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生欲讓產品“更干凈”
強生承諾將潛在性有害化學物質從嬰兒產品中清除出去,它將把這一計劃擴大到成人用品。
強生生產一系列個人護理產品,如嬰兒洗發水、痤瘡霜和除皺乳液等。8月15日,強生宣布,公司計劃到2015年年底,將一些潛在的有害化學物質(如甲醛)從其系列消費者產品中“驅逐”出去。由此,強生將成為業內家作出如此廣泛承諾的大型消費者產品公司。
環保團體施壓
強生新公布的行動將這一計劃擴大到成人用品,包括知名的藥店品牌,如露得清(Neutrogena)、Aveeno和可伶可俐(Clean & Clear)。
強生負責消費者健康品牌產品管理和毒理學的副總裁蘇珊·內特斯海姆(Susan Nettesheim)表示,公眾對個人護理產品中某些成分的安全性一直在開展討論,我們對此作出積極的回應確實很重要。
過去幾年來,環保和消費者團體一直在向強生及其競爭對手施壓,要求它們將有害成分從產品中清除出去。
美國環境工作組織(EWG)主席肯尼思·庫克(KennethA.Cook)對強生的決定表示歡迎,他說:“我們從來沒有真正看到過一家生產個人護理產品的大型公司像強生這樣采取實質性的行動。”
2009年,由EWG等組成的一個聯盟“安全化妝品運動”對幾十種兒童用產品的含量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許多產品含有兩種特別讓人擔憂的物質:甲醛和二惡烷。消費者在洗發水或乳液的背面不會找到列明這兩種物質的文字,因為它們在技術上都不屬于一種組成成分。
去年,甲醛被美國政府確定為一種致物。季銨鹽-15和乙內酰脲(DMDMHydantoin)等一些常見防腐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釋放出甲醛,而這些防腐劑確實會出現在產品標簽上。在動物實驗中,二惡烷被發現與癥聯系在一起,該物質是在一種工藝過程中產生的,這種工藝過程通常被用來讓其它成分對皮膚更溫和。
尋找替代物質
強生還計劃逐步清除與健康問題有關的其它成分,包括鄰苯二甲酸鹽(它有多種用途,如降低噴發定型劑的僵直效果);幾種香料成分;以及三氯生,這是用于肥皂中的一種抗菌物質。強生將從嬰兒產品中清除所有的對羥苯甲酸酯(一種防腐劑),并從成人用產品中清除其它一些對羥苯甲酸酯。
內特斯海姆表示,這一計劃是一項重大的任務,它需要在研究和開發上投入巨資,以尋找到可以合適替代這些組分的物質,這些成分在工業領域中的應用很普遍。她表示,需要確定新的供應商,并對它們進行審核,也需要開展試驗工作,以確保替代性物質的安全性。強生拒絕透露這項計劃將耗費多少資金。
由此,強生面臨一項復雜的任務:對受到一代又一代消費者歡迎的產品進行適當改良。比如,強生的嬰兒洗發水已在市場上銷售了50多年。
內特斯海姆表示,消費者的認可很重要,如果對產品重新進行配制,而人們并不喜歡它,那么,這確實會帶來風險。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