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東京奧運已接近尾聲,但作為一次非同尋常的奧運盛典,不僅引發全球的共同關注,更是掀起了一股消費熱潮——中國體壇位“00后”雙金得主楊倩“同款兩件套”電商熱銷達10萬件以上;一同走紅的還有侯志慧奪冠三件套:保溫杯、熱水、風油精,以及陳夢mini版的“乒乓球拍”項鏈和手鏈......
而近期國貨品牌鴻星爾克也因“傾小家為大家”的善舉掀起了一波網友們的“野性消費”。在抖音剛出爐的7月帶貨榜中,鴻星爾克位列榜單第十名,銷售額達1.2億,同時也是品牌自播賬號的名。
那么,如何趁“熱”打鐵?直播電商、運動鞋服行業之外,還有什么行業值得關注?未來發展趨勢如何?為了提供更客觀及更全面的參考,艾媒君綜合艾媒報告中心的數據和報告的查詢量、訪問量、下載量、分享量、收藏量,為大家整理了2021年7月艾媒報告中心熱門報告Top20。
7月熱門報告~10
:《2021年中國母嬰產業鏈研究及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報告導讀:2020年中國母嬰市場規模已超過40000億元,未來,受三孩政策驅動,生育率有望提升,政策及相關配套措施落地將帶動母嬰消費群體新增量,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增至75460億元。長期看,母嬰零售行業具備高頻高粘性消費屬性,受益于年青一代母嬰群體消費觀念升級等,消費升級有望接棒人口紅利成為母嬰行業發展主要動力,母嬰賽道將迎來更多投資機會。
TOP2:《2021年中國輕醫美行業研究及產業鏈分析報告》
報告導讀:在消費意識覺醒和消費需求驅動下,機構、醫生在供給端強勢助推輕醫美行業更快速發展,預計2021年中國輕醫美市場將達到798億元,同比增長46.4%。但行業快速增長的同時,輕醫美產業鏈各環節企業由于集中度不同導致利潤分配不均,單體獲利參差不齊,容易產生亂象。總體來說,在行業監管加強、機構自律、平臺監督等多方力量共同作用下,輕醫美行業將會向線上化、品牌化、規范化發展。
TOP3:《2021上半年中國袋泡茶行業現狀與消費趨勢調查分析報告》
報告導讀:袋泡茶的用戶比例不斷擴展,在茶葉消費者中占比51.0%。而隨著袋泡茶的產業壯大,產業內部出現茶葉、花草茶、谷物茶等細分領域,這種創新性也吸引了一定的擁躉者。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在更偏好袋泡茶的受訪用戶中,以女性用戶為主,并且超過一半用戶在30歲以下(50.4%)。但是茶葉品質不佳、價格偏高依然是用戶擔心的主要問題。
TOP4:《2021年中國劇本殺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
報告導讀:伴隨著《明星大偵探》等推理綜藝走紅,劇本殺游戲也成功出圈,成為年輕消費者偏好的休閑娛樂活動之一。同時隨著體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劇本殺這種新消費業態接受度比較高,從而推動其在國內的快速發展。在不斷升級發展過程中,北京、成都、長沙等網紅城市的劇本殺商家正在做“劇場+劇本殺”、“文旅+劇本殺”等新嘗試,與劇本殺相關的新業態正蓄勢待發。
TOP5:《2021-2022年中國醫美器械產業運行及投資決策分析報告》
報告導讀:伴隨著醫美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中國醫美器械行業發展前景可期,預計2021年中國醫美器械市場規模將超過500億元,同比增長27.8%。從市場格局來看,中國正規醫美機構設備的市場份額80%是進口品牌,且中高端市場被飛頓、塞諾龍等海外龍頭企業占領。為了改變這一局面,中央及地方先后出臺政策鼓勵本土醫美器械品牌的發展,同時,國有品牌也通過加大自主研發投入和投資并購來擴大市場份額,未來隨著下游擴張、需求滲透、技術更新等因素有望加速進口替代。
TOP6:《2021Q1中國電子煙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
報告導讀:當前,中國煙民數量位居,但隨著國家禁煙政策的收緊、居民健康意識的提高,作為傳統煙草替代品的電子煙在煙民中流行,部分電子煙企業如斯摩爾國際、霧芯科技受益并成功上市。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電子煙市場規模增至83.3億元,但電子煙滲透率卻不足1%,說明中國電子煙行業發展空間廣闊,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有望超100億元。
TOP7:《2021全球茶葉產業運行大數據與中國茶業創新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報告導讀:2020年,中國茶園種植面積為4747.7萬畝,同比增加3.3%,增速有所放緩;中國茶葉產量達298.6萬噸,同比增長6.9%,其中綠茶產量184.3萬噸,占比超過6成,產量穩定。但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中國茶葉外銷預冷,茶葉出口總量為34.9萬噸,同比下降4.9%。而茶葉內銷依然強勁,內銷總量為220.16萬噸,同比增長8.69%,成為拉動中國茶業經濟增長的主動力源。
TOP8:《2021年中國月餅市場與消費趨勢調查報告》
報告導讀:2020年中國月餅市場銷售規模已超200億元,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國民對傳統節日重視提高,走親訪友的需求將繼續復蘇,預計2021年中國月餅銷售規模將達218億元。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市場消費也呈現出新的特點,2021年中國月餅消費自吃需求增多、送禮需求相對降低,保證月餅味道與品質,將成為月餅品牌持續發展的立足之本。
TOP9:《2021年中國運動鞋服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調研分析報告》
報告導讀: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預計2021年中國運動鞋服行業市場規模將達3858億元。隨著李寧登上國際時裝周舞臺以及“中國李寧”國潮系列的推出,中國運動鞋服行業內掀起了“國潮熱”,國貨品牌紛紛開始崛起。運動鞋服代工廠環節崛起,尤其是華利股份、申洲國際這類專業鞋服類代工集團受到資本追捧。但是代工廠也給運動鞋服傳統品牌帶來挑戰,如貴人鳥、回力等老牌國貨品牌不得不尋求轉型。
0:《2021年上半年中國新式茶飲行業發展現狀與消費趨勢調查分析報告》
報告導讀: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超過六成新式用戶年齡位于26-40歲,33.8%的用戶每周消費一次新式茶飲,16.0%每天消費一次,新式茶飲逐漸成為中青年群體的高頻消費品,這也推動了新式茶飲市場快速發展。截至2021年2月11日,喜茶門店超過700家,一點點門店超過4000家,蜜雪冰城門店超過11000家,可見新式茶飲品牌行業品牌眾多,競爭異常激烈,但行業尚未定局,仍有變化的可能。
7月熱門報告1~20
1:《2021上半年中國移動社交行業研究報告》
報告導讀: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移動社交用戶規模已然達到9.24億人,預計2022年中國移動社交用戶整體突破10億人。隨著5G時代的來臨,在原有用戶基礎上,中國移動社交平臺產品的創新將進一步釋放社交價值。其次,隨著政策推動和大眾對社交效率的要求越趨提升,真人社交需求得到激發。
2:《2021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調研分析報告》
報告導讀:2020年中國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4183萬人。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大學生群體的月均生活費也隨之增加,月均收入中位數為1516元,預計2021年中國在校大學生的年度消費規模約為7609億元,消費潛力巨大。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消費觀念也在改變,加上受群體示范效應的影響,消費逐漸朝向多元化發展,并且愿意將更多花費放在提升自己的能力、視野以及精神享受方面,因而對劇本殺、密室逃脫、萌寵體驗館等新興休閑娛樂項目表現出較大的熱情。
3:《2021年季度中國在線直播行業研究報告》
報告導讀:2020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達到5.87億人,預計在2021年和2022年將分別漲至6.35億人和6.60億人。其中正能量直播內容受歡迎,公益類“直播+”用戶滿意度最高。在加強多元內容化布局,使得用戶能夠觀看更多垂直化內容的同時,平臺需要利用其日漸增加的影響力,通過加強內容監管和公益活動的手段輸出正能量,同時建立良好品牌形象。
4:《2021中國單身群體消費行為調查及單身經濟趨勢分析報告》
報告導讀:隨著人們的生活環境和婚姻觀念的改變,單身群體保持增長。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45.9%的單身者都是主動性選擇享受單身生活,推動單身經濟的規模持續發展。目前,單身經濟已經衍生出“陪伴經濟”“一人經濟”和“社交經濟”等多種業態。
5:《2021年中國品牌電商服務商行業研究報告》
報告導讀:在多方因素驅動下,中國品牌方在電商化發展進程中正面臨著品牌化、鏈路化、新社交化和多樣化發展趨勢。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品牌電商服務商市場規模將增至2950.9億元。同時,隨著全行業線上轉型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電商服務商的服務市場也面臨著更多藍海,主流品牌電商服務商也在不同細分市場構建起自身差異化的競爭力。
6:《2021中國虛擬偶像行業發展及網民調查研究報告》
報告導讀:在群眾娛樂需求持續增長以及網絡和影像音頻技術不斷迭代的環境下,中國虛擬偶像產業逐漸走入發展的高峰期。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虛擬偶像核心產業規模為34.6億元,同比增長70.3%,預計2021年將達到62.2億元;另一方面,隨著商業價值被不斷發掘,越來越多產業與虛擬偶像聯系在一起,虛擬偶像帶動產業規模2020年為645.6億元,預計2021年為1074.9億元。
7:《2021上半年中國財稅類企業服務專題研究報告》
報告導讀:隨著財稅數字化的推進,中國財稅領域企業服務市場規模逐步上漲,預計在2021年將漲至2664.4億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近年來全國市場主體企業數量依然保持增長,給財稅領域企業服務市場提供持續的客戶來源。憑借政策和技術雙重利好,預計市場規模將保持擴張。未來,企業降本增效的需求將持續增加,行業將往精細化的方向發展,龐大、當下開發程度低的下沉市場將成為行業規模增長的新戰場。
8:《2021上半年中國靈活用工專題研究報告》
報告導讀:2021年,中國靈活就業群體規模達到兩億以上。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靈活就業市場中最為活躍,在靈活就業招聘行業占比中分別達到36.4%、21.1%和10.1%。隨著第三產業占中國生產總值比重的持續加大,對勞動力的需求勢必持續變強。但勞動力數量的減少趨勢明顯,這為靈活用工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會。
9:《2021年中國農貨新消費發展專題研究報告》
報告導讀: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于農產品的需求呈現出便利化、品質化和高性價比等特點。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新電商業態興起,通過拼團、直播帶貨的模式,農產品能更直接地觸達消費者。調研數據顯示,76.5%的消費者表示愿意在相同的線上農貨消費平臺消費,八成受訪網民對中國農貨消費發展持樂觀態度。
TOP20:《2021年中國職業培訓市場研究報告》
報告導讀:2020-2025年中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電力裝備、新材料等十大重點領域人才缺口巨大,這意味著人才緊缺的現實將越來越嚴峻。職業技能人才的緊缺將進一步推動中國職業培訓市場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20年職業培訓行業市場規模下降至2088.0億元,同比下滑8.9%,預計到2021年中國職業培訓市場恢復到疫前水平,達2310.5億元,同比增長10.7%。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