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行業又迎來一位“大佬”。
5月4日晚間,香港化妝品零售企業卓悅控股(以下簡稱卓悅)發布公告稱,其全資附屬公司卓悅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當日與香港華為國際有限公司訂立不具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
公告顯示,雙方的合作內容是:應用新零售科技服務創新以支持卓悅的業務轉型、可持續發展,啟動卓悅與華為在聯合品牌營銷方面的合作。華為將通過大數據分析、電子支付、WiFi 6等解決方案為卓悅建立智能零售店并提供技術支持。
截自卓悅官網
據了解,香港華為國際有限公司為華為子公司。這一公告意味著,華為正式跨界美妝。不少美妝從業人士表示了歡迎,“這是好事,有跨界才能有更多創新”。
01
市場需要真正的護膚品去年業績腰斬,卓悅門店縮減三分之一
去年業績腰斬
卓悅門店縮減三分之一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0年底,卓悅在香港及澳門共開設了24家線下零售店,同時在卓悅電商平臺、天貓、考拉、京東等44個中國內地以及海外購物渠道平臺布局線上零售,共銷往34個國家。卓悅供應代理的國際品牌及自有品牌,現銷售超過4萬種產品,包括美妝、個護以及生活百貨等。
但受疫情影響,卓悅去年遭遇業績大跌。
圖源微博
據卓悅公布的年報,截至2020年末,公司年度營業額為5.39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5億元),同比下滑超65%;2020年年內虧損達2.5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15億元)。
線下業務受挫更大。根據年報,卓悅營業門店由2019年的37家縮減至2020年24家店,縮減幅度超三分之一。其中,香港地區縮減門店11家,澳門地區縮減1家,內地門店則從1家縮減為零。
截自卓悅2020年年報
無獨有偶,香港另一家化妝品零售巨頭企業莎莎業績同樣出現下滑。至2020年12月31日止的九個月內,莎莎國際實現營業額22.2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8.55億元),同比減少54.3%。
卓悅、莎莎等企業的業績表現,也體現出香港零售業近年來的重創。
相較于中國內地化妝品業態的穩步發展,香港化妝品業態發展較為坎坷。數據顯示,香港化妝品是去年跌幅大的類目之一,達到50.0%。根據卓悅年報,香港零售業銷售已連跌23個月。
卓悅指出,在此重創下,零售商需要重新審視消費市場的變化,調整公司業務發展中心,從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以及提升購物體驗。
毫無疑問,轉型成為了香港化妝品零售業的出路之一。
02
優質產品亮相創新展華為助力,卓悅3年內要開3000家店
華為助力
卓悅3年內要開3000家店
疫情帶來了銷售渠道架構的變化,卓悅也從2020年開始轉型,開發出新零售創新平臺,從以化妝品為主的傳統零售升級為產品多元化的全渠道平臺電商零售模式。利用數字及技術融合線上線下渠道,推出嶄新的“科技+消費”概念。
期間,卓悅控股與阿里云合作,重新建立客戶數據庫以及資料庫,以提升集團數據處理效能,進而達至更有效的營銷策略,增強線下商店與線上平臺的互動和體驗,實現真正的新零售解決方案。
此外,卓悅還推動科技發展以及支持初創企業,透過數碼企業網絡與數碼港培育公司,挑選出5家初創公司為合作伙伴,進一步優化及加強卓悅零售區域的布局,從而擴大經營規模,促進電子商務零售以及相關發展。
圖源微博
2020年9月,卓悅投資注冊于新加坡的海外社交軟件初創企業EVO。據悉,該投資有利鞏固集團的線上銷售渠道,對集團社交商務的發展以及海外業務拓展產生協同效應,有利于業務拓展至東盟地區的計劃,繼續致力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購物體驗。
同時,卓悅也自設KOL直播間,培育200名銷售人員直播銷售,目前在9個直播平臺帶貨,包括facebook、YouTube、天貓、考拉、京東等。經過一年的數字化轉型,其轉型也初顯成效。截至目前,卓悅擁有超200萬會員。
除了轉型線上發展,卓悅還更多地引入除了美妝外的生活百貨、健康產品以及小家電等品類,以豐富集團的多元產品組合。卓悅方面還透露,2021年將全力發展“卓悅香港貓”網店,全力協助香港商家進軍內地市場。
圖源網絡
對于此次牽手華為子公司,卓悅控股在公告中表示,若合作順利開展,將使其能夠進一步優化電子商務零售及相關發展,提高其盈利能力。
卓悅方面還希望,2至3年后在內地的店鋪將達到3000家。這也將是其未來轉型發展的重要一步。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到內地拓店或許是提升零售業務的重要舉措,莎莎已有成功經驗在先。據莎莎國際公告,截至2021年3月31日,莎莎國際在中國內地零售店按年增加13家;門店的增長之下,其中國內地的零售業務在第四季錄得102.2%的按年增長。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