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對于國內奶粉品牌的信心和認知在逐步提高,對市場規模的增長有積極推動作用。特別是在某些國內大品牌不斷強化品質和提升品牌形象的背景下,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市場規模穩步上漲。
日前,貝因美發布了2023年三季度報告,主營業務保持穩定,盈利能力持續改善,業內人士直言,大國品牌貝因美穩步發展。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1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36.46萬元,同比增長11.56%左右。
“當前貝因美處于困境反轉階段,產品不斷迭代升級,邊際改善望加速。”華鑫證券在研報中表示,看好貝因美持續推陳出新,努力提升市場影響力。
作為“奶粉第一股”的貝因美主要從事嬰幼兒配方奶粉、營養米粉和其他嬰幼兒輔食、營養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大單品“貝因美·愛加”、“可睿欣”、“菁愛”等主要產品均已完成新國標第二次配方注冊。

“新國標的落地,一方面可以促使企業在技術研發、工藝改良、原材料選用、品控管理、產品檢測等多方面更加優化,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升級發展。另一方面,或會加速行業的洗牌。此前,約10%的頭部企業占據了75%~80%的市場份額。”乳業資深王丁棉表示,新國標出臺后,由于大企業在資金、研發力等多方面具備優勢,更容易注冊配方,市場天平將進一步向頭部企業傾斜,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眾所周知,貝因美擁有穩定、高品質的奶源,這為其產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對其奶源進行嚴格的管理和質量控制,以保證最終產品的質量。在國內享有較高的品牌認知度和口碑,消費者通常將其與高品質、可靠等特點聯系在一起。
正如貝因美方面所言,公司在全國各地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公司堅持“對寶寶負責,讓媽媽放心”的質量方針,逾三十年來從未出現過重大質量安全事故,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了堅實的信任基礎。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和品牌的要求將逐步提升,對于奶粉這種直接關系到寶寶健康的產品,更是如此,這讓貝因美受益匪淺。
雖然今年以來,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受到出生人口下降和新國標更替兩大事件的雙重擠壓,競爭異常激烈。但貝因美在去年早早推進新國標注冊工作,同時持續推動數智化變革和降本增效,所以在今年前三季度的市場中表現穩健。
從去年開始,貝因美就積極推動產品的新國標注冊,截至今年上半年,貝因美已完成12個重點系列,36款產品的新國標注冊,其余產品的注冊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并且貝因美積極推動數智化變革,通過數據中臺建設實現了數據賦能終端。
如今,貝因美的產品主要通過經銷商、電子商務、直供客戶等渠道進行銷售,同時部分產品通過總承銷模式和包銷模式進行銷售,公司已基本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業務模式。
盡管近年來新生人口數量不及預期,但是我國的嬰童產業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隨著我國居民對國產乳制品的信任度不斷提升,居民對于配方乳粉、奶基營養品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張。
同時,孕嬰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還存在巨大潛力,疊加新國標實施,部分中小品牌市場出清,龍頭企業未來仍有充分的發展空間。
在乳業研究員宋亮看來,從母嬰行業整體的現狀來看,第一個是去產能的過程,第二個是優化品牌的過程,第三個是不斷豐富精準性、不斷豐富產品品類的過程。“我認為未來前景依然會向好,前提是未來的母嬰行業將會是一個高附加值、精細化、精準化、服務化的特色產業。”
值得關注的是,貝因美持續更迭營養米粉/米糊,各類成人奶基營養品,比如“愛諾達”系列益生菌和乳鐵蛋白營養奶粉,持續推動新產品開發上市,不斷滿足消費者新的需求。
近年來,在貝因美等頭部企業的引領之下,國產奶粉通過不斷加強產品質量和提升品牌形象,進一步贏得了消費者的信賴。國產奶粉在未來可能將繼續提升其在市場中的份額,通過提供與國際品牌相匹敵的產品質量和更貼近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此前,貝因美方面明確表示,“孕嬰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還存在巨大潛力,疊加新國標實施,部分中小品牌市場出清,公司主營業務未來仍有充分的發展空間。”
“行業制約因素有望逐步解除,貝因美業績有望持續提升。”信達證券在研報中指出,一方面,伴隨疫情影響逐步減弱,出生人口的數量有望迎來階段性的反彈;另一方面,新國標的注冊有望出清部分中小品牌,市場占有率有望向頭部品牌集中。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