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母乳喂養周 母嬰行業專家&中嬰網 共同倡導母乳喂養
觀點前言
世界母乳喂養周,是由國際母乳喂養行動聯盟(WABA)組織發起的一項全球性的活動,年8月1日至7日為“世界母乳喂養周”,旨在促進社會和公眾對母乳喂養重要性的正確認識和支持母乳喂養。截止到2020年,在全球已有120個國家參與此項活動。 2021年8月1-7日是第30個世界母乳喂養周,國家衛健委發起“保護母乳喂養 共同承擔責任”的主題推廣。 上海母嬰健康專委會聯合中嬰網,發起母嬰行業期“世界母乳喂養周”倡導活動,并與數十家知名母嬰品牌和母嬰服務企業,聯合發起及倡導母乳喂養。 作為母嬰健康、產康服務的專家,上海母嬰健康專委會主任蔡紅女士對“母乳喂養”從專業角度,給行業帶來了自己的觀點和引導。
先我們必須明確保護、促進、提升母乳喂養,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所以整個社會環境的氛圍很關鍵,單指當前中國家庭中,阻礙女性進行科學母乳喂養的關鍵因素排序是:家庭因素>心理因素>身體原因。
目前我國的母乳喂養處于“兩極一穩”狀態,“兩極”即一種是自我主觀意識加上家庭的支持,能堅持母乳喂養至1~2年;兩一種情況是直接在產后斷乳,源于情感,可能會給予2~3個月母乳喂養,較多產后立刻斷乳,關注自身形象,擔心影響盡快工作狀態的較多。“一穩”即開始母乳:產后1~3個月堅持母乳喂養,但實際也是達到80~90%左右的母乳,添加少量奶粉、營養添加如魚肝油、鈣以及水等;隨著月齡增加的奶粉逐步加量,可達4~6月的母乳與奶粉進入6:4,甚至5:5狀態;半歲后的母乳喂養比例直線下降。
阻礙成功母乳喂養進行的關鍵因素是社會與家庭因素,其中嬰兒配方奶粉的不當廣告和營銷、家人對于科學喂養的認知不足、工作場所在女職工生育權益保障方面的不足,公共場所母嬰設施的缺乏,還有對哺乳媽媽的歧視等等,都是阻礙女性進行科學喂養的因素。同時,職業女性的綜合壓力越來越來大,除社會體系需要更多的專業人士繼續大量而又正確系統的母乳喂養知識與技能傳播,更需要更多成功母乳喂養女性的現身指導,處于不確定狀態的女性與家庭成員的宣教與直接指導,同時需要社會與國家政策上對于哺乳期女性的傾斜,尤其對于哺乳期女性居多企業以及家庭成員的連帶支持與真正意義上的幫助與支持。
鏈接:上海母嬰健康專業委員會
TA的簡介INTRODUCTION
• 易筋經傳人
• 醫療銀蛇獎獲得者
• 母嬰健康教育專家
• 上海母嬰健康專委會主任
• 產康標準指定專家
• 母嬰界平臺創始人
• 中家協母嬰委副主任
• 上海催乳師專委會主任
• 北京大學孕嬰童講師
• 原上海仁濟醫院婦產科醫務工作者
• 中國幼兒健康促進社區行項目負責人
蔡紅女士—編著書籍
•《寶寶水療與按摩》目前正在編寫中,已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程辦公室預定
•《母嬰保健護理手冊》(版)和(第二版)由上??茖W技術出版社和上海世紀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發行
•《居家乳房護理(催乳)》作為家庭服務業從業人員崗位技能培訓叢書,由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發行
推薦觀點RECOMMENDED
欄目合作COOPERATE
專訪熱線:021-6208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