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特醫嬰配市場增長迅速
在整個特醫食品市場中,特醫嬰配存在巨大的供需缺口,一方面目前我國有特殊需求的嬰幼兒群體日益龐大,同時針對早產、乳糖不耐受以及消化吸收障礙等不同需求痛點,衍生出的產品品類也越來越細分。據統計,我國早產兒出生率約為10%,乳糖不耐受的嬰幼兒發病率可達46.9%-70.0%,每個寶寶平均每年腹瀉約2次,這就激發了防腹瀉、抗過敏、早產兒等細分類目的增長。
用戶需求倒逼產業升級,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布局嬰幼兒特配粉賽道,在已通過配方注冊的奶粉中,針對嬰幼兒的特配粉數量也逐漸增多。例如達能、雀巢、美贊臣等在特配粉賽道具備深厚積淀、多元產品和領先優勢,同時國內品牌也在持續發力,飛鶴2021年推出“蓓舒消”特殊醫學用途嬰兒無乳糖配方食品;澳優2022年取得湖南省首張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許可證,旗下品牌海普諾凱1897推出了特醫嬰配食品“稚舒”,和氏2022年投建首家“特殊醫學用途配方羊奶粉生產工廠”,圣桐特醫提出“特醫分階喂養”理念等。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特醫食品的不可替代性,具有復購率高、用戶粘性大等特點,其增長速度也十分快。根據魔鏡市場情報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在天貓淘寶平臺銷售的特醫食品中,紐康特深度水解奶粉漲幅最快,銷售額同比增長206.4%。1-7月,淘寶天貓平臺防腹瀉/抗過敏、低體重/早產兒奶粉銷售額分別同比上漲18.5%、31.8%。
02
科研能力是“入場券”
特醫市場快速擴容過程中,各地政府也給予了政策扶持,譬如云南滇中新區對取得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證書的每項給予100萬元補助;廣東東莞松山湖對通過注冊取得國產或進口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批準證書的,按每品種一次性給予50萬元獎勵;山東膠州對取得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證書的,給予1:1配套資助,并給予最高200萬資助;黑龍江哈爾濱對獲得國家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批件且在市內落地生產、年銷售額超5000萬元的企業,每個批件獎勵200萬元。
與此同時,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副會長厲梁秋表示:“特醫食品領域門檻高、投入大,雖然很多企業想進入,但并未形成大的資本市場。如果沒有足夠的研發能力、生產能力等,僅靠抄襲配方或參考某個配方來做產品,將會面臨尷尬境地。”
市場份額的競爭是面子,科研競爭才是里子,科研能力才是企業入局的“入場券”。以特配粉為例,高難度的技術壁壘、長時間的研發周期、復雜的審查過程,會消耗企業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成本也更高。而乳企只有在科研能力、生產技術、人才儲備等方面都具備一定實力才能入局。
綜上來看,特醫食品市場發展“大有可為”。當前特醫食品市場瞬息萬變,乳企正迎來專業致勝、品牌致勝、科研致勝的新階段,唯有加強科技創新、強化綜合實力,才能在特醫食品賽道擁有一席之地。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