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中商母嬰產業研究院發布《2023中國小分子奶粉調研報告》,該報告指出,小分子奶粉并不只是噱頭,確實具有相關科學依據。
國家中商母嬰產業研究院院長蔣化書指出,近年來,小分子奶粉深受消費者青睞,越來越多的寶媽愿意給自己的寶寶選擇更適合腸道吸收的小分子配方奶粉。
據國家中商母嬰產業研究院調研數據顯示,截止到2023年6月份,國內配方奶粉已有超60多家品牌入局小分子奶粉市場。預計小分子奶粉市場規模在短期內有望增長到100億元人民幣。
國家中商母嬰產業研究院院長蔣化書指出,小分子奶粉主要指奶粉中的蛋白質結構、乳糖結構、脂肪結構等,被分解為小分子結構,甚至一部分蛋白質被直接轉化為可被人體直接吸收的氨基酸的這一類奶粉的總稱。小分子奶粉對于寶寶腸道來說,具有分子小、易消化、好吸收等特點。
國家中商母嬰產業研究院院長蔣化書表示,牛奶中的蛋白質分為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兩種,而乳清蛋白分子結構平均較酪蛋白分子結構更小。酪蛋白的分子量為20—25kDa(千道爾頓),而乳清蛋白中含量占比70%—80%的蛋白質分子量為14—19kDa(千道爾頓)。因此乳清蛋白分子結構更小,更易于消化和吸收。為什么母乳更適合消化吸收呢?因為母乳中乳清蛋白含量較高,就相對更易消化吸收。很多品牌的配方奶粉因調整了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配方奶粉中添加水解蛋白,或者直接添加α-乳清蛋白/α-乳白蛋白(超過9成乳清蛋白含量)生產出來的奶粉就可以稱之為小分子奶粉。
同時,國家中商母嬰產業研究院院長蔣化書表示,還有用采用添加乳酸菌進行發酵工藝生產出來的暢點發酵型乳酸菌奶粉,也可以稱之為小分子奶粉。因為乳酸菌在鮮奶發酵過程中,直接把鮮奶中大分子的蛋白質結構、乳糖結構、脂肪結構等,分解為小分子結構,甚至一部分蛋白質被直接轉化為可被人體直接吸收的氨基酸,這樣生產出來的奶粉就是小分子奶粉。
國家中商母嬰產業研究院院長蔣化書表示,如果寶寶腸道消化、吸收能力不好的話,建議選擇小分子奶粉會更好。同時,如果寶寶腸道菌群紊亂,體內缺少益生菌,喝奶粉易上火、嘴巴有口氣、大便干、大便硬,或者是經常腹瀉,或者是寶寶腸道缺乏乳糖酶,對乳糖不耐受,則建議選擇暢點發酵型乳酸菌奶粉會更好。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