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的消費市場持續復蘇,就快速消費品市場而言,相對于去年居家在家囤貨的較高購買水平,整體銷售相對去年同期持平,處于穩健回歸的態勢。近日,凱度消費者指數提煉并總結所觀察到的六個小趨勢,助力品牌應勢謀變。
其中,營養品、保健品、功能性飲料仍然保持非常不錯的增長,去年受益于疫情的一些品類,如米面糧油的消費出現了回落,而社交驅動流動性放開后美妝護發品類出現明顯的反彈。
趨勢一:健康需求的持續進化
今年上半年,消費者對無糖汽水的購買減少,但對無糖即飲茶的需求增加;低鹽醬油需求增長,但無添加醬油的需求爆發。益生菌在健康營養品中增長遠超復合維生素。高功效抗老面霜的需求也顯示雙位數增長,消費者更青睞科學實證和專屬成分的產品。
除了對身體健康的追求,消費者對精神健康的需求也增加,他們希望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平衡工作和生活,以及獨處的時間。這推動了情緒經濟的發展,滿足消費者精神健康需求將成為新的商機。
趨勢二:精明消費的“取”與“舍”
消費者在消費降級和升級之間做出取舍。在許多品類中,消費者愿意購買品質更高的產品,并為提升生活質感和健康而支付溢價。不同的零售業態也因此獲得商機。年輕消費者對零食折扣店感興趣,盒馬奧萊等硬折扣店也迅速擴張。中產階級成人家庭更喜歡會員店。新消費升級的商品成為他們卷的對象,代表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費選擇。
趨勢三:“社群”零售的新變局
中國的零售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線下實體業態中,大型商超(購物中心、大賣場、大超市)在疫情之后一直處于低迷狀態。但近場渠道(小超市、便利店、雜貨店),在今年上半年同比獲得雙位數的增長。近場業態提供了品質生活和便利,同時也成為人與人之間的紐帶。
在線上業態中,興趣電商和貨架電商提供了人找貨和貨找人的選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抖音直接搜索產品并購買。抖音上購買快消品的消費者比例接近京東。
趨勢四:輕戶外正當時
消費者渴望回歸正常生活和自由流動,使得戶外成為今年最有潛力的消費增長領域。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出行、逛街、運動等家外消費場景的增長尤為顯著。輕運動的流行,如露營、飛盤、騎行、滑板等,不僅幫助消費者釋放情緒,還為品牌創造了新的商機。這些運動滿足了消費者的社交和趣味需求,也催生了與朋友分享、便捷/便攜消費的需求。許多品牌正在積極抓住這些機會,推出各種創新產品和服務,以滿足輕運動背后的增長需求。
趨勢五:精耕細分人群
針對這類群體做到消費在線、服務在線、體驗在線,將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潛力。
品牌需要精確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多樣性,并專注于滿足他們的需求。年輕單身人群喜歡在頭發造型、洋酒、貓糧等品類上花費較多,但也喜歡購買小包裝洗發水和防曬產品。銀發族在照顧家庭之外,也開始注重自己的生活方式,購買護發精油和香氛產品。他們的購物方式也更多地轉向在線購物。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在抖音上購買快速消費品的銀發族家庭,戶均花費同比增長了近50%。如果品牌能針對這類群體做到消費在線、服務在線、體驗在線,將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潛力。
趨勢六:下沉市場的升級機會
下沉市場已成為各大企業拓展業務的必爭之地。過去一年,無論是本土企業還是外資企業都在加速進軍下沉市場。下線城市的消費者在某些品類上的消費水平,如白酒、洗衣用品和常溫牛奶等,已經接近一線城市。廠商需要真正了解下沉市場消費者的需求,更新認知,制定正確的戰略布局。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