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公告將雅士利國際推上了風口浪尖,國內外媒體紛紛予以關注,但由于后續公告仍未發出來,外界只能自行揣測。
3月14日,雅士利國際發布公告,該公司股份于2022年3月14日上午10時33分起短暫停止買賣,以待公司根據香港收購及合并守則刊發內容可能構成內幕消息的公告。
值得關注的是,在停牌之前,不知何故,雅士利國際的股價一度暴漲106%,終在停牌的時候,漲幅在97.83%左右。
俗話說的好:“無風不起浪”,在停牌之前,雅士利國際的股價突然暴漲,這在交易量本就不大的聯交所中,著實十分罕見。
從各方匯總的消息來看,可能是雅士利國際的大股東即蒙牛打算將雅士利國際進行私有化,并從聯交所退市。
對此,蒙牛方面對媒體進行了回復,雅士利國際和蒙牛相互獨立運營,目前不了解具體情況,一切以公告為準。
然而,3月15日早上7:13,雅士利國際發布消息,2022年3月30日公布全年業績/末期股息,并未有其他公告。
“蒙牛的低溫奶、常溫奶、奶酪、冷飲等業務表現突出,但奶粉業務一直瘸腿,和競爭對手比起來,確實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一位知情人士告訴《五谷財經》,雅士利國際多次更換負責人,但由于多種因素的掣肘,雅士利國際仍需上下而求索,“盧敏放對于蒙牛系奶粉業務寄予厚望,可能要對整個蒙牛系的奶粉業務進行重整,而雅士利國際則是其中關鍵一環。”
早在2020年8月,蒙牛總裁盧敏放就公開表示,“過去蒙牛在奶粉業務上吃了一些虧,近年來蒙牛的奶粉業務進行了戰略重組,包括收購貝拉米、重組雅士利,并提出在三年內要將奶粉業務做到業內前三。”
資料顯示,雅士利國際的產品分為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健康營養品兩大品類,牛奶粉、有機奶粉、羊奶粉全面覆蓋超高端、高端、中端等多層級市場。其中,雅士利國際旗下奶粉品牌包含雅士利、多美滋、瑞哺恩、朵拉小羊、合作品牌Arla、蒙牛、特康力等。
截至2021年6月底,雅士利國際及其合作伙伴Arla共有18個系列54個產品獲批嬰幼兒配方奶粉注冊。為持續提升和鞏固差異化產品優勢,雅士利國際持續推進已上市的嬰幼兒配方產品升級方案,創新開發嬰幼兒乳粉,及推進全線產品的包裝煥新升級,以吸引更多的消費人群,提升產品的消費層次。
1月18日晚間,雅士利國際發布公告,預期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溢利(不包括關于多美滋品牌的一次性減值撥備)將較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溢利取得10%至20%的增幅。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雅士利集團不斷拼搏進取,砥礪前行,將動能化為勢能,利用專業的科研團隊,不斷深入探索奶粉配方研究,未來發展空間依然巨大。
1月18日,國際權威認證機構SGS代表在廣州,向雅士利國際授予了嬰幼兒配方食品歐盟標準產品認證證書、SQF(安全質量食品)產品認證證書、FSSC22000食品安全體系認證證書;1月19日,國際權威認證機構Intertek代表也向雅士利國際授予FSSC22000食品安全體系認證證書。雅士利國際因此成為國內家獲得歐盟產品認證的嬰配企業。SGS相關負責人表示,同時獲得三項國際認證,說明雅士利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生產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無論是嬰幼兒配方奶粉注冊數量,還是產品品質,雅士利國際在行業里都堪稱“數一數二”的企業,因此,蒙牛想要做大做強奶粉業務,根本繞不開雅士利國際。
如今,各大奶粉企業在產品質量、品牌和價格等方面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以爭取在有限市場規模中占據更多份額;同時,劣質和落后品牌逐步被淘汰,而新進入者介入難度不斷提升。
同時,嬰幼兒配方奶粉從外資品牌主導轉向中國品牌主導的趨勢已初見端倪,國產奶粉在2021年迎來了新的品牌建設和收獲市場的大好機會。
“蒙牛現在擁有雅士利國際、貝拉米兩大奶粉平臺,還不排除將美素佳兒收入囊中的可能,所以亟待進行業務整合,從而發揮出1+1>2的效果”,上述知情人士告訴《五谷財經》,當年飛鶴私有化,并從美國退市之后,經過幾年“韜光養晦”,從而成為了奶粉一哥,并再次撬開資本市場的大門;圣元私有化之后,在這幾年的時間里,也在深耕細作,業務得到了恢復,未來幾年還會謀求二次上市,“雅士利國際退市之后,可以不再受到資本等外部因素的干擾,能夠放開手腳大干一場,日后還可以再回資本市場。”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