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全國29萬嬰幼兒因為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而出現泌尿系統異常,其中六人死亡,這一重大衛生事故致使國產奶粉品牌全線受到重創,全球多個國家禁止中國乳制品進口。到2011年,全國仍有7成民眾不敢購買國產奶粉。但是,有一家國產奶粉品牌卻異軍突起,三年時間營收從40億做到了上百億,并且帶領了中國民族乳業品牌的騰飛。
這就是飛鶴奶粉。飛鶴做對了什么?
一、抓住客戶痛點,找準戰略定位
面對逆境,如何突圍?戰略機制告訴我們,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做出正確的戰略取舍。這是商業成功的根本。
一項對全球范圍內人乳成分的分析結果表明,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飲食文化和生活習慣下的個體在母乳成分和結構上也有顯著差異——亞洲人和歐洲人的母乳成分不同,法國人和中國人的母乳成分更不同。什么樣的奶粉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
飛鶴研究自身發展歷程,發現了自己區別于外資品牌的核心優勢:公司50年來專注研究適合中國人體質的奶粉,參加過科技部863項目,打造了專業、深入、廣泛的母乳數據庫。
飛鶴結合自身優勢敏銳捕捉到了商業機會。飛鶴看到了這一機會,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那就是只有確立研發“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這一戰略方向,才會贏得未來。
二、舍得投入、敢于投入
為了打造出“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產品,突破行業同質化競爭的困局,飛鶴在產品研發、奶源管控、營銷布局上不斷發力和投入:
飛鶴帶頭建立起專業的中國母乳數據庫。十多年之間橫跨15個省,采集7000多個母乳樣本,全面分析中國母乳2000多種成分,次揭示出包括中國母乳氨基酸模式等在內的手數據;
飛鶴在產品“星飛帆”上加大研發,在行業內率先添加OPO結構脂、α-乳白蛋白與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使“星飛帆”系列產品的營養成分與中國母乳更加接近,并通過針對中國寶寶的臨床喂養實驗驗證了其喂養效果與母乳喂養沒有明顯差異;
飛鶴在吉林、黑龍江等地陸續投產建設5個工廠,在北緯47度的加拿大金斯頓也建立了工廠,因為北緯47度地帶被稱為“黃金奶源帶”,環境和氣候適合奶牛生長;
在營銷方面,線下,飛鶴在國內已經建立了超過11萬個零售網點,打通母嬰店和商超渠道;線上,不僅可以借助天貓、京東等大平臺銷售,還可以獲取用戶和交易數據,進行精準營銷、選品布局。
是什么造就了國產奶粉行業的奇跡?要就是戰略機制。要有“成為”的志向,要研究客戶、研究對手、研究自身,找準定位、大手筆投入。須知,戰略機制決定企業增長空間。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