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奶粉股的貝因美,于4月12日晚間公開了2021年季度業績預告,主業利潤預計增幅或高達三位數。
公告顯示,2021年季度,貝因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在1072萬元-1572萬元之間,與上年同期1295萬元相比,下降17%-增長21%。
然而,同期,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俗稱“主業利潤”)在200萬元-700萬元之間,相較于2020年季度106萬元,增幅在87%和558%之間。
對此,貝因美方面表示,本報告期內,公司克服后疫情等帶來的不利影響,化危為機,不斷改善內部運營,狠抓精準營銷;同時,公司進一步加強管理,降本增效,加速庫存周轉,取得了明顯成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明顯提升。
據悉,我國奶粉行業競爭激烈,內外資品牌云集,貝因美作為老牌奶粉企業,在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若想有所突破,必須試圖在更多細分市場上“深耕細作”,比如羊奶粉、有機奶粉,再比如輔食。
雖然貝因美是因“奶粉股”而聲名遠揚,但其實貝因美起家之時,做的卻是輔食,只不過,后來幼兒配方奶粉成為了“頂梁柱”。
作為國內幼兒食品的者,貝因美深知幼兒輔食行業發展風向,于近日推出新貴產品,即寶貝恬睡奶米糊與多口味米糊。
《五谷財經》注意到,貝因美此次推出的新品形狀不同于傳統米粉,而是在傳統米粉上做了升級創新,因為傳統米粉一般呈現出粉狀顆粒較粗或成片狀的形態,只能用勺喂,而貝因美新品米糊容易消化吸收的同時,也能迅速為身體提供多維營養。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蔭士安表示,中國的輔食時期發展很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就開始了。進入上世紀90年代出現了泥糊狀產品,上世紀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真正發展起來。
蔭士安認為,嬰兒輔食不僅是食物、不光解決嬰兒吃的問題,也不僅是滿足嬰兒的能量和營養需求的問題,而是對嬰兒整體的生長發育和吞咽能力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眾所周知,由于6月齡之前的寶寶食用的都是母乳或者幼兒配方奶粉,在剛開始添加米粉時,寶寶不一定能很好地適應米粉的味道。而且目前市面上的米粉普遍口感一般,如何突破口感成為輔食行業的難題之一。
為了讓寶寶對米糊的接受度更高,貝因美在新品恬睡奶米糊中特別添加了富含更高蛋白營養的35%優質乳粉來滿足寶寶的需求,讓寶寶對輔食的接受度更高,同時,“乳粉+米糊”的組合也能為寶寶提供充足的能量,使寶寶獲得更強的飽腹感,這樣一來,寶寶起夜的頻次也會減少,睡眠質量提高。
再加上使用“濕干法”工藝制作,讓制作出來的米糊營養成分得到更大的保留,沖調后口感也比較細膩,易于被寶寶接受。
另外,多口味米糊特別添加濃縮乳清蛋白+強化鈣鐵鋅,免疫營養力,助力體格強;DHA&ARA:DHA:ARA=1:2黃金配比,加倍智動力。
貝因美方面表示,米糊在原料的選擇上精細考究,從食品源頭層層把控,選取獲得綠色基底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的大米,來保證寶寶口輔食的安全性,讓寶寶從“口”到“每一口”都能吃得安心。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幼兒輔食專業委員會席科學家、華西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教授毛萌也明確強調,幼兒輔食在兒童的成長歷程當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該加輔食的時候必須添加。
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幼兒輔食市場規模為100億左右,到2019年市場規模達到404億元,近年來國內幼兒輔食市場保持10%以上的增速。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目前輔食市場主要還是以進口品牌為主,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但隨著2020年的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發生,使得國外品牌生產及進口受到一定限制與影響,國內消費者也由于疫情原因減少海淘頻率。
這也為我國輔食企業迅速搶占市場份額提供了很好的機會。隨著消費者對我國輔食企業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很多年輕媽媽主動選擇國貨輔食品牌,國貨信任度正在燃氣熊熊烈火。
正如貝因美方面所言,公司此次推出新品無疑是搶先一步牢牢抓住行業風口,相信好的品牌+優質產品的組合,在國內市場牢牢占據一席之地。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幼兒輔食專業委員會輪值主席楊燕濤指出,整個嬰輔產業的增長率約是嬰配產業的5倍,未來這種增勢會持續下去。“未來產業發展和研究的方向在于,在科學性的基礎之上為孩子提供更多有營養的、助力兒童早期發展感知功能和動作功能的產品;向國外借鑒品種豐富、質地不同的產品;結合傳統食材研發產品;提供功能性輔食產品。”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