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項國標實施一周年 小部件仍是童裝出口“絆腳石”
“我想國內很多童裝出口加工企業和我們一樣,面對突如其來的召回通報,我們在不得不忍痛接受企業巨大經濟損失的同時,面對未來的企業發展又感到有些迷和茫不知所措。因為,一直以來我們都是嚴格按照輸出國強制的標準進行生產的,然而在嚴把質量關的情況下再接到退單召回的通報,我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是直接而又現實的經濟損失,二是面對國外瞬息萬變的標準規則,我們疲于應對,并終成了出力不討好的冤大頭。”
據鄭州一家童裝出口企業的負責人介紹,長期以來由于受政策的限制,鄭州許多不在出口加工區的服裝企業出口業務不能在鄭州直接辦理,只能輾轉到沿海城市才能出口。2009年初,鄭州啟動了“保稅物流”這一政策,隨后,也就是同年2月鄭州市天亮服飾有限公司一批價值58260美元的童裝在出口加工區順利通關,直接出口巴拿馬,可以說這是鄭州出口加工區迎來的筆業務。
可是,好景不長!盡管政策方面解除了某些限制,對鄭州某些對外出口企業來說似乎解除了束縛,但是近兩年來,由于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國外特別是歐盟國家和地區為了保護本國利益,紛紛針對兒童服裝的安全隱患制訂了不同的安全規范和準則。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