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孩子政策以及配套支持措施。這一項“三孩”政策的發布,可以說是引起了全社會的熱議。
三胎政策的實施即將滿一年,但我們依舊對這個話題褒貶不一,很多年輕人都表示:自己都快養不活、戀愛談不起、老婆娶不起、高額房貸還不起,更何況是一胎、二胎還三胎?
很多國民表示:三胎政策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可實施性不強。
在生與不生之間,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來自經濟上的壓力。當代年輕夫妻面臨的問題是:贍養4位老人、買不起學區房、培訓班&補課費太高、幼兒園都找不到&上不起,太難了。不是家庭不生,是不敢生。
經過一年的社會反應,國家以及各地政府也是積極做出應對措施,給足大眾信心。
生育政策利于母嬰消費
在2022年天津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圍繞著提高家庭生育意愿和“三孩”政策建言獻策。
市人大代表李俊蘭:將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給予“三孩”家庭一次性獎勵
加強基礎教育投入,降低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成本,大力發展普惠性幼兒園。加快建設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將幼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住房、貸款等方面也需給予“三孩”家庭支持,對于因生育“三孩”造成生活困難的家庭,給予一定額度的貸款,也可以應允許提取部分公積金,解決“三孩”家庭的經濟困難。同時,對生育“三孩”的家庭給予一次性獎勵,可以一次性獎勵3萬元。
市政協委員張瑾:14歲以下未成年人醫療全額報銷
為進一步降低家庭撫養直接成本,提升生育養育社會保障心理預期和生育意愿,應實行14歲(含)以下未成年人醫療全額報銷,降低養育直接成本。針對新生嬰兒、幼兒、學齡青少年等不同階段醫保需求水平,要科學測算和制定14歲(含)以下未成年人全周期、分階段醫保統籌實施方案和分類繳費標準,加大醫保專項投入力度,通過分類施策、精準施策,構建未成年人醫療社會統籌運行保障機制,防止出現未成年子女家庭因病返貧。
在成都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提出,深入推進“雙減”試點工作,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80所,增加學位8萬個,確保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不低于80%。
部分地區還在部署了一些列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的措施。如北京就在日前決定將為北京朝陽區內175個取得資格的多孩家庭直接配租公租房。此前,四川攀枝花曾在7月發文明確對生育二、三孩的攀枝花籍家庭發放育兒補貼金。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在9月發文提出針對三孩家庭給予購房補貼政策。
2月8日,受各地政府出臺多條生育激勵措施消息影響,A股三胎概念股持續拉升,截至發稿,高樂股份(002348.SZ)漲停,孩子王(301078.SZ)、戴維醫療(300314.SZ)、安奈兒(002875.SZ)、金發拉比(002762.SZ)、貝因美(002570.SZ)、愛嬰室(603214.SH)等股拉升上漲。
伴隨著母嬰行業的發展和消費升級,母嬰商品的種類也逐步豐富,食品、易耗品、服裝、孕婦產品等品類一應俱全,各類品牌商也通過全產業鏈發展,為不同年齡段嬰童提供不同層次的產品。隨著90新生代家長群體的崛起,一改中國傳統育兒觀念,新生代家長群體更加注重嬰童產品的安全和品質,從而進一步帶動母嬰市場消費升級,促進母嬰行業發展。
根據2020的市場調查結果顯示,當時的母嬰商品銷售增速情況十分可觀,到了24.2%。2020年5月的上漲速度更是相比上個月又增長了26.5%,遠遠超出了行業的整體增速。同時,母嬰類型的消費產品年復合增長率已經上升至5.6%,當前的市場銷售額度也已經高達到15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億元左右。
2022年全國各地政府將陸續出臺多條生育激勵措施與更多相關配套措施與政策落地,出生率有望提振。從根本上解決大家不想生、不敢生的難題。三胎有望,我們母嬰行業也將同步迎來新希望,新爆點,新機遇,新挑戰。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