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裝發展形勢向好:為服裝行業增色
一年一度的國際兒童節悄然來至,自然跟孩子相關的話題又將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會把很大一部分的投資放在孩子的身上。多花一點的錢為孩子買高品質的服裝已經是很多家長的選擇。童裝行業2000年以后進入高速發展期,時至今日童裝發展處于什么的地位?發展中有什么樣的問題,又將朝著什么樣的方向發展呢?
童裝質量接軌國際高標準
據了解,2000年以后,我國的童裝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但是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必然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2003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對涵蓋童裝各個檔次和年齡段的共115種產品進行抽驗,其結果顯示有69種產品合格,46種產品不合格,產品合格率為60%,其中24個月以下幼兒服裝合格產品18種,產品合格率僅為30%。中國服裝協會童裝分會相關人士說:“現在這樣的情況幾乎不存在,我們的產品90%都是合格的。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國家童裝生產的標準比較高,多數都已經與國際標準接軌。同時新的標準也在不斷地推出,如即將制定出來的關于童裝繩帶等的標準。此外,國家對童裝標準的檢測力度也在逐年加大。現在消費者買童裝,尤其是在大商場買品牌童裝幾乎不用承擔任何質量風險。二是面料市場上有很多高質量的面料可供選擇,如高質量的棉質面料,用這些面料可以生產出高附加值的童裝產品。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愿意用這些面料作為原料加工童裝。然而,面對巨大的童裝市場,還是不能避免有些劣質產品的出現。這就需要消費者、企業、政府共同監管。”
據業內人士介紹,雖然我國童裝在質量標準上與國外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我們要在童裝的設計、文化、宣傳、渠道建設、品牌樹立等方面多向國外多學習。
“軍閥混戰”中產業格局漸顯
目前童裝產量僅占全國服裝總產量的10%左右,但整體發展形勢向好,處于發展的升級轉型期。國內的童裝品牌目前正處在品牌格局的形成時期。前些年,童裝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在市場上,并軍閥混戰各據一方。但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后,一些品牌慢慢倒下,而一些品牌漸漸站穩腳跟。業內人士稱,五年前年銷量過10億的企業幾乎沒有,但現在年銷售量過10億的企業已有一大批。但終的勝負還是有待市場的考驗。
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行業的競爭都非常激烈,但童裝在服裝行業中作為一個特殊的領域,對企業來說更是到處布滿了荊棘。據相關人士分析,童裝行業之所以特殊,主要原因是這個行業的資源非常有限,不僅僅是市場等方面的資源有限更重要的是人才資源稀缺。拿童裝的設計來說,目前沒有那個服裝院校開設有童裝設計專業。而成熟的童裝設計師應該是一個全才。除了懂基本的設計理念之外,還要了解兒童心理學、行為學等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設計出既符合孩子心理又適宜孩子行為習慣的衣服。但由于這些人才的稀缺,企業在發展的初期想獲得這樣的人才是比較困難的。大多數企業必須要靠自身慢慢培養人才,允許他們在發展中出錯,并承擔數額較大的出錯成本。隨著他們的慢慢成熟,才能為企業賺取更多的利潤。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