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科技廳獲悉,為提高農業重點特色產業核心競爭力,寧夏科技廳和農業農村廳日前已聯合印發《自治區種業科技創新行動方案》,力爭到2030年培育小麥、水稻、玉米、馬鈴薯、釀酒葡萄、枸杞和飼草等優新品種40個左右,建成優質高產奶牛、肉牛品種培育和育種核心群,確立灘羊保種區灘羊主養品種優勢。
寧夏地域面積雖小,卻是種子繁育的黃金地帶,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土壤特性,使寧夏生產的經濟作物種子具有產量高、籽粒飽滿、色澤鮮亮、含水率低、耐儲藏、發芽率高等特點。據悉,此次種業科技創新行動將通過公益性與商業化相結合、重點突破與統籌兼顧相結合、技術創新與品種創新相結合、自主培育與引進篩選相結合,爭取農業新品種培育取得重大突破,讓寧夏種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種業競爭力大幅度提升。
根據方案,寧夏將建立完善種質資源保護體系,建成規范的農業種質資源庫和大數據云服務平臺,使自治區級種質資源保存量達到2.5萬份,實現種質資源保存規模大幅提升和有效共享。
同時,寧夏將進一步完善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良種繁育體系,鑒定篩選優異種質資源300份以上,克隆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和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功能基因30個以上,創造具有較高利用價值的新種質材料500份以上,建設種質資源圃(場)10個、重要野生資源保護區8個、引種篩選示范和良種繁育基地30個。
為使種業研發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寧夏計劃建成處于國內水平的創新平臺3-4個,引進培養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種業創新團隊6-8個,科技型種業龍頭企業達到30家以上,以企業為主體的現代種業體系初步形成。
寧夏科技、農業農村、財政等部門和農科院等研發機構將發揮各自優勢,協同推進。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集中自治區重點研發、基礎條件建設、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科技計劃項目支持種業科技創新;一方面充分運用后補助、成果獎勵、科技型企業獎勵補貼等激勵性政策,支持引導金融資本、社會資本等參與種業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此外,種業科技人員績效評價改革,農業新品種、新種質知識產權保護等系列舉措,將一并推進。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