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米餅、水果溶豆、寶寶蝴蝶面、奶香小饅頭……對于90后、95后寶媽來說,這些食品名稱并不陌生,當下,年輕一代媽媽群體更加注重嬰幼兒精細化養育,各類嬰幼兒輔食正逐步成為育兒家庭的剛需。
權威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嬰幼兒輔食市場規模已超過4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3%。預計未來我國嬰幼兒輔食市場規模將保持每年1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700億元。
嬰童輔食種類多,銷量高
嬰幼輔食,是除母乳之外的輔助食品,均衡營養,對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十分重要,特別是在0歲階段的營養給予。在電商平臺,輸入“嬰童輔食”關鍵字,可以看到果汁、菜汁等液體的食物,果泥、菜泥等半固體食物,也有需要二次加工的食物如面條、饅頭等,產品多主打、低鹽低鈉、易煮易吞咽等特點,月銷量從幾千到幾萬不等,在其中一款產品評論區,有消費者表示產品獨立包裝,十分方便,一次煮一包剛剛好。
電商平臺嬰童輔食種類多、銷量高
當下,年輕一代父母對寶寶輔食類產品接受度處于快速提高的階段。根據《2020 Q1中國嬰幼兒輔食行業運行監測報告》顯示,在育兒觀念轉變等因素的驅動下,近年來嬰幼兒輔食行業年均增長率超過18%。從消費情況來看,22.7%的受訪網民自制嬰幼兒輔食,卻抱怨耗時耗力,而47.8%的受訪網民選擇購買成品輔食。總體來說,78.2%的受訪網民對嬰幼兒輔食產品表示滿意,也意味著新一代父母對嬰幼兒輔食類產品接受度越來越高。主打優選食材、劑等概念的嬰童輔食,正贏得不少寶媽的青睞。
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700億元
在嬰童食品類目中,寶寶零食是當前新銳品牌聚集的細分賽道,從銷售額的高增速中顯現出強勢增長潛力,持續吸引新老品牌入局分羹,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700億元。
2020年下半年起,休閑零食品牌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不約而同地向嬰童零輔食賽道發力。旺旺食品也帶著一款專為6個月以上嬰幼兒精心打造的貝比瑪瑪嬰幼兒輔食米餅入局。
2021年12月6日,秋田滿滿與窩小芽再次官宣融資,在它們之前,剛獲得融資的還有蔬格樂、哆貓貓、漁可愛、滿分牛牛……
“秋田滿滿團隊多數人都已為人父母,她們對于寶寶在飲食層面的需求更加了解和熟悉。”嬰童營養全餐品牌秋田滿滿創始人易欽浪說,輔食的作用是讓寶寶的消化系統習慣日常的飲食,這是長生命周期、高復購率的剛需品類。孩子是特殊的消費者,企業需要用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為孩子的口糧與營養堅守品質。
為能全方位滿足中國寶寶的營養攝入需求,秋田滿滿提出了“全餐”的概念,進一步擴充適合中國寶寶飲食習慣的食品品類。全餐包括“正餐+加餐”,“正餐”包含主輔食米、面點、生鮮和調味料,“加餐”則指代零食。
當90后、95后逐漸成為育兒“主力軍”,正逐步推動母嬰產業“洗牌”,也在催化千億嬰童零輔食賽道迅速崛起。
“我們看到了消費升級后的嬰童食品需求增速較快,是一個增量市場,也看到了未來5-10年,將會出現大量的中國消費品品牌。既然市場需求有待滿足,嬰童食品缺乏創新,那我們作為年輕企業,就應該努力做些突破。”窩小芽聯合創始人Sally表示,我們將充分研究用戶需求,專注嬰童新正餐產品研發創新,努力走在行業的前沿。
食品安全問題備受關注
嬰童食品安全無小事,由于嬰童食品消費群體的特殊性,年輕一代父母對寶寶輔食類產品的需求增長,家長們對產品品質及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來高,注定嬰童食品企業在質量把控和食品安全方面的要求將高于普通食品。如何保證嬰童輔食的營養?食品安全問題是否有保障?成為消費者所關心的問題。
秋田滿滿
秋田滿滿委托專業機構對供應商進行全方位審核,對供應商按照產品風險等級進行不同的監控頻率,此外秋田滿滿很多代加工廠都建立了5S或6S管理標準,所謂6S就是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制定好管理標準后,并對工廠進行定時和不定時檢查。
建立異物監測環節及食品可追溯系統,確保從原料入廠檢驗到生產、貯存、運輸等整個供應鏈都嚴格控制,并在包裝上設計了食品可追溯二維碼,掃描該二維碼即可查閱到產品型式檢驗報告,2022年食品可追溯二維碼即將升級為2.0版本,不僅可以追溯到產品批次信息亦可追溯到原料批次信息。
秋田滿滿倡導嬰童輔食行業提升送檢頻次,除了工廠的每批次產品檢測外,公司還聘請第三方檢測機構SGS和華測進行高頻次的檢測,使得食品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此外,即將建立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BRC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并推動供應商建立BRC或者QSF認證,讓整個供應鏈環節對食品安全都進行系統性的管理,確保嬰童舌尖上的安全,細心呵護兒童健康成長。秋田滿滿目前所有產品平均每15天做一次品質檢測,相當于每個產品1年檢測次數達20次。
窩小芽
一方面,建立極其嚴格的供應商篩選及合作標準。窩小芽選擇行業TOP的工廠,確保資質和管理更加完善。除了工廠自行標準化質量管理手段,如標準的5S或6S管理標準以及批次檢測,窩小芽的OEM質量管理工程師也一直執行高頻飛行檢查,幫助工廠做好品控風險排查。
另一方面,嬰童食品屬于輕加工,食材源頭把控是關鍵,如果工廠滿足不了品牌對原料的要求,部分原料品牌會親自采購。如窩小芽一周米中的所有食材,是從各地篩選出的優質食材進行搭配,盡管食材來源于10家供應商,管理難度大,但一直堅持到現在。
成長潛力巨大,同質化現象如何破解?
《中國統計年鑒2021》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0~3歲嬰幼兒約6000 萬,新生兒超1200萬,目前我國嬰幼兒食品相關企業超270萬家,2020年新增注冊企業增速達9.43%。嬰幼兒零輔食市場擁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未來行業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隨著三胎生育政策放開,國民倡導科學孕育、健康育養,年輕一代的父母擁有更加開放、多元化的消費觀念,同時也在尋求更為便捷、安全的現代科學喂養方式,自然不滿足于“吃飽”,更要寶寶吃得健康營養。
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建曾表示,目前,我國嬰童新正餐產業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往往某款食品成為網紅產品,市場上很快會出現大量仿造和類似產品,導致同質化產品充斥市場。嬰童食品企業應積極創新,大力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配方食品,依靠獨具特色的差異化產品贏得消費者的信賴,亟待建立以國家標準為核心的標準體系。
為打造嬰童營養全餐,為中國新生代寶媽提供一站式科學喂養方案。秋田滿滿以主輔食為中心,推出面點、生鮮、調味料和零食,全年齡段嬰幼兒童喂養體系正逐步構建起來。秋田滿滿產品研發的出發點是為消費者提供靈活、安全、有機健康的中式輔食材料,擴充適合中國寶寶飲食習慣的輔食品類,豐富輔食食用場景。并且會進一步加大對產品的研發投入和品控要求,保障消費者權益,關注高標準建立,高行業共建,高品質食材,高科學營養,高產品體驗,把營養品質的產品帶給孩子們。
據窩小芽聯合創始人Sally介紹,面對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窩小芽團隊內部專門設置用戶洞察小組,持續做日常的用戶訪談,通過與用戶開放性的溝通內容,洞察到細微的需求變化。專業層面,窩小芽已搭建自己的科研中心與專家團隊,通過營養專家、兒科醫生、疾控專家等,全方位為嬰童食品研發進行專業評審,努力做到食安、創新兩不誤。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目前嬰童食品賽道比較火爆,它受到資本端的加持,也受到產業端的加碼,主要是源于國內細分賽道的出現,消費端開始不斷倒逼產業端。不過,目前整個中國的嬰童食品還沒有形成規范化、專業化、品牌化以及規模化的這樣的一個格局,資本可以讓整個行業得到高速的發展,但是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急需一個國標的出臺。
延伸閱讀
寶寶應該如何添加輔食?
孩子添加輔食應該在4-6個月的時候,建議是在6個月以后,6個月之前孩子的腸胃功能還不完善,具體要根據孩子的生長發育需求決定。
先從低敏、淡口味的食物開始嘗試。輔食添加要做到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細到粗,從軟到硬,由淡到濃,從液體到固體的原則,循序漸進,逐步增加,讓寶寶適應了一種后再添加另外一種。
注意觀察,適時改進。媽媽要隨時觀察寶寶的口味變化和大小便,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改變。添加輔食一般選擇上午兩餐奶之間,如果寶寶出現不舒服下午可以看醫生。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