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童經濟催生童裝產業 亟待強勢品牌的出現
嬰童經濟的全面爆發正催生出一個蓬勃如朝陽的童裝產業。但是,面對目前中國3.8億兒童的現有市場及將高速增長的未來消費市場,近40萬家童裝企業構成的國內童裝市場卻仍在遭遇沒有強勢品牌的尷尬。
國內童裝缺乏競爭力
據有關資料顯示,自2000年之后,中國嬰童產業增長率高達30%,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嬰童產品的消費大國,到2010年更有望邁入“萬億俱樂部”。
目前中國0到16歲兒童有3.8億,年童裝消費需求量在8億件左右。隨著中國生育政策的人性化和國人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父母傾注與子女身上的消費也日益劇增。這無疑會將童裝的消費新潮推向一個新的極點。但是,由近40萬家童裝企業構成的整個童裝產業,卻仍缺乏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童裝大品牌。
7月5日,中國童裝協會副秘書長高燕在“中國童裝城杯”2010中國生態童裝創意設計大賽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內童裝之所以缺乏競爭力,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國專職童裝設計師數量不多,很多設計師主要以成人服裝設計為主,對于童裝只投入極少的精力,童裝整體設計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國內童裝產品開發設計更多的是一種借鑒和組合。“大企業借鑒組合歐、美、韓、日、港、臺的童裝設計,中小型企業則多是盯著大型企業的新產品出籠,等著借鑒和組合。”在國內童裝設計領域,一直流傳的“石獅人‘仿死’廣東,湖州人‘仿死’石獅”之說,可見童裝業抄襲模仿現象的盛行。
即便連國內童裝產業集群地、中國童裝名鎮的浙江湖州織里也飽受童裝設計人才不足的困擾。“雖然織里童裝這幾年增長勢頭很好,但織里的問題在于設計人才缺乏,目前織里童裝企業老板就是設計師。”織里童裝商會會長王英坦言,織里童裝企業的設計流程就是每次老板去國外市場逛店,看到好的款式、板樣就記下來回家模仿制作。
如果說此前的模仿抄襲還能讓童裝企業在產業初期“有賺頭”,隨著童裝品牌消費時代的到來,國內童裝企業更多地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與此相對應的是,隨著童裝市場品牌消費的看好,競爭已不斷升級,特別是國際品牌正在爭相進入中國市場, 國外企業新的企業理念、新的經營思想也開始滲入中國童裝業。
目前,童裝行業的集中度不高,其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著眾多服裝品牌,如森馬、拜麗德等,紛紛投巨資進入童裝連鎖領域;一批外資品牌如耐克NIKE、左丹奴、米奇MICKY、夢特嬌MONTAGUT等也紛紛進入中國,搶占童裝連鎖市場。
在國內童裝企業靠加大技改、擴能投入,努力擴展銷售渠道,建立連鎖品牌,以適應未來童裝行業發展的同時,國內童裝業的文化內涵和設計依然有著較大的落差。
設計突圍成途徑
業內人士指出,國內童裝領域一直缺乏領軍品牌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強勢品牌,就在于文化內涵的缺乏和設計的不足。現代的童裝要想贏得市場,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讓消費者接受其品牌的文化理念。
實際上,雖然嬰童消費熱潮這幾年很搶眼,但我國童裝市場的發展卻顯示出與之不協調的緩慢。“至今中國‘名師’中就一直沒有童裝設計師。”王英說。
業內人士表示,現在的兒童生活在一個卡通、動漫流行的年代,天真、活潑、樂觀、富于想像是他們的天性,因此,童裝企業要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就必須要使產品富于童趣,讓小朋友從中得到一種健康、積極的文化熏陶,而要做到這些,說到底就要求設計師和產品開發人員具備相當的文化水平,所以關鍵還是要從設計人才上突圍。正介于此,中國服裝協會、中國紡織出版社和北京服裝學院三家行業單位日前聯合支持啟動以發掘童裝設計人才,提高童裝產業設計水平的專業童裝設計賽事。
而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家“中國童裝名鎮”的湖州市織里鎮也欣然成為賽事的主辦方。“希望通過童裝賽事的舉辦,引導人們更多地關注生態童裝,推動國內童裝設計水平。”浙江湖州市吳興區區委常委、織里鎮黨委書記陳鑫堂說,作為童裝產業集群地,“織里就是童裝、童裝就是織里”,在織里經濟的快速發展中,童裝產業已成為織里人引以為豪的大亮點。
據中國商報記者了解,童裝產業已成為織里鎮的大產業,擁有童裝生產企業10000多家,有20多萬人專門從事童裝的生產、加工和銷售,年產值35億元,國內市場占有率已達30%。如同其他童裝產業集群一樣,織里童裝同樣面臨“產業強勢、品牌弱勢”的尷尬,設計人才不足更是成為制約織里童裝產業升級、持續發展的瓶頸。
今年8月18日,織里中國童裝城一期將盛大開城,二期工程也擬定于10月開建。業內人士指出,織里童裝正在籌謀品牌化和產業化集群發展的模式,搭建童裝制造的完備產業鏈,在生態綠色、品牌、設計方面有所突破因此將成為必然。
此外,隨著綠色環保的興起,對中國服裝市場的影響不言而喻,傳統的“童裝只要漂亮”的消費觀念已經徹底改變。服裝專家指出,“低碳”環保型童裝未來將受到市場青睞。為此,2010中國童裝創意設計大賽中,提出了“生態與童趣”的主題,從“設計”著手,引導童裝企業朝著低碳、環保方向發展。
據中國商報記者了解,此次童裝設計大賽面向全國(包括港澳臺)童裝企業設計人員、職業服裝設計師及服裝院校、藝術院校師生征稿,就是意在挖掘和培養服裝設計人才,搭建產業集群地和設計人才的橋梁與通道,幫助織里童裝產業集群地成功轉型成為具有創意型、環保型的品牌產業集群地,開啟一個時尚創新、綠色健康與商業價值結合的童裝時代。
大賽主辦方介紹,此次大賽征稿截止時間為9月1日。通過初評、提交成衣作品,將于10月下旬在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舉辦總決賽。此次大賽聘請了國內著名服裝設計師、專業院校知名教授和童裝行業及時尚界權威人士組成評審委員會,負責制訂大賽評審辦法和作品評審。大賽評審委員會主任由全國政協委員、國內知名服裝設計師、中國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吳海燕擔任。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