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用品店經營突圍利刃 品類差異化經營成
隨著O2O、微商、電商等各種平臺強勢崛起,母嬰用品實體店的生存空間日益狹窄,線下經營利潤逐漸萎縮。為了幫助母嬰用品經營者和渠道商實現轉型升級,跑贏時代節奏,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與德國科隆于今年10月在上海聯合推出中國嬰童展,通過全品展示,幫助商家擴大經營視野,同期舉辦數十場主題豐富的論壇沙龍,針對業務發展過程遇到的困惑,互相探討,分享經驗,從而推動母嬰用品店更精準選擇合適的優質供應商,實現利潤提升。
傳統母嬰用品店競爭慘烈,轉型之路迫在眉睫
7月23日亞馬遜市值一舉超越沃爾瑪,成為新的世界零售業王者,今年上半年中國主要零售企業(含百貨、超市)關閉數量高達121家,傳統零售行業倒閉潮“大劫難”全球蔓延,與此同時,反觀服務于孕婦和幼兒家庭的母嬰用品店,隨著消費層級的分化,也正面臨著極具嚴峻的考驗。
先,母嬰用品門店數量急速擴張,市場供需日趨飽和,線下經營進入疲憊期;其次,綜合、垂直等電商平臺迅速崛起,價格戰持續不斷,大幅壓縮線下實體店利潤空間;還有,母嬰用品店產品組合少,同質化嚴重,滿足不了消費者需求,并且購物體驗較差,大部分顧客再也不愿意“回頭”。因此,探索新的增長點,實現經營模式轉型,從而在競爭中游刃有余快速突圍,成為每個線下母嬰實體經營者亟需重視和思考的問題。
品類差異化經營成突圍利器,極力苦求優質貨源
目前,許多不甘落伍的母嬰用品店已經揭竿而起,紛紛揮舞O2O戰旗借力互聯網和電商工具進行轉型,業內專家指出,技術只是其中一個環節,真正長期殺出重圍的武器是持續更新的、可以消費潮流的單品、爆款和服務,是對消費者不斷變化需求的精準把握和,只有跟緊母嬰用品領域潮流,提前預測消費趨勢,并打通優質供貨渠道,才能使自己永立不敗之地。
縱觀國內母嬰用品經營領域,無論是線下門店,還是大小電商,售賣主打均是奶粉、紙尿褲等標品,其品牌性強、利潤低,而且通常集中0-3歲幼兒家庭使用,用戶留存周期較短、黏性不足。因此,在母嬰產品組合和推廣方面,采用差異化策略,主打“非標品”概念,引入更多新品,建立供貨穩定、補貨快速、成本適中的合作關系,并將產品融入媽咪課堂、孩童早教等互動環節,延伸受眾群的使用年齡,才能大幅提升利潤空間。
中國嬰童展精耕細作,助推母嬰用品店利潤提升
為了提高母嬰用品店競爭力,找到高利潤增長點,2015年10月20-22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中國嬰童展與中國玩具展、中國授權展同期,三展規模超過14萬平米,屆時來自全球近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家全新亮相,國際品牌占比、高利潤品類及現場營銷論壇等全面升級,力求給母嬰用品店及渠道商搭建的交易、交流平臺。
今年主辦方層層篩選優質嬰童用品參展商,控制創新性弱、利潤率低產品企業展示的比例,增加幼兒玩具、兒童安全座椅、地墊、新生兒家庭居家、出行及周邊高毛利產品亮相的機會,尤其注重高科技、環保概念突出等趨勢新品的推廣力度,并整合手機端微信、PC端網站、電子直郵以及紙質新品手冊等傳播資源,實現多維多屏互動,打造母嬰用品采購生態圈,讓商家時間了解生產廠家新品動態。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