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里冬季童裝掛上網線“不望天”
來自中國氣象局的消息,上個月全國平均氣溫11℃,比常年同期偏高0.7℃。對于國內冬季服裝市場來說,天未冷、衣難銷,這個“溫暖”信號并不溫暖。然而,在吳興區織里鎮,童裝經營戶在互聯網搭建的童裝市場卻熱鬧非凡,特別是在剛過去的“雙十一”,當地童裝企業在天貓上的單日線上銷售額達0.83億元,同比增加0.27億元,上升48.21%。
走進該鎮童裝企業“布衣草人”,電商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忙著輕點鼠標、敲擊鍵盤。“現在我們的童裝通過亞馬遜網站都賣給老外了。”企業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企業實現了跨境電商的突破,成為湖州童裝企業嘗試跨境電商的人。據統計,企業在“雙十一”當天,在線銷售額達240萬元,且每單成交均價突破百元。
“今年,由于天氣等諸多因素影響,服裝行業的實體市場受到了一定影響。”該鎮童裝辦負責人說,“但是我們通過電商平臺打開了另一個市場,讓冬季童裝不再‘望天吃飯’。”據統計,今年1至10月,該鎮童裝電商交易額達37.5億元,預計全年線上交易額超50億元。
天未冷時衣已銷。來自互聯網的“長尾理論”,再一次被織里童裝電商精彩演繹。根據這一理論,一位業內人士對織里童裝電商火熱的現象作出了這樣解釋:在互聯網上,童裝儲存流通展示的場地和渠道足夠寬廣,童裝的銷售成本急劇降低。以前看似需求極低的產品,只要有賣,都會有人買,“這些需求和銷量不高的產品所占據的共同市場份額,可以和主流產品的市場份額相當,甚至更大。”
正因如此,互聯網的吸引力在織里童裝市場不斷增強。據統計,該鎮目前擁有涉及電子商務企業(商家)4000余家,擁有銷售收入超億元童裝企業5家,5000萬元以上企業40家,線上交易的潛力日益增大。“一直以來,織里童裝產業的轉型升級都在圍繞產業‘微笑曲線’兩端發力,電子商務是我們打開銷售新渠道的一塊重要陣地。”該鎮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當年一根扁擔挑起市場,到坐擁全國大童裝市場基地,再到涌入互聯網開發新大陸,織里童裝銷售模式正隨著市場變化演繹了一場進化。
事實上,在這場銷售模式的升級中,政府一系列引導童裝電商發展的深度戰略蘊藏其中。與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織里童裝產業集群平臺;成立了區電商商會,推動當地童裝產業的“個轉企”;打造了國內大的童裝電商孵化中心,已培訓童裝電商人才逾5000人次;配套電商物流,引入全球大的工業物流設施開發商……
時下,該鎮正在建設童裝電商小鎮,總投資超百億元,將集電子商務、童裝設計、文化創意、展覽展示及童玩童趣等功能于一體。“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我們將結合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打造兒童經濟全產業鏈。”該鎮有關負責人說。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