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三胎了嗎?甭管你生沒生,資本已經坐不住了。
2021年10月14日,母嬰品牌孩子王(股票代碼301078)登陸創業板。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6.27億元人民幣,發行價格5.77元/股,發行數量108,906,667股,發行市盈率20.23倍。上市日,孩子王股價迎來高光時刻,當日大漲303.81%,總市值253.50億元。
據《艾問人物》(IASK-MEDIA.COM)了解2009年,汪建國創立孩子王。作為母嬰零售賽道的頭部玩家,孩子王在全國范圍內坐擁500家門店,擁有會員人數超過4800萬人;APP超過3300萬用戶,月活躍用戶數超190萬人。
招股書顯示:“孩子王立足于為準媽媽及0—14歲嬰童提供一站式購物及全方位成長服務,公司深度挖掘客戶需求,開創了以會員關系為核心資產的單客經營模式。”據悉,孩子王大量收入來自于會員,截至2020年末,孩子王會員人數超過4200萬人,會員貢獻收入占全部母嬰商品銷售收入的98%以上。
上市即高光?事實上,孩子王曾于2016年12月9日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后又于2018年3月從新三板退市。在這樣的背景下,此次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孩子王究竟是二渡赤水,還是王者歸來?
50歲當孩子王?
提起孩子王不得不說汪建國,說起汪建國不得不提五星電器。
汪建國出生于1960年,21歲時他從江蘇省商業學校畢業,成為了江蘇省商業廳的工作人員。從學校分配到省商業廳半年之后,汪建國成為“省委工作組”的成員之一。然而他似乎并不“滿足”常規工作,當時正趕上下海熱潮,1991年,汪建國從商業廳轉任省五交化公司,正式投身了商海。
7年時間,汪建國坐到了江蘇省五交化公司總經理的位置,并且將公司改名為:五星電器。
1998年12月18日,五星電器在南京中山北路192號正式成立,主要做空調批發經營業務。1999年4月,五星電器成功開設家連鎖店,海安文峰連鎖店。緊接著,各地連鎖店相繼開業,江寧等南京周邊郊縣、蘇北等地近20家連鎖店相繼開業。
2002年,鎮江五星電器鎮江賣場開業,連鎖擴張之路正式起航。接下來,五星電器在蘇皖兩省連續開出幾十家家電零售連鎖賣場。2003年12月18日,五星電器南京新街口旗艦店開業。2005年,五星電器開始從區域連鎖走向全國連鎖。
Z世代年輕人可能不清楚,但在當年,汪建國的五星電器,商業地位僅次于國美、蘇寧。
2009年,五星電器風頭正熱之時,汪建國做了一個大跌資本眼鏡的舉動:他把五星電器出售給美國的百思買,從而使五星電器成為外資獨資公司。
曾有人詬病汪建國這一舉動是“賣國行為”,但事實上,當時的家電行業已是一片紅海,各家紛紛沉迷于“價格戰”之中,絲毫不遜色近日之外賣、網約車行業的“補貼大戰”,汪建國早早就意識到這無疑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行為。此外,家電行業在當時已經出現衰退跡象,即便打贏國美和蘇寧,想再向上的空間也非常有限。
所以,汪建國選擇了“急流勇退”。從現在來看,這個決定無疑是正確的。因為2009年再過不了多久,馬云和劉強東,就帶著阿里巴巴和京東,大踏步走來了。
及時抽身的汪建國并沒有手握巨款提前退休,而是轉頭創立了孩子王。2009年年末,孩子王線下的家門店,在南京河西的萬達廣場里正式開業。
從家電到母嬰,50歲當孩子王,跨界創業的汪建國,又書寫了什么神話?
母嬰市場當“老大”
對于選擇母嬰行業的原因,汪建國曾經在采訪中表示:“嬰童市場容量不亞于家電市場,并且社會價值更大。我長期在家電行業’老三’的位置上,終于找到可能做老大的機會。”
11年前,母嬰行業還尚未出現大型的連鎖企業,行業內多以夫妻店這類小作坊為主,由于零售散售價格便宜,市場并未建立起“秩序”。在這樣的背景下,想當“老大”的汪建國開辟了一套另類的“汪式哲學”。
在考察歐洲、東南亞、美國等先進的零售業態后,發現沒有成功的商業模式可循。汪建國的做法是做“搭積木式”組合,移植世界先進的零售要素,比如借鑒Costco的會員制、沃爾瑪的采購、屈臣氏的自有品牌、家樂福的運營等。
汪建國把五星電器賣給百思買之后,得到的寶貴經驗是:零售即服務,服務即體驗。因此,他們后來不斷圍繞用戶體驗做文章。孩子王的出發點是搶占中產階級的市場,線上奪流量,線下搶陣地,都是圍繞核心用戶做文章。
但不可否認,切入母嬰市場難度卻極高。比如,母嬰市場產業分得很細,生產企業不僅過于多元化,且規模化都比較小,對產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要求又高,所以這個行業一直沒有誕生巨型企業不是偶然。而汪建國的“搭積木式”組合無疑很好解決了這樣的行業痛點。孩子王是早一批瞄準“一站式”服務的,將奶粉、幼兒服飾、玩具、日用品等多種必需品統統“塞進”同一個賣場,并以此為基礎發展出了會員模式。
孩子王公司官網有這樣一句描述:“描述以會員為中心的全渠道經營,為會員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
《艾問人物》(IASK-MEDIA.COM)認為這樣的全渠道經營、全方位優質服務必然少不了配套的軟硬件設施,位于南京河西萬達廣場里的家孩子王線下門店光經營面積就達8000平方。當時,王健林曾拒絕簽字出租物業,并反問:“小孩(用品)的店都是小店,沒有大店,你要個5000平米干嘛?國內有超過2000平米的店嗎?”
汪建國斬釘截鐵且豪氣逼人:“老板,我剛剛把公司賣掉,無論這個店成功不成功,我都不會欠你房租。”
2010年,孩子王開始走出江蘇,布局安徽等區域市場;同年10月,孩子王贏得“2010年中國零售創新大獎”榮譽。2011年—2012年,孩子王開始進軍西南、上海市場,并在2012年8月獲得輪投資——美國華平投資集團5500萬美元投資。
2014年,孩子王引入數字化手段。2015年,在互聯網+背景下,孩子王正式對外推出線下線上全渠道戰略布局,并上線版官方APP商城;這一年,孩子王先后進駐廣州、河南、陜西、遼寧、天津等地區,全店數量突破100家。
2016年12月,孩子王成功掛牌新三板,總市值突破140億元,一舉躋身新三板非金融類企業前十強。
不競爭是大的競爭?
汪建國不主張競爭,他說:“并不是怕競爭,而是認為不競爭是大的競爭。”
2016年,新《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明確規定了“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2021年5月,傳得沸沸揚揚的三胎政策又來了。
近年來,中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數據顯示,2020年母嬰行業市場規模達40857億元,2021年預計將達47761億元,到2024年這個數字將增至76299億元。
(圖源:果集數據)
但事實上,伴隨著國內新生兒規模的持續下滑,再加之2020年的突然疫情,母嬰市場的經濟玩家們大多遭遇了“水逆期”。蜜芽早早轉戰電商并在去年大批關閉線下門店;到了今年8月,頭部母嬰電商平臺貝貝網被爆拖欠過億貨款;寶寶樹也發布了2021中報,仍未能擺脫虧損困境。
相比較來看,近5年以來,孩子王營收正處于逐年增長態勢。2016年—2020年,孩子王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44.6 億元、52.4億元、66.7億元、82.4億元、83.6億元。五年共計實現營收329.59億元。2017年—2020年,孩子王營收增速分別為27.4%、23.6%、1.4%。凈利潤方面也表現出同樣的趨勢。
2016年—2020年,凈利潤從虧損1.4億元,一路走高到0.9億元、2.8億元、3.8億元、3.9億元,近4年賺了11.4億元。
招股書顯示,孩子王本次IPO募集的資金,超過六成將用于全渠道零售終端建設。截至去年末,孩子王在全國31個城市共擁有434家直營門店。根據計劃,未來三年孩子王還將新建門店300家。
《艾問人物》(iask-media.com)發現,孩子王的門店特點是“大店模式”,其平均單店面積約有2500平米,大的單店面積超過7000平米。曾經汪建國豪氣逼人,但這也確實給孩子王帶來了成本壓力。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2020年,孩子王的租賃費分別高達4.82億、5.46億和5.92億。
與此同時,隨著電商的蓬勃發展,開店成本也越來越低,12年前這個曾一片混沌的母嬰市場也早已涌入更大規模的“玩家”入局。我國目前包括母嬰用品等共有236.5萬家母嬰相關企業。僅 2021年前5個月,母嬰相關企業注冊量為52.8萬家,同比增長了110.4%。行業預測,2021年母嬰相關企業的注冊量有望突破百萬家。
如此看來,主張不競爭的汪建國也必須要面對競爭了。為進一步搶抓母嬰市場發展機遇和擴大市場覆蓋,孩子王采用線上線下的融合,構建了包括移動端APP、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微商城等在內的C端產品矩陣,與此同時在線下門店布局上,持續推進門店功能和定位的迭代升級,通過與萬達、華潤等大型購物中心深度戰略合作,打造以場景化、服務化、數字化為基礎的大型用戶門店。
12年后,當五星電器成為歷史,再談競爭,汪建國說:“商業的本質并沒有發生改變,商業的本質就是用戶,用戶是根本的。我用的思維方式還是底層邏輯——圍繞用戶做創新。”
當孩子王再次迎來上市高光時刻,董事長汪建國也又一次刷新了自己的財富排行榜。招股書顯示,汪建國通過其全資持有的江蘇博思達以及其一致行動人南京千秒諾、南京子泉間接控制孩子王上市前46.25%的股份,以當前21.30元/股粗略計算,汪建國持股市值達107億元,對比當初孩子王搭建紅籌架構汪建國的2706.55萬元出資額,翻了近400倍。
但,還是那句老生常談,在人口紅利減退、競爭者盤踞的今天,孩子王今日上市,只是汪建國62歲這年,又一個起點。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