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發現孩子誤服藥物 立即這樣辦
情況1:服心腦血管藥、降糖藥等
危險程度:★★★
可能有生命危險及不可逆后遺癥
十戶家庭,九戶家中老人都有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以致近幾年孩子誤食老人家的心腦血管藥、降糖藥的情況時有發生。
這類藥物對孩子的影響嚴重,可能會造成心率及心律異常、血壓過低、血糖過低等情況,甚至會危及生命。而且誤食這些藥物后的癥狀會造成腦部缺氧,可能會導致不可逆的損害。
家長一旦發現孩子誤食此類藥物,先要做的并非催吐或者喝水,而是立即到醫院進行處理。誤食后的4-6小時非常關鍵,是否能及時處理對孩子會否出現較嚴重的后遺癥有極大關系。在去醫院的途中,如果孩子是清醒的,可以先讓孩子喝一口水濕潤食道,然后把手指伸進孩子的口腔刺激咽部,促使孩子嘔吐;若孩子已經昏迷,則不建議進行催吐,而應盡快到醫院處理。
若服食的是降糖藥,孩子清醒的情況下,可以適當補充一些糖分,如糖水、橙汁等,對緩解低血糖癥狀稍微有些幫助。
專家提醒:此類藥物可帶來較嚴重的后遺癥,即使家長沒有及時發現孩子誤食,無論過了多久都應該到醫院做相關檢查。
情況2:誤服 避孕藥、安眠藥等
危險程度:★★☆
出現不同程度的毒副反應
陳女士發現6歲的女兒乳房竟然微微隆起,趕緊帶女兒到醫院檢查,確診孩子出現性早熟的癥狀。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女兒告訴陳女士,因為看到媽媽服用藥物后藏到抽屜中,好奇之下就偷吃了一些。結果導致一系列性早熟的癥狀。
有兩類藥物的誤服在臨床上較為多見。一是安眠藥,作為處方藥,安眠藥是不少失眠人士的救星,但如果不慎讓孩子誤服,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還有就是避孕藥,如果早期發現及時處理還好,但若發現得太遲,引起后果則較為嚴重。這兩類藥物若孩子服用藥量過大,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毒副反應,如昏睡、頭暈,甚至是出現第二性征等。
專家提醒:當發現孩子服用這類藥物應該果斷催吐(孩子清醒的情況下),并趕緊送到醫院進行對癥治療。一般在進行正確處理之后,停藥調理,隨著藥物在體內的代謝,癥狀大概一兩個月后就會自然緩解。
情況3:誤服感冒藥、止咳藥等
危險程度:★☆☆
引起各種不適
有媽媽反映,發現孩子把緊急退燒藥當飲料來喝。專家表示,不少藥物如鎮咳化痰藥、緊急退燒藥等,由于味道香甜,因此特別容易被孩子當成糖漿喝干凈,而且吸收較快,若不是時間發現,催吐的效果并不好。
具體處理情況要看孩子誤服的量和出現的不適癥狀來決定。如緊急退燒藥雖然有使用時間和次數的限定,但其主要作用是促進排汗,有造成脫水的可能。在不知道孩子喝了多少的情況下,如果是小瓶裝15毫升以下,即使都喝完了一般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注意補水則可。家長要密切留意孩子的精神狀態,若無不妥則不需要過于擔心。
專家提醒:若藥瓶容量大于15毫升,那么孩子可能誤服超量的情況下,通過普通的喝水都不一定能及時補充水分,建議到醫院進行補液。總的來說,應該讓孩子多喝水,并且密切觀察孩子的表現。若沒有明顯的不適,則不需要太過擔心。
情況4:誤服 鈣片、維生素、咽喉含片
危險程度: ★☆☆
副作用較小
在家庭常用藥物中,鈣片、維生素、滋補藥、咽喉含片等保健類藥物的副作用較小,因此孩子誤吃了不需要做特殊處理,只要多喝水促進藥物稀釋排泄,并注意孩子是否出現不適。
但家長需要注意,除了孩子誤服之外,也要注意別錯誤喂服了成年人的分量。如果服用量較大,并且服用兩小時以內,可以嘗試催吐。
專家提醒:含維生素D成分的保健藥若一次服食過多,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腎功能,建議及時催吐并送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小貼士
-
誤食藥物后,爸爸媽媽不要責罵,否則寶寶只會哭鬧,不但不說出真實情況,還會拖延時間,增加救治難度。
-
盡快弄清楚寶貝服用了什么藥 以及服用時間長短和劑量,及時掌握情況為下一步救治提供信息。預防孩子誤服藥物
預防孩子誤服藥物,先家長要把藥物分門別類放好,成人藥物和孩子藥物要分開放,好不要跟食物放在一起,盡量放在高處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其次,成人服藥時盡量不要當孩子的面,服藥后放置藥物時也盡量避免讓孩子看見;
另外,還要多教育孩子,藥物與糖果的區別,用藥瓶、藥盒裝著的東西千萬不要自己拿來吃。總之,若已開蓋使用的藥物,必須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