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喂車緩緩駛過,撒下精確配比的營養飼料;奶牛排隊走上轉盤式全自動擠奶機;一個個瓶蓋在高速運轉的流水線上“飛奔”、一瓶瓶灌裝好的酸奶被機械臂整齊入箱……從養殖牧場到加工車間,這些智能化的場景在寧夏吳忠市已是司空見慣。
奶業是寧夏確定的“六特”產業之一。作為寧夏奶業發展的核心區,吳忠市地處國際公認的“黃金奶源帶”,這里日照充足,氣候干爽,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被專家稱為“奶牛的天堂、乳企的福地”。近些年,吳忠市立足優質奶源資源,著力打造“高端奶之鄉”,通過“以商引商”引入龍頭企業,鏈動奶業上下游,扶持中小企業走差異化道路,推動奶業提質升級。在當前我國奶業進入下行調整的時期,吳忠積極應對、精準施策,幫助養殖場(戶)和乳品加工企業渡過難關,確保奶業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夯基礎 引龍頭 鑄鏈條
吳忠奶業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發展。散戶喂養、手工擠奶曾是很長一段時間內吳忠奶業的主要生產方式。規模小、養殖成本高、牛奶品質參差不齊成為無法忽視的問題,加之加工企業小且弱,所以奶業抗風險能力較差。
走規模化養殖之路,是夯實奶業發展基礎的第一步。開展“出戶入園”“出戶入場”等工程,十年間,吳忠建起利通區五里坡、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青銅峽市牛首山三大奶牛養殖核心區,全市規模養殖場增至149家,規模化養殖比例達99%。
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的同時,吳忠在打通上游牧場養殖與下游乳品加工上下功夫,招商引進伊利、娃哈哈、新希望等國內大型奶企。
“伊利在進入寧夏之后不斷吸納合作牧場。”寧夏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行政經理黃成表示,目前伊利在吳忠的合作牧場已增至近120家。龍頭乳企的入駐不僅加速了吳忠奶業的集約化、規模化,同時也帶來了全球先進的加工體系。
在寧夏伊利乳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吹瓶機、灌裝機等機器正在快速運轉。“這是安慕希生產線,每小時可灌裝4.8萬瓶,一天的產量約為260噸,相當于一個萬頭牧場的產奶量,像這樣的生產線我們有3條。”據黃成介紹,從2010年落戶吳忠至今,伊利已建成生產線53條,實現日產能4700噸,日收奶量5200噸,寧夏伊利生產基地也被中國乳協稱為全國最大的液態奶單體生產基地。
先進的加工技術及設備的應用讓吳忠奶業產能得到充分釋放。伊利、娃哈哈、雪泉等10家生鮮乳加工龍頭企業日加工能力共超6000噸,占全區的60%。
借助龍頭企業快速發展的勢頭,吳忠補鏈條、聚集群,通過“以商引商”模式吸引包括冷鏈物流、印刷包裝等多家配套企業落戶吳忠市。
去年,吳忠市政府與寧夏伊利合力引進寧夏匯偉包裝科技有限公司投產,公司主要為乳企配套研發、生產食品級包裝材料。“在乳企的帶動下,我們的訂單不斷增長,預計今年公司和寧夏伊利乳業的合作訂單可達3000萬元。”寧夏匯偉包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俊賢對未來充滿信心。
目前,吳忠已形成飼草種植、奶牛養殖、乳品加工、冷鏈物流、印刷包裝等上下游貫通的全產業鏈,一二三產實現深度融合,綜合產值達280億元,直接或間接帶動近5萬人從事奶產業,人均年收入6萬元,奶業已然成為吳忠人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
強品牌 謀差異 增價值
作為寧夏奶業的核心產區之一,吳忠以“高端奶之鄉”為目標,做優品質、做強品牌。
“除了安慕希系列,金典、舒化奶、QQ星等都是在這里生產的。”黃成說。繼伊利之后,全國性乳企“搶灘式”入駐吳忠,蒙牛、新希望、光明等企業紛紛在此布局高端乳制品生產線。
為進一步提升品質、加快品牌建設,吳忠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等科研院校,通過系統研究成功篩選“吳忠牛乳”特征指標兩個,摸清了“吳忠牛乳”的營養品質特性;成立“吳忠牛乳”地理標志教授工作站,研究制訂“吳忠牛乳”團體標準,促進“吳忠牛乳”地理標志農產品與奶業全產業鏈標準化、優質化建設深度融合。
隨著產品升級和消費升級,健康化、低溫化逐漸成為乳品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在全國性乳企占據常溫液態奶大部分市場的情況下,吳忠鼓勵地方中小型乳企走差異化的發展道路,發展巴氏奶和特色酸奶產品,在低溫奶中尋找新的增長點。
“與常溫奶的高溫殺菌方式不同,巴氏奶采用低溫殺菌,雖然保質期較短,但它保持了牛奶的醇正口感和天然活性營養,很受本地消費者青睞。”寧夏雪泉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雪泉乳業”)董事長滿雪峰認為,作為一家創立近30年的本土企業,雪泉乳業的區位優勢和市場認可度將是其發展巴氏奶的優勢。
此外,雪泉乳業也組織研發團隊進行低溫酸奶的研發,創新推出結合西北特色的黑米青稞酸奶、藍莓青稞酸奶,以及符合年輕人口味的黃桃燕麥酸奶、草莓燕麥酸奶等不同產品,遠銷上海、廣東、深圳、海南等地。
在積極推動高品質進階的同時,吳忠也加快促進奶業向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加大奶酪等高附加值產品研發生產力度,搶占奶業發展“潮頭”。今年,吳忠市聯合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先后試制出了適合食品加工需求的馬蘇里拉奶酪、與日常佐餐和搭配紅酒的切達奶酪、適合國人口味的農家奶酪和融合枸杞風味的特色枸杞奶酪,并出臺了《“吳忠牛乳”切達干酪生產技術規范》。
減成本 穩價格 強信心
去年末至今,國內原奶供需平衡被打破,奶業擴規提質受到一定影響。
根據吳忠市統計局的最新數據,截至去年末,吳忠奶牛存欄33.42萬頭,較上一年增長14.5%,生鮮乳日產量達4100噸。記者調研了解到,受奶業市場波動的影響,吳忠雖然存在著生鮮乳生產量大于供應量、生鮮乳收購價格較低的現象,但總體上依然維持穩定,沒有出現奶農嚴重虧損、企業資金壓力大等問題。
如何在奶業下行的“風浪”中站穩腳跟?吳忠聚焦問題,精準施策。
針對奶業生產端優質飼草料不足,成本持續走高等問題,吳忠堅持“種養結合、草畜一體、多方供給、綠色循環”的發展思路,建立優質飼草基地,全市種植青貯玉米、苜蓿等70萬畝,基本實現自給;深化與多家飼料公司合作,拓寬飼草料供銷渠道;積極實施糧改飼、優質高產苜蓿等項目,補貼引導奶牛養殖場通過流轉土地種植飼草,促進種養結合,提高養殖效益。
在加工端,吳忠鼓勵龍頭企業發揮引領擔當作用,穩定生鮮乳收購價格。寧夏金宇浩興農牧業股份有限公司擁有4座萬頭牛標準化牧場,生產的牛奶大部分銷往伊利,“目前我們還是不愁銷的,因為和伊利簽訂了長期合同,所以當在外面的價格只能賣到兩塊二毛錢的時候,他們依然能給我們三塊七八毛錢的價格。”公司董事長金志華表示,因為有大企業“托底”,所以目前他們所受的沖擊在可承受范圍內。
另一方面,為減輕加工企業運營壓力,今年5月,吳忠在全區率先出臺了《吳忠市促進牛奶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的實施方案》,統籌安排區、市、縣三級財政資金3200萬元,主要用于落實牛奶收購增量補貼和乳品加工企業擴源增量補貼,目前,已先后兩次兌付補貼資金743.53萬元。
“我依然非常看好吳忠的奶業發展前景,我相信困難只是暫時的。”金志華表示,他對于奶業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這種信心一方面來自國家長久以來對產業的支持政策,另一方面也來自他對于產業發展趨勢的觀察。“短期內,國內奶業面臨著階段性奶源過剩,但從長期看,我國人均乳制品消費量遠未達到飽和,乳業市場依然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和潛能。”金志華說。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