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129款新國標羊奶粉擠占嬰配市場近30%的貨架,卻僅貢獻12%的市場份額時,整個行業正深陷“低谷發展”的泥潭——品牌們爭相收割“低敏好吸收”的品類紅利,卻無更多資源投入去擴大品類根基。
反觀營養品行業,中國市場規模預計2025年將突破8000億元,2030年進一步增至1.5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10.5%。營養品增長高速狂飆的背后,正源于其精準產品設計與專業化教育。兩者對比就揭示了殘酷的現實,羊奶粉的困境不在供需結構問題,而在品類價值認知的集體缺失。
羊奶粉行業更需認識到,通過研究營養品行業的崛起之道,可以為行業指明一條“品類特性研究+全家營養研究+精準產品開發”的破局路徑。這三把鑰匙,或能為整體行業打開千億市場規模的大門。
品類特性研究
用“科學鐵證”終結消費者的認知迷霧
營養品行業的成長核心,就是構建了打動用戶的“功能語言”,即將功效訴求轉化為可感知的科學語言。根據《中國保健品行業全景洞察》顯示,35.2%的消費者將產品功能作為購買首因,26.5%聚焦成分安全性。反觀羊奶粉的當下環境,其面臨的認知困境亟待突破,突出表現在90%乳糖不耐人群不知羊奶是解決方案,部分消費者仍被“喝羊奶會貧血”等誤區困擾。
那么到底如何實現破局呢?可以從三個方面實現全力攻堅:
1、基礎研究產業化:任何營養食品的品類要需求突破,必須建立在營養價值的根基上,那么研發就必然是選擇之路,可以學習澳優建立“1+6+N”全球研發體系,聯合瓦赫寧根大學實證羊奶小分子吸收率,將營銷話術轉化為SCI論文級結論,同時建立健全專利體系,以此來構建技術護城河。
2、教育內容場景化:不同于傳統的成分宣教,新時代人群對于達人種草的推薦更為接納,這就需要羊奶粉摒棄“成分羅列式”宣傳,可借鑒崔玉濤養育中心模式,比如通過行業有品牌聯合崔醫生拍攝并傳播《崔游記》,以溯源紀錄片方式呈現牧場到罐裝的全鏈條,通過用可視化的“藥品級管控標準”構建信任基礎。
3、優勢對標精準化:要持續洞察并細分羊奶粉的品類優勢,尤其鎖定與牛奶的核心差異點,比如羊奶脂肪球直徑相較牛奶小1/3、短鏈脂肪酸占比35%(牛奶為17%)、αS1-酪蛋白致敏率更低,這些可以構建品類價值的根基。但這些優勢需要轉化為生物特性優勢,比如轉化為“消化效率提升X%”“敏感風險降低X%”等可量化指標,這將吸引更多人群關注及選購羊奶。
同時,在推動羊奶整體產業發展上,陜西羊奶產業的推廣模式同樣值得借鑒,比如陜西“優質羊乳工程聯盟”的實踐更具啟示性,即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牧草種植、奶山羊飼喂、原奶運輸等全流程溯源,用數據破除“純羊不純”的質疑。依托羊奶行業協會及品牌聯盟的合力,才能真正推動羊奶整個品類的教育工作,為羊奶行業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全家營養研究
從小眾品類到全家健康的營養管理
營養品行業的爆發,源于對不同人群的精準需求把握,這種堪比“手術刀式”的痛點切割,在兒童護眼、女性膠原蛋白、中老年關節養護等多方面表現亮眼。
而羊奶行業,當下仍在單純的產品思維里“打轉”,很有必要借鑒營養品的全家健康思維,也就是針對家庭成員不同痛點,以精準化營養融合羊奶優勢,將自身打造為首選的乳制品。當下羊奶粉添加的營養素配方趨同,營養品卻在從嬰幼兒到老年群體,不斷精耕需求及專研配方,這也是羊奶粉行業需要重點借鑒的地方。
那么,以營養品為前行燈塔,羊奶粉行業到底如何前行呢?核心就是需重構精準體系:
1、人群細分戰略:羊奶粉核心是母嬰類產品,那么圍繞“低敏配方+乳糖不耐煩”等品類優勢可以持續發力,但針對兒童人群、女性人群和中老年人群,則需就其身體營養所需或痛點特征,引入包含丹參黃酮或益生菌等在內的專研配方,尤其可融入藥食同源的成份,為羊奶粉實現產品溢價。
2、生命營養追蹤:無論是母嬰品牌倡導的“生命早期營養”研究項目,可將羊奶適配國民寶寶敏感體質的優勢進行權威論證,還是營養品針對不同人群不同年齡段的需求追蹤,都在反射著營養配方會因生命變化而產生差異,比如中老年人群代謝緩慢后,就通過助力腸道消化的營養,來改善腹脹腹瀉的問題,那么針對此年齡段的人群進行跟蹤效果研究,也將會更有力地論證羊奶品類功效。
精準產品開發
從奶粉罐到全域營養載體
營養品的劑型革命揭示了殘酷真相:消費者買的不是成分,而是解決方案的體驗。軟膠囊、軟糖以新穎口感占據營養品主要市場,千元以上高端產品卻靠制藥級工藝,在營養品行業贏得16.7%份額。這些市場現狀與相關數據,都證明消費者愿為“有效+好吃+便捷”三重體驗付費。
審視羊奶粉行業的形態,要實現成功突圍,那么就需要借鑒營養品“打法”則顯得迫在眉睫:
1、場景化劑型創新:針對職場媽媽推出條狀速溶羊奶粉,數秒沖泡解決早餐場景;同時,為兒童開發凍干羊酸奶塊,讓其成為零食柜里的健康擔當;當然還可以借鑒養胃粉的方式,打造功能性羊奶片,切入胃部養護市場,當圍繞用戶場景來設計產品,那么羊奶粉將擁有許多種可能性的市場。
2、技術破界攻堅:隨著冷鏈技術等工藝日趨成熟,將鮮羊奶保質期延至21天,打入便利店鮮食柜;同時利用酶解工藝開發水解羊乳清蛋白粉,使致敏性大幅降低,更適合敏感人群。
3、服務生態捆綁:營養管理絕不是冷冰冰地提供產品銷售,而應該是導入精準化的專業服務,比如當前部分的母嬰品牌導入了Ai設備及體系,為購買營養品的顧客提供多樣化服務,那么羊奶也可以學習這樣的方式,比如購買中老年羊奶粉建立客戶健康檔案,贈送骨密度檢測等多種貼心福利,將交易轉化為健康管理服務。
縱觀當下的市場環境,羊奶粉正站在轉折點。現階段129款羊奶嬰配奶粉的混戰是表象,構建品類價值才是崛起的源動力。那么羊奶業借鑒營養品行業的“三把鑰匙”——用品類研究重建認知坐標,用全家營養打造更多需求場景,用產品創新拓寬價值邊界——這個小眾品類才能真正實現跨越“規模瓶頸”。
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奧利弗·威廉姆森所言:“交易成本最低的模式終將勝出。”當羊奶粉以專業之力降低消費者的決策成本,以透明之心重建行業信任基石,千億市場的曙光便不再遙遠。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