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輔食作為“剛需”,產品數量和品類不斷增加,但是市場上卻常出現虛假宣傳的情況,尤其是用普通食品冒充嬰幼兒輔食現象明顯,也有不少企業因此受罰。很多打著嬰幼兒輔食旗號的產品,采用的不是企業標準就是普通食品標準,與宣傳明顯相悖。
輔食是一個具備發展潛力的市場,吸引了很多企業的進入。然而有些企業可能只看中了市場的機會,卻沒有真正推出符合消費需求的產品,對輔食發展并無助益。不過這一現象也反映出市場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生產標準方面,未來除了企業需要嚴格要求按照標準生產產品之外,可能還需要行業進一步完善和細化嬰幼兒輔食標準。
01
因冒充嬰幼兒輔食被罰
市場上雖然有很多號稱是“嬰幼兒輔食”的產品,但是卻存在“魚目混珠”的情況,不少普通食品搖身一變就成為了嬰幼兒輔食。不過在企業將普通食品宣稱為嬰幼兒輔食以后,也要面臨被處罰的風險。
2021年12月,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愛嬰室在京東愛嬰室旗艦店發布“伊威(Eastwes)嬰兒肉酥豬肉牛肉酥高鈣肉酥寶寶零食魚松肉松果蔬豬肉酥100g”“小鮮肉媽媽配餐好幫手20余年專注中國寶寶高品質輔食”的廣告,但是產品執行標準并非嬰幼兒罐裝輔食,對愛嬰室電商處罰款4500元。
2021年11月,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南京萌煮科技在天貓商城“momzoom旗艦店”銷售的“萌天天小朋友MOMZOOM寶寶營養粥米30天谷物輔食嬰幼兒胚芽米嬰兒”產品非嬰幼兒輔食,對該公司罰款1萬元。
實際上,還有不少企業因為發布容易引人誤解或作虛假宣傳的廣告被處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下的輔食市場并不規范。
02
輔食市場現狀如何?
在淘寶上搜索嬰幼兒輔食時,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產品,包括米粉、面條、果泥、肉泥、磨牙棒等,雖然這些產品大多都打著“嬰幼兒輔食”的旗號,但是事實可能并非如此。
通過查看這些產品,發現很多在宣傳時都離不開“寶寶”“嬰幼兒”“兒童”等字樣,對于真正的嬰幼兒輔食產品來說算是正常,但是如果是普通產品標識這樣的文字,會對消費者造成很大的誤導,畢竟不是每一個消費者都會仔細查看產品的生產標準,而且還充分了解嬰幼兒輔食的生產規定。
比如像希貝兔果蔬碎碎面提到了“寶寶”“兒童”“輔食”等字樣,產品生產標準卻是企業標準Q/FJMY 0003S。稻田村牛油果酸奶溶豆提到了“寶寶”“6個月嬰兒輔食”等字樣,產品生產標準也是企業標準Q/02XMX 0004S。
這樣的現象較為常見,而且除了在生產標準上的問題之外,嬰幼兒輔食還有明顯的代加工情況。比如哆貓貓水果酸奶溶豆受委托單位為山東瑞方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秋田滿滿手指泡芙生產商為佛山象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三恒一樹磨牙手指餅干受委托商為煙臺市兒童食品廠等。
03
輔食賽道成為熱門
如今,嬰幼兒輔食已經屬于一個熱門賽道,吸引了眾多企業前來“掘金”。對于企業來說,嬰幼兒輔食市場存在著很大的機遇。
一方面,嬰幼兒輔食是寶寶成長階段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從寶寶可以添加輔食開始,家長們就開始焦慮該選擇什么樣的產品。雖然市場上輔食品牌眾多,但是優質的產品可能比較少,作為一個“剛需”品類,自然成為了企業的關注重點。
另一方面,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嬰幼兒輔食消費市場規模達到40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3%,預計未來國內嬰幼兒輔食市場規模應在千億以上。這意味著國內嬰幼兒輔食市場不僅增速較快,而且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在充滿潛力的輔食市場中,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企業會前赴后繼的進入這一市場,持續不斷地推出相關產品。
04
為什么會出現虛假宣傳情況?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重視程度很高,花在孩子身上的錢也越來越多,“吃”是其中的一個消費重點。輔食作為必不可少的產品,家長們在選擇時保持謹慎態度,但是卻也很容易被宣傳所吸引、所誤導。
在產品打上“嬰幼兒輔食”的標簽之后,由于一些家長可能并不了解輔食生產的相關規定,宣傳可能就會讓這部分家長直接選擇產品,不用在深入研究。而且這也幫助企業成功打入輔食市場,卻不用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不過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嬰幼兒輔食市場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在產品的生產標準上。雖然國家針對嬰幼兒輔食出臺了《嬰幼兒谷物輔助食品》《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輔食營養補充品》等國家標準,但是并不能完全覆蓋產品生產的需要。
尤其在輔食產品需求多樣化的今天,催生了像溶豆、大米、肉松等產品,但是這些產品在生產時可能并不適用于現有的嬰幼兒輔食標準。在此情況下,一些企業在生產時可能采用了企業標準或普通食品的國家標準,卻仍然按照嬰幼兒輔食進行宣傳和銷售。
05
未來應該怎樣發展?
就目前市場而言,進行上述操作生產的產品數量和品類不在少數,通過宣傳“嬰幼兒輔食”確實為產品增添了吸引力,但是這樣“擦邊球”的行為可能難以長久,而且市場監管部門也會對此進行打擊。
對于嬰幼兒來說口糧的安全性至關重要,按照規定生產的輔食產品其營養、安全能夠得到保障,而以普通食品充當嬰幼兒輔食的則會面臨營養元素不足和食品添加劑超量的風險。主要是普通食品只要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就可以,但是其中的鹽、糖等含量對于嬰幼兒來說可能會過高。
對于企業來說,要想生產嬰幼兒輔食產品,必須要依法取得相應生產許可,還要按照已有的嬰幼兒輔食標準進行生產。不過除了企業自身的嚴格要求之外,可能還需要行業進一步完善嬰幼兒輔食標準,針對已有的嬰幼兒輔食產品和需求不斷細化,方便企業有據可依。
行業思考:目前市場上不是嬰幼兒輔食卻對外宣稱是嬰幼兒輔食的現象比較明顯,已有一些企業因虛假宣傳被罰。嬰幼兒輔食市場作為一個熱門賽道,吸引了很多企業的入局,可能因為標準的不完善,給了一些企業“鉆空子”的機會。打上“嬰幼兒輔食”標簽,確實能夠為產品帶來了吸引力,但是“擦邊球”難以長久。企業在享受輔食市場機遇的同時,也要承擔起生產的責任。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