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起于2016年的社區團購,發展二三年默默無聞,隨著2019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預售+自提),社區團購也是恰逢其時,爆發出無限的市場可能。
然而從2019年至今2年多時間,經過市場上的幾輪貼身肉搏,大部分社區團購平臺都慘淡收場,不乏一些曾經的社區團購明星企業,接下來我們盤點一下那些被淘汰的社區團購平臺。
同程生活
2021年7月,剛剛更名為蜜橙生活一天,同程生活便宣布申請破產。
同程生活正式上線于2018年底,創始人何鵬宇曾擔任同程集團高級副總裁。該公司以生鮮非標品為切入口,打造下沉市場的生鮮超市電商,生鮮品類占比達70%,此外覆蓋居家用品及周邊服務。2019年,同程生活連續獲得4輪融資,金額從數千萬人民幣至1億美元不等;2020年同程生活還完成了由歡聚集團領投的2億美元C輪融資。
同程生活曾被同程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吳志祥寄予厚望,視為同程集團在旅游業務之外的第二曲線。他認為,賣菜這件事,在疫情過后會和賣旅游非常地結合起來。“同程有了同程旅行,同程生活,我們就天然具備了對沖型的業務。如果沒有意外事件,所有人都外出旅游,我們就可以為你定火車票、飛機票,帶你去南極;當有意外事件的時候,我們可以提供新鮮的蔬菜飯食,這就是一個對沖型的業務。”
他甚至表示,社區生鮮三年內將會產生千億公司。同程生活在早期確實經歷了飛速發展的過程,不到16個月的時間,從1000萬的估值做到了40億。
只不過,在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之下,這個先發優勢逐漸被趕超。隨著監管的加強,同程生活資金鏈出現斷裂,大批供應商圍堵討債,無奈之下2021年7月6日,同程生活宣布更名為鮮橙科技;同樣在當天,便再次宣布已申請破產。
食享會
2021年7月底,有消息稱,食享會武漢總部人去樓空,其供應商貨款尚未結清,且員工工資也被拖欠。同日,食享會高級合伙人杜非在微博發文宣布正式辭任,創始人戴山輝也悄然退出其母公司“武漢七種美味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人員之列。
隨后食享會的網站和微信小程序已不能正常打開。食享會微信號中的“服務入口”“我要參團”“團長申請”三個選項均已無法正常顯示和操作。
食享會成立于2018年6月份,是一個主要面向社區居民用戶的會員制生鮮水果社區配送服務平臺。截至目前,食享會先后獲得4輪融資,近一輪融資為2019年12月份。根據企查查顯示,食享會運營主體武漢七種美味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股東和終受益者為創始人戴山輝,其持股84%。
作為國內批社區團購玩家之一,食享會早期發展迅猛,在不到兩年時間名列賽道前三。2021年3月份,因存在低價傾銷、以劃線價誤導消費等不正當價格競爭行為,市場監管總局對包括食享會在內的5家社區團購企業進行行政處罰,其中對食享會處以50萬元罰款的處罰。
隨著互聯網巨頭進場,社區團購市場競爭加劇,食享會愈發乏力,虧損會阻礙融資,而新的融資不到位,從而使公司陷入惡性循環,直至倒下。
美宜佳選
美宜佳選是便利店巨頭美宜佳旗下的社區團購平臺,成立于1997年的美宜佳,全店近2.4萬家。
依托于母體雄厚的支持,美宜佳選自2019年年初上線即全面出擊,依托旗下便利店及人員,在廣州深圳等地同步開團,經營類目覆蓋果蔬肉禽及百貨等品類,但并未做次日達模式,而是2-3天提貨,這樣降低了履約成本。
與此同時,模式弊端開始快速暴露,由于美宜佳是加盟模式,團長(即門店店長)管理松散,低客單價導致低利潤空間也無法吸引團長傾注心力。2020年,美宜佳發力供應鏈板塊,擴充經營類目,提升性價比,配送時效性差、團長積極性差、運營推廣弱等問題始終未能解決。
到了童年5月份,美宜佳選戰略來了個一百八十度轉彎,放棄預售自提模式改為一件代發模式,美宜佳選此舉無異于舍近求遠,拋棄自身長板(門店自提點+店長即團長),轉而做撮合平臺靠供應商扣點盈利,由此可見,美宜佳選深陷戰略搖擺。
時間來到2021年10月26日,“美宜佳選”微信小程序出現一則停運公告,至此,便利店巨頭美宜佳折戟社區團購。
呆蘿卜
2021年10月20日,在呆蘿卜App頁,其運營主體安徽菜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發布停止運營公告。
自2016年家門店落地合肥以來,呆蘿卜在安徽、江蘇、河南、湖北四省迅速覆蓋了19座城市,門店數量超過1000家,輻射上萬個小區,月訂單超過1000萬單。
2019年7月,呆蘿卜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呆蘿卜曾公開表示,未來要在全國50座城市開設10000家門店。 然而自2019年年底開始,呆蘿卜就發生了次危機,而且先后數次爆出資金危機。2019年11月,呆蘿卜被曝拖欠供應商貨款、裁員欠薪,部分門店停擺。
到2020年,呆蘿卜走上“破產重整”之路。在2020年11月,呆蘿卜突然發布一個聲明:公司因經營不善,陷入危機之中,給大家道歉,請小伙伴們共克時艱,不要來擠兌。 一石激起千層浪,呆蘿卜聲明一出,立即引發連鎖效應:員工討工資、供應商討貨款、門店關閉、APP停運…… 隨后在11月底,呆蘿卜合伙人宣布杭州中心關閉,退回安徽大本營,至此呆蘿卜的危機全部爆發。 而呆蘿卜終還是沒邁過這道坎。
松鼠拼拼
作為社區團購賽道上曾經的明星企業,松鼠拼拼未來如何發展也值得關注。
2018年8月才成立的松鼠拼拼,相比社區團購賽道上的其他玩家,起步已經略晚。但在創始人楊俊曾與美團王興一起創業10年的光環加持下,松鼠拼拼在短短一年內,獲得了6100萬美元融資。
楊俊曾公開表示,“松鼠拼拼僅用了6個月,就完成了美團當年18個月做的事”。據阿拉丁小程序2019年6月數據,松鼠拼拼全網小程序排名第68位,在社區團購項目中排名第2。
快速擴張帶來的供應鏈和資金壓力,都在蒙眼狂奔中被忽略了,直到社區團購賽道寒冬來臨。
2019年下半年,松鼠拼拼也率先啟動并購戰略,傳言當時已經派審計團隊入駐“你我您”進行核算和查賬,幫其償還部分債款,導致了自身現金流愈發緊張。隨后松鼠拼拼被爆出要“倒閉解散、業務部門裁員超八成”,盡管隨后松鼠拼拼出來澄清但現在也已銷聲匿跡。
下一個倒下的會是它嗎?
進入2022年,社區團購進入下半場,在面臨強監管之下,賽道迎來規范糾偏階段,狂熱的資本逐步降溫,激進的選手回歸理性,或止損退出或轉型求存,從目前的來看,伴隨融資驟冷,腰部項目紛紛關停。同城生活、呆蘿卜、食享會等紛紛破產倒閉之后,下一個掉隊的或許就是在十薈團和橙心優選了。
年前,十薈團傳來持續裁員消息,全公司從頂峰時上萬人的規模,縮減至不足1000人。從社區團購的香餑餑,到斷臂求生,十薈團的高光時刻只維持了不足兩年。回過來看十薈團,隨著在阿里體系的地位進一步下降,自身不斷調整收縮(僅保留根據地市場和部分中心城市),并嘗試通過提高團長傭金、轉型團批、開展加盟代理業務等方式力求生存。
根據新消息,十薈團運營公司法人已經發生變更,其與員工合同主體也發生變更,頻頻爆出大規模裁員、供應商堵門等事件,此外,據坊間傳聞,十薈團可能會在近日全面停止運營。
再看十薈團的難兄難弟橙心優選,這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巨頭“富二代”,被視為滴滴出行之后大戰略的第二曲線,2021年3月3日,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橙心優選“低價補貼、擾亂市場”行為處以150萬元罰款,此后,橙心優選開始大幅度調整戰略追求盈利,價格調整進一步沖擊團效,團長加速流失,用戶紛紛轉向美團與多多等巨頭。
壓死駱駝的后一根稻草是滴滴突傳6月底在美上市,國家主管部門進駐調查,本就流量入口單一的橙心優選,受到滴滴系APP全網下架的直接沖擊,用戶流量進一步下滑。
7月底,橙心優選戰略調整全面收縮,9月份,滴滴開啟裁員和全國業務的關停并轉,由原來的“9大區31省”縮減至“3大區9省”。經歷大規模調整后,橙心優選不斷探索新模式,以期通過轉型求存,橙心優選重推更輕的“橙批發”B2B撮合業務,9月份即在云南試水,探索打造“平臺+代理商+小店+超級團長”的新模式。
近期,橙心優選還嘗試過倉儲店業務(后來也沒有下文),據新消息,滴滴出行App中“橙心優選”入口已下架。剛剛成立不足1年的深圳公司注銷。
不管是倒下的還是即將倒下,亦或是整個社區團購賽道的其他玩家,急是發展之疾,就像人民日報說的那樣,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它們應該沉下心來洞察用戶需求,解決市場痛點,在商業模式上持續探索,在科技創新上不斷發力,走出“燒錢就能賺大錢”的誤區,這才是贏得用戶與市場的必經之路。
總而言之,社區團購的本質就是零售生意,而零售的本質就是供應鏈,但供應鏈的建立絕非一日之功,想要長久發展,依靠燒錢將是竹籃打水。剩下的社區團購還能持續多久,就看資本還能支撐多久了。否則,即便是頭部大廠,一年虧幾十億,又能堅持虧幾年?
來源:納食,文中未標注來源圖片引用自綜合網絡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