者對輔零食品牌的信任,嚴重時可能會影響到品牌生存。
哆貓貓品牌部負責人告訴《母嬰時代》,代加工需要品牌有一套完整、高效的系統,否則缺乏嚴格的監管和篩查的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各種質量問題。此外,各個加工廠之間的合作銜接也很重要,如果沒有品牌方緊密的溝通和調度的話,在效率上也不好把控。另外,在研發能力上,代工廠之間的水平參差不齊,需要品牌方有自己的智慧和一定的研發能力或者是市場洞察力。
04
建廠只是開始
對于輔零食品牌來說,隨著發展逐漸穩定,建設、擴建自己的工廠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比如2017年,嬰尚在寧鄉市經開區投資建立占地2萬㎡的現代化輔食工廠,擁有國內先進的10萬級GMP無菌凈化生產車間、多條自動化輔食生產設備以及獨立的產品研發中心,集科研、開發、生產于一體。
但其實,建設工廠只是步,獲得輔食生產許可證后工廠才有生產輔食產品的資格。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數據顯示,截至2020 年底,全國嬰幼兒輔食獲證企業數量為127 家。其中嬰幼兒米粉生產企業63 家,是生產企業數量多的品種,嬰幼兒餅干或其他嬰幼兒谷物輔食生產企業17 家,嬰幼兒生制類谷物輔食(嬰幼兒面條類)生產企業11 家,嬰幼兒罐裝輔食生產企業5 家,輔食營養補充品生產企業59 家。
2018 年 6 月 30 日,《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正式實施,規定未取得嬰幼兒輔食類別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不得生產嬰幼兒輔食。該《細則》實施以后,市場上大量工廠被淘汰,因此代工廠市場地位較高,而擁有自身加工廠的輔零食企業也增加一個賣點。
據了解,嬰幼兒輔食生產企業大多為中小型企業,隨著嬰幼兒輔食的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和生產許可審查細則等一系列政策法規和標準的發布實施,生產準入門檻有一定提升,行業也呈現優勝劣汰的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升了輔零食產品的品質提升。
05
建設工廠能否成趨勢?
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 年全球嬰幼兒輔食市場規模為 225.7 億美元,同比增長 8.35%。未來幾年,全球嬰幼兒輔食市場仍有較大提升的市場空間,估計 2020 年全球嬰幼兒輔食市場規模達到263.9億美元。
輔零食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并且隨著新生代父母優生優育、科學喂養觀念的逐步提升,未來輔零食市場還具有較大發展空間。部分想要持續、長久發展的輔零食企業強化上游供應鏈是打造自身競爭力的重要一環,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對產品品質安全的把控,畢竟產品合規是發展基礎,只有打好基礎,才能有以后的發展。
上述哆貓貓品牌部負責人表示,代加工在嬰童零食里是比較普遍的,這也是傳統和新興品牌的區別之一。而未來自建廠的話現在還不好說,因為自建廠的投入很大,需要品牌有一定的沉淀,個人希望會有,理論上也應該要有。
認知&淺評:輔零食建設工廠雖不是必要,但如果有工廠有利于品牌后期的發展,在品牌起步時期沒有成本和精力建設成本,等發展擴大后,建設工廠可以進一步將產品安全把控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產品研發上市也會更靈活。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