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21-2027年中國幼兒洗護用品行業發展現狀調查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近幾年,我國幼兒洗護用品行業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從2014年的291.6億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694.2億元,5年間實現了2倍的增長。
其中,洗護用品(洗浴、洗滌、護膚等)規模為976.2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洗浴用品52.21億元,護膚用品33.24億元。截至到2021年底有望突破百億。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母嬰洗護用品增長速度相對來說較為緩慢。
為什么?因為不被重視。
從母嬰渠道的反饋來看,在母嬰店的品類結構占比上洗護品類一直以來相對較低,占比的是硬剛需——奶粉(占比在40%-80%之間,其中包括傳統母嬰店和進口店的占比),其次是營養食品、零輔食(二者加起來占比在30%-60%之間),而洗護用品則更低(占比在3%-8%之間,比較特殊的是精品店/進口店洗護用品的占比相對高一些,10%-20%左右)。
所以,從母嬰洗護品類OEM/ODM的市場現狀來看,是待開發、有潛力的品類。
由于洗護品類的特殊性銷售渠道主要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上購買的消費群體,占比偏高,有價格優勢;線下母嬰系統起步較晚,消費者購買以應急為主,價格不具備優勢。
而且,從品牌格局來看,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偏低,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由于研發投入有限,之前基本處于模仿和跟隨階段。絕大部分市場都被國外品牌所占據,在中高端市場上,國內品牌幾乎全軍覆沒。
但是,隨著90后、00后進入母嬰消費市場,高端母嬰洗護用品的增速明顯有所提升。據業內人士分享:“現如今以90后、00后為代表的母嬰消費群體,他們在洗護用品的消費上有明顯的升級。要求品質的同時,對品牌的理念、產品的包裝設計都有明顯需求升級。看顏值、看品質,就是不看價格,所以我們發現近兩年國內高端母嬰洗護品類迅速崛起。”
母嬰行業增長的紅利來自于消費升級的變化,即母嬰用戶更愿意花高價格購買高品質的產品。據調研數據報告,2019 年上半年,可比口徑下中國母嬰快消品市場同比增速達到 14.2%,高于快消品市場整體增速(+5.4%)。其中,母嬰產品價格提升(貢獻+10.3%,2017年為+2.2%)是主要增長貢獻因子,而人口因子(城鎮寶寶數量)貢獻已下降至+3.3%。
報告分析認為,國內新生兒人口下降影響已經顯現,人口紅利不再是未來的增長點,消費升級將取代成為母嬰行業主要增長動力。由于母嬰品類本身的特殊性,這類消費者購買產品時更愿意從安全和品質角度考慮,價格敏感度低,主打OEM/ODM有機天然概念的洗護類品牌近年也會持續在市場走紅。
猶太人有句名言,女人和小孩的錢賺。如今的年輕家長們是真的不吝于為自己花錢,更不吝于為孩子花錢。
近幾年,我國新出生人口數量雖略有下降,但整體仍保持著較高水平,同時家庭消費能力有所提升。85后、90后家長,對于專屬嬰童、孕婦的消費品意愿非常強烈,母嬰洗護用品OEM/ODM就有效迎合了家長的消費需求。據公開數據顯示,近三年我國幼兒洗護用品行業銷售利潤率均在11%以上,明顯高于成人洗護用品行業。與年輕父母的護膚安全意識及知識儲備逐步提高的,是對于產品的成分和精細化程度需求的加強。國內外母嬰洗護品牌也在積極應對此種消費升級的現象,這恰推動了市場的進步。
不僅如此,現如今市面上的洗護產品,也迎來了全面改革。在今年的嬰童展上,許多OEM/ODM洗護品牌從不同角度進行創新,打破固有市場的僵局,從消費者角度重新定義洗護用品在品類中的地位。母嬰洗護市場整體呈現出精細化、線上化與社交化的趨勢,消費人群的消費理念在不斷更新變化,消費品牌就需要順勢發展。精準捕捉消費者的注意力,再用產品品質、品牌文化等提升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方可長久。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