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碳達峰的關鍵期,也是各行各業進行綠色轉型的窗口期。
9月10日-12日,由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國際乳品聯合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主辦的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第二十七次年會暨2021年中國(國際)乳業技術博覽會在浙江杭州召開。
作為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本屆大會以“科技強乳 綠色發展”為主題,不僅體現了科技創新行業發展的重要地位,而且針對全行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提出新的主張與實踐方向。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中國乳業肩負著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責任與使命。
此次大會,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響應號召,倡導行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向全行業發出了《中國乳業促進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倡議》,這一倡議活動得到了全行業的響應,今后還將開展綠色低碳行動。
聚焦乳業綠色發展
會上,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國際乳品聯合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吳秋林表示,我國乳制品工業仍然是朝陽產業,隨著消費者特別是農村人口的健康意識逐漸增強,乳制品的消費量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消費目標和群體消費市場將不斷的發展擴大。
從去年至今,我國乳制品的產量、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均實現正增長,乳制品行業成為我國經濟效益增長較快的行業,并且連續多年國家食品安全抽檢合格率都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將繼續落實“十四五”規劃中對乳業明確提出的以質量品牌為重點,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實施提品質、增品種、創品牌的三拼戰略,履行服務至上的理念,通過助推行業加速轉型升級,引導行業加強科技創新,努力推動中國乳制品行業走進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生產司副司長黃敏在致辭中提到,乳制品行業是關系國民的營養健康中國建設的支柱性產業,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性產業,推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戰略性產業。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乳制品行業的發展和質量安全,明確要求我們下決心把奶業做強、做優,生產出讓人民群眾滿意創新的高品質乳品產業,打造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競爭力的服務產業,培育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乳業品牌。
乳制品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產業,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帶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率先推動乳制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要補齊短板,鍛造長板。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13年年底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堅持經濟性和安全性質相結合,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優化區域產業鏈,產業鏈不足。乳制品企業要進一步重視奶源基地建設,大力發展自由奶源。
二要保障安全,提升品質。人民群眾對乳品的消費需求不僅體現在數量上,更體現在質量。從營養健康上,乳制品企業要進一步加強過程控制,完善企業質量管理體系,主動排查風險,及時消除隱患。要采用先進國際標準,制定更高的企業標準,全面提升產品品質。要加強冷鏈儲運設施建設,監控儲運和銷售功能。
三要加強研發創新,突破黨的十九大。受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乳制品核心技術水平掌握不夠全面,關鍵原料供給高度依賴進口相關加工設備,檢測儀器,檢測試劑國產化水平不高等問題逐漸浮出水面。
乳制品企業要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產品創新,優化加工工藝,增品種、提品質,生產出更高質量更加營養的乳制品。
四要加強宣傳,提振信心,中國乳制品行業形象重塑來之不易。各家乳制品的企業要立足自身優勢,充分利用新媒體,大力宣傳乳品行業發展成果和產品的良好品質,堅決靠優質的產品取信于民,擴大品牌影響,提升行業形象,把中國乳汁乳業優質產品的品牌豎起來,讓國人放心消費。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盧永福表示,目前我省有貝因美、熊貓乳品、李子園等上市的乳制品企業,總市值達到了250億元,2020年列入乳制品峰會統計的17家生產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5.3億元。
浙江省跟全國其他乳制品生產的頭部省份相比差距還很大,作為乳制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部門,我們將繼續開展乳制品質量安全的提質行動,鼓勵企業科研創新,推動行業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動乳制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這些乳企在行動
會上,多家乳企代表發言,與行業共話綠色未來。
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表示,伊利作為中國乳業龍頭企業,在發展中始終率行業之先,積極響應我國“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宏偉目標,成為家承諾實現碳中和的乳制品企業。
根據承諾,伊利將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措施,通過減少牧場溫室氣體排放、建設綠色工廠、全面使用環保包材等方式,抵消生產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自2010年起,伊利組建了內部碳管理團隊,連續12年開展碳盤查,在摸清自身碳排放“家底”的基礎上,有針對性、高效地進行節能減排能耗管理,把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分解到各事業部。
伊利在“減碳”領域的實踐也贏得了權威認可,在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官方發布《企業碳中和路徑圖》中,伊利成為該文件中全球農業食品業的代表企業案例。
會上,蒙牛集團黨委副書記、執行總裁李鵬程表示,作為奶業振興的“國家隊”,蒙牛始終堅持“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并將節能減碳寫入“再創一個新蒙牛”的五年規劃中。
不久前,蒙牛已向社會鄭重承諾,“在全行業率先實現碳中和”,并將于明年公布溫室氣體管控目標、路徑及方案。
蒙牛認為,負責任的綠色低碳,必須是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綠色低碳。
"目前,我們持續加強“責任供應鏈”建設,對供應商提出ESG準入要求,推進協同減碳。"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蒙牛旗下的中國圣牧,在烏蘭布和沙漠投資75億元,綠化沙漠200多平方公里,所植樹木可在30年中捕獲1000多噸二氧化碳。該案例,已入選聯合國《企業碳中和路徑圖》。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浙江省食品工業協會會長、貝因美創始人謝宏在致辭中表示,乳業是個典型的、備受關注的行業,事關食品安全,馬虎不得。
良性發展的商業社會必然是建立在誠信公平、法制規范、競合發展的價值取向上的,只有整個行業的生態環境積極向上,行業里的每個人才有機會。
"現在又到了一個關鍵的發展階段,既需要大家抱團取暖,又要自身強化基礎管理,提升專業度,提高體系化水平,更好地開展跨界合作,競合發展。"
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濮韶華表示,百年光明,鮮活喚醒,在新發展格局下,光明乳業堅守時代賦予的全新使命,錨定十四五戰略和目標,積極響應國家各項政策,堅持新鮮戰略同時,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步伐。
促進產業鏈各環節協調發展,推動乳業現代化進程,向著“做中國的乳制品企業”的目標而不斷邁進。
食品安全是底線,品質是更高要求,百年來光明乳業始終在守正創新當中打造健康、優質的中國乳,踐行乳業報國的初心和使命。
光明乳業近年來不斷推動科技與奶業深度融合,打造乳業數字化驅動平臺生態圈,樹立全產業鏈數字化標桿,加速轉型,光明乳業開啟數字乳業新時代。
"作為全國大的鮮奶生產企業,我們始終秉承著“創新生活、共享健康”的企業價值觀,將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作為一項長期事業,并攜手全產業鏈上下游生態整合,全力打造全生態的綠色光明。"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實現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是當今世界共同的發展理念,也是全人類共同的發展目標。
今后中國乳企將在綠色生態發展上,在質量安全水平提升上,在奶源基地建設上,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強乳促進行業綠色發展。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