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兒,頭腦發熱接了一個品牌,鋪貨都沒鋪完,我就主動放棄了。”有位川渝代理表示,“雖然該品牌低折扣,但是無團隊、無服務,純粹就是收割市場。”
在上,不少渠道商都要交的一筆學費就是選品。前年,西南地區有個代理商就是因為接錯品牌,傷了合作門店,在訂貨會上,花了大量的時間給客戶道歉。自此,選品只敢接行業頭部品牌。
“因為這個頭部品牌有團隊、有服務,前期承諾的后面也都會一一兌現。”逐漸被大家接受的是,單純高毛利驅動的時代已經過去,靠團隊和服務驅動帶來的良性增長,才是行業的未來。
前不久在動銷中國江西峰會上,筆者與江西孩子樂總經理萬志龍進行了簡單的交流。萬志龍有句話令筆者印象非常深刻:“做得強勢的,一定是專業團隊非常強勢。還是以單純的業務團隊去做,沒得做。”
這句話對鏈條上各個環節都非常適用。
因為是一個專業度極強的品類。
上游品牌要想長遠發展,必須要有專業的研發團隊、生產團隊、科普團隊,奠定品牌的專業基調,將專業的營養知識傳輸到終端市場,形成專業的優勢。
同時,終端也非常需要廠家的賦能來提升專業,因為終端不專業。在筆者走訪市場的過程中,不少連鎖的老板反饋,門店的占比在8%-10%,但是具體是怎么做的,并不清楚,因為全部都是品牌或者代理商包辦,連鎖提供平臺,廠家和代理提供動銷和服務,這些都需要人,需要團隊配合。
當然,在中國這個“啞鈴型”市場,廠家即使有百人千人大軍,也很難做到全面覆蓋,這就需要代理商做好中間的銜接。
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很多做得好代理商均是因為有自己的營養師團隊,獨立運作,以便將更細致的賦能觸角延伸到廠家覆蓋不到的中小門店,為終端提供培訓,幫門店培養營養師。
而那些真正占比高的門店,也是因為有自己的團隊,要么是老板親自上陣,以一抵十,要么就是門店都是育嬰師,掌握了專業的營養知識,獲得了顧客的信任,及其他任何品類走單銷售都非???。
去年疫情之后,到今年就能夠很明顯地感覺到母嬰終端對的重視和對人才團隊的打造,中部省區的老板半夜12點還在發朋友圈分享一些營養知識,“自己做好表率,和門店的店員們一起學習營養知識,共同精進。”
母嬰到了拼團隊的時候,如果你幾年前沒有意識到要打造專業團隊,現在開始補課,也許還不晚。
在線咨詢