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一場以“探討國產葡萄酒發展趨勢”為主題,匯聚來自張裕集團、長城酒業、王朝酒業、鄉都酒業、山楂之吻、西班酒業、1919、深究集團、瀘州老窖、古貝春集團的專題論壇在濟南索菲特銀座酒店舉行。在這場匯聚了紅酒品牌三巨頭的論壇上,上海中商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CCN中商)副總經理兼數字營銷總監龐赫然發表了議題為“鏈接新消費,賦能信任營銷”的論點演講。
葡萄酒市場的現狀及痛點
用心打造產品,是企業固有的堅守,然而對于一個萬億級的市場來說,差異化競爭則凸顯出了非凡的力量。大會上,張裕、王朝等知名酒企決策者針對酒業存在的現象總結了以下三點:
其一,目前葡萄酒的消費趨勢呈大眾化、理性化;進口葡萄酒的市場較亂,消費者對進口酒品牌認知度較低;國產葡萄酒的整體表現欠佳。
其二,消費者對葡萄酒認知存在偏差。在很多地方,葡萄酒只要打上“進口”二字便會得到消費者的另眼相待。
其三,市場急需正確引導。由于葡萄酒品鑒的難度大、進口葡萄酒魚龍混雜,市場急需要正確的引導,消費者自然需要求助于“內行”進行篩選過濾。
那么如何能夠重塑消費者對本土葡萄酒的信任,又以怎樣的營銷方式來增強購買力呢?
新消費時代下的消費觀,建立差異化定位
“消費者對大眾化產品存在的認知其實是會根據整個宏觀市場的風向來設定的,消費者本身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往往是生產廠家制造出了這件產品,通過營銷手段來將產品帶到消費者面前,促使消費者去購買。但隨著消費市場的升級和迭代,今天的消費者在消費物質豐滿的商業環境中,消費者可以有選擇性挑選自己心儀的產品,關注的也不單是品質,也有通過差異化營銷實現銷售增長的案例。諸如抖音上的李佳琦,將口紅這類女性化產品讓一個男性來做直播,當女性看到口紅涂抹在男性嘴唇上展現出來的形態,非但沒有產生負面的言論,相反口紅銷量一路攀升。將這個差異化的營銷理念運用在紅酒市場上也可以借助。一則,紅酒打的是品牌關,產地品牌直接可以改變消費者的購買決策,二則,除了葡萄酒的核心消費人群,大眾的消費者關心的是性價比和口感,從這兩個維度來論,對于尚未打開市場的本土葡萄酒企業,重點則是要建立區別于品牌紅酒的差異化定位。比如,結合餐食、結合聚會、辦公等諸多環境來構建場景,將紅酒植入到這些場景中,我們賣的不再是一款酒,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相對應的,紅酒在消費者心中的定位就不再是酒本身,更多的是,在特定的氛圍之下我們需要開一瓶紅酒來助興之類的消費認知。”CCN中商龐赫然先生稱。
一如CCN中商反復闡述的那樣,消費者要的不僅僅是一件產品,而是一種通過不斷優化體驗、產品升級、良好的售后服務疊加出來的購物體驗。迎合消費者的同時,品牌方或許也要考慮弱化品牌概念、小眾品牌、定制品牌,將消費者不斷細分,當消費畫像愈發精細,你才可能達到建立信任的初步核心目的。
除此之外,大會上,原國內貿易局副局長,著名流通經濟學家丁俊發先生也針對葡萄酒市場存在的現象和問題,為葡萄酒企業提出了三點建議,先建議企業扎實搞品牌和品質;其次建議企業跳出酒業看酒業,嘗試發展酒業服務業;后建議企業把我國的特有文化融合到葡萄酒之中。
丁會長還在發言中提到面對國產葡萄酒,尤其是龍頭葡萄酒的性價比和質量遠超大眾認知。隨著消費者的認識加深,國產優質葡萄酒勢必會被認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媒體、消費共同引導,打通國產葡萄的供應鏈渠道,同時借助信息科技手段,讓消費者有更好的消費體驗。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單靠企業自身很難做到這些,需要葡萄酒行業內的企業抱團發展,與協會一道共同推動國產葡萄酒的品牌提升和市場提升。CCN中商將借助“一物一碼”技術為客戶提供品牌保護、渠道管控、營銷全價值鏈產品及服務,成為企業身邊的貼身咨詢師。
上海中商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初成立,作為北京華聯集團的控股子公司,以“為商品賦予無限數據價值”為企業使命,十數年來始終致力于通過技術、數據、運營、咨詢四大版塊,為客戶提供品牌保護、渠道管控、營銷全價值鏈產品及服務。作為產品數字化全價值鏈供應商,CCN全面高效地遏制仿冒產品流通,保護、提升客戶利益與品牌價值,構筑社會信任與安全。如今,來自46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及20多個領域的1200多家企業已成為CCN產品數字化全價值鏈中的重要一環。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