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母嬰市場是肥沃的田野?海市蜃樓后面的流沙陷阱?
據國家統計局預測,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正在經歷的人口增長期將持續到2020年,其出生率將在2016年達到高峰。
這意味著未來的數年間,母嬰產業將成為真正的朝陽產業。蔓延全球的經濟危機影響中國各行各業的實體經濟,但對母嬰產業卻影響甚微。
巨大的市場空間催生了一大批企業的進入,也給母嬰產業帶來了隱憂,從“三聚氰胺”開始,母嬰產品的安全問題被廣泛關注,人們呼喚真正安全的產品。
有這樣一組數字與中國母嬰市場息息相關:1600萬、350萬、1億、2100萬。它們分別是中國每年新生嬰兒數量、城市新生兒數量、全國0-6歲幼兒數量、城市0-6歲幼兒的數量。如果再加上一個數據:每個幼兒平均每年消費5000元人民幣,那么我們可以非常容易的算出,目前中國擁有一個怎樣龐大的母嬰市場容量。
1994年,中國頒布的《母嬰保健法》,意味著社會對“母嬰群體”的關注與關愛被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消費水平的逐漸提高,民眾對優生優育的需求也隨之顯著提升。
在這樣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與經濟環境的條件下,中國母嬰市場在近10年當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眾多國內外廠商斥巨資躋身母嬰市場,無數洋品牌、本土品牌前仆后繼,無不想在這片廣闊的沃土上占領一席之地。在這突如其來的繁榮背后,卻不難發現有很多母嬰產品品牌瞬間崛起,卻又在轟轟烈烈中轉眼即逝。
少則幾百萬人民幣的付諸東流,多則數千萬美元血本無歸。中國母嬰市場是肥沃的山野還是海市蜃樓后面的流沙陷阱?當然,活躍在中國母嬰市場上的也不乏一些成功企業,但是,我們卻不難發現,由于消費者滿意度低、品牌忠誠度不高的現象普遍存在,在正處于成長期的國內母嬰產品市場中要想找到真正意義上的領軍企業也并非易事。
也正是處于行業整合過程中的母嬰企業才會有突出重圍的機會,蛋糕那么大,真正從漩渦中走出來的時候,這種品牌和行業影響力將會比任何時候都無比巨大;同時整體來看,中國母嬰消費市場未來依然充滿變數。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