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分能破內卷,才可在存量競爭下的嬰配粉市場分得一杯羹。
在嬰配粉市場增速放緩、價格戰與同質化競爭愈演愈烈的當下,中國嬰配粉市場早已進入 “零和博弈” 階段,“內卷”已成為行業常態。尼爾森數據顯示,2024年嬰配粉銷售額整體下降7.4%,而注冊制下通過新國標審批的配方數量卻突破400個,傳統牛奶粉、山羊奶粉陷入價格戰迷局,一批敏銳的乳企將目光投向更小眾的品類 —綿羊奶。
從藍河、宜品的品類占位,到春綿、貝特佳、羊羊100等中小品牌的加速布局,以及2025年羊奶粉行業老兵—御寶,重磅推出一款純綿配方羊奶粉——至護優。
這個曾經被忽視的細分賽道正掀起新一輪價值戰。這場在“細分中尋找細分”的突圍戰背后,是品類替代的邏輯,是乳企在 “超高端化” 競爭中重構價值體系,也是消費升級、技術迭代與產業鏈下的三重邏輯重構。
奶源賣點稀缺性
稀缺在哪里?
1、奶源稀缺
根據公開數據,全球綿羊奶產量僅占乳制品總量的1%,2021年全球綿羊奶產量1078萬噸,僅為山羊奶產量的51.7%,且中國優質綿羊奶年產量不足50萬噸占全球4.6%,顯示出綿羊奶在全球范圍內的稀缺性。山羊奶因其適應性強、產量高,成為許多地區的主要奶源,而綿羊奶則因養殖條件要求較高、產量較低,供應相對緊張。
中國的優質奶源地主要集中在陜西、內蒙古等干旱和半干旱地區。這些地區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適合奶山羊和奶綿羊的養殖,尤其是綿羊奶的生產對環境和飼料的要求更為嚴格。陜西和內蒙古憑借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中國綿羊奶的主要產區,受氣候和草場退化影響,產能提升緩慢。由于綿羊奶產量有限,且市場需求逐年增長,奶源供應壓力日益凸顯。
2025年即將實施的新國標對乳源純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規定乳源純度必須≥70%。這一標準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對生鮮綿羊奶的質量要求,導致生鮮綿羊奶的收購價格大幅上漲。由于綿羊奶本身產量有限,加上新國標的嚴格限制,預計未來幾年綿羊奶的供應將更加緊張,價格也將持續攀升。
2、產品稀缺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通過新國標(GB 10765-2023)注冊的綿羊奶粉不足20款,占嬰配粉總通過數的不到3.5%,凸顯了綿羊奶粉市場的稀缺性。主要品牌有宜品、藍河、SpringSheep春綿、歐恩貝、御寶、羊羊100、貝特佳等,整體數量有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在奶粉產品同質化的今天,產品稀缺反映了市場供需失衡,通常意味著該產品的生產門檻高、資源有限或技術難度大,導致供應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稀缺產品在市場中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
首先,高溢價能力,由于供不應求,稀缺產品的價格往往高于普通產品,為企業帶來更高的利潤空間;其次,品牌差異化,稀缺性能夠提升產品的獨特性和高端形象,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和忠誠度;第三,市場壁壘,稀缺產品的技術或資源壁壘使得競爭對手難以模仿或進入,從而形成天然的護城河;最后,需求驅動,稀缺性會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尤其是在高端市場,稀缺產品往往被視為身份和品質的象征,進一步推動市場需求。
營養賣點可塑性
綿羊奶被譽為 “奶中之王”,在營養性方面具有諸多天然優勢及科學依據,這也為其在奶粉行業帶來豐富的賣點可塑性。
從營養成分來看,綿羊奶的蛋白質含量頗為突出,約達5.6% ,相比之下,山羊奶的蛋白質含量為3.1%,使得它在人體吸收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因此,綿羊奶可主打 “天然高蛋白,吸收更高效” 的賣點,尤其適合對蛋白質需求較高的嬰幼兒、孕婦以及健身人群。
脂肪方面,綿羊奶的脂肪含量為7.2% ,高于山羊奶的4%。綿羊奶的脂肪球直徑較小,僅為3.2微米,而山羊奶的脂肪球直徑約3.5微米。并且,綿羊奶中中鏈脂肪酸(MCT)占比高,能夠快速為人體提供能量。
礦物質方面,綿羊奶中維生素 B1、B6、B12、維生素C、煙酸、泛酸、葉酸與生物素等含量均高于牛奶和山羊奶。維生素B6可調節代謝、增強免疫力;維生素B12促進細胞發育,預防惡性貧血;煙酸、泛酸和葉酸對生物代謝和血紅蛋白合成不可或缺,有力反駁了 “喝羊奶貧血” 這一針對普通羊奶的觀點。
此外,受母山羊油汗等因素影響,山羊奶膻味比綿羊奶重,且綿羊奶中的原生 OPO 結構脂更接近小分子結構,口感綿密清淡,更易被寶寶接受,盡管現代技術已改善了山羊奶粉的口感,但綿羊奶在口感上仍具有一定優勢
奶源稀缺性× 營養密度= 定價權提升。
在奶粉行業,綿羊奶的天然營養優勢為其在奶粉行業中的賣點可塑性提供了堅實基礎,營養賣點可塑性體現在不同產品類型中,向高端化與功能化趨勢發展。品牌方可通過精準定位、科學營銷和持續創新,綿羊奶粉有望在高端市場占據更大份額,成為奶粉行業增長的新引擎。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